晏殊(991~1055年),字同叔,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少年時以神童召試,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喜獎掖後進。詞風承襲五代,受南唐馮延巳影響較深。晏殊詞多為佳會宴遊之餘的消遣之作,有著濃厚的雍容華貴的氣派,況周頤《蕙風詞話》將其詞比作牡丹花。但其詞不鋪金綴玉而清雅婉麗,音韻和諧。有《珠玉集》。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譯文”填一曲新詞倩人演唱,斟一杯美酒仔細品嚐,非常愜意而寵辱皆忘。時令氣候依舊,亭台池榭依舊,都與去年一個模樣。夕陽西下,幾時才能回轉再放光芒?無可奈何,百花再次殘落;似曾相識,春燕又歸畫堂。美好的事物無法挽留,即使再現與先前也決非一模一樣,隻不過是似曾相識而已,想到這些怎不令人感傷。我獨自在充滿花香的小徑裏徘徊彷徨,思量又思量。

“賞析”本詞為晏殊的名篇之一,抒寫悼惜春殘花落,好景不常的愁懷,又暗寓相思離別之情。語意十分蘊藉含蓄,通篇無一字正麵表現思情別緒,讀者卻能從“去年天氣舊亭台”、“燕歸來”、“獨徘徊”等句,領會到作者對景物依舊、人事全非的暗示和深深的歎恨。詞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一聯工巧而流麗,風韻天然,向稱名句。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①,等閑離別易消魂②,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眼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③。

“注釋”①一向:即“一晌”,片刻。②等閑:平常。③憐取眼前人:憐取,即憐憫的意思。取為語助詞,無義。

“譯文”片刻的時光,有限的人生,即使是平常的離別,也令人特別銷魂。還是盡情地去歡歌筵飲吧,不要嫌這樣的場合太多太頻。麵對著滿目河山,空有懷人念遠之心,花兒在風雨中飄零,更令人惜春與傷春。戀舊念遠徒勞而無益,還不如去憐愛眼前這些如花似玉的美人。

“賞析”晏殊一生仕宦得意,過著“未嚐一日不宴飲”、“亦必以歌樂相佐”(葉夢得《避暑錄話》)的生活。這首詞描寫他有感於人生短暫,想借歌筵之樂來消釋惜春念遠、感傷時序的愁情。“不如憐取眼前人”句,表現出作者感情的淺薄。本詞語言清麗、音調諧婉。

清平樂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麵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譯文”精美的紅格信箋寫滿密密小字,訴說盡平生的愛意。鴻雁飛翔在雲端,魚兒遊戲在水裏,獨我滿腹惆悵,這番情意難以傳寄。斜陽裏我獨自倚著西樓,遙遠的群山恰好正對樓窗口。桃花般的人麵不知何處去,唯有碧波綠水依舊向東流。

“賞析”這首詞上片抒寫作者的一片深情,以及此情難寄的惆悵,語意懇摯;下片前兩句顯示主人公的孤獨寂寞,含蓄有致,“遙山恰對簾鉤”暗示心上人未至,簾鉤閑掛,唯遠山與自己相伴的苦況。末二句點明相思之意,“綠波依舊東流”,一則說明隻有景物依舊,同時又以流水的悠悠比喻作者的思情和愁緒的悠悠。

清平樂

金風細細①,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嚐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紫薇朱槿花殘②,斜陽卻照闌幹。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③。

“注釋”①金風:秋風,古代以陰陽五行解釋季節演變,秋屬金,故稱秋風為金風。②紫薇:花名,亦稱紫葳,淩霄花的別名,夏秋開花。朱槿,花名,即扶桑。③銀屏:鑲銀或銀色的屏風,借指華美的居室。

“譯文”微微的秋風細細吹,梧桐樹葉飄零墜。新釀的綠酒味香醇,初嚐入口便讓人陶醉,小窗前一枕酣眠濃睡。紫薇花、朱槿花在秋寒裏凋殘,夕陽餘輝正映照著樓閣欄幹。雙燕到了將要南歸的季節,銀箔鑲嵌的屏風昨夜還透著微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