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發生了地震、水災,毀壞了內外城牆,毀壞了房屋。百姓暴露,缺乏食物。皇上憂慮,下了延緩刑罰的命令,派遣了安撫、巡視的使臣,恩德很深厚。可是百姓憂慮暴露在光天之下,沒有錢,不可以修建房屋;憂慮缺乏食物,沒有糧食,不能填飽肚子,這兩方麵確是不變的道理。不得到這兩樣東西,即使皇上在上邊憂慮勞累,使臣在下邊紛繁活動,還是沒有辦法解救百姓的憂慮,滿足他們的要求。

官吏建議說:請打開倉庫給百姓糧食,強壯的每人每天兩升,年齡小的每人每天一升。皇上(得到報告),不到一天就準許了,恩賜可以說很大了。但是,官吏說的這個,隻是平常實行的辦法,沒有認真考慮事情的始終,看出眾人沒有看見的東西。現在河北地震、水災毀壞很嚴重,可以稱得上是特大災害。碰上特大災害,也必須有特別的恩澤,然後才可以賑濟。現在百姓暴露在光天,缺乏食物,已經廢棄他們的產業了,叫他仍相互攜帶著每天等待從上邊領取兩升糧食,那情勢必然沒有閑空幹其他的事。這樣,農民就不能夠修複他們的田地,商人就不能夠治辦他們的財貨,工匠就不能修複工具和生產,閑散遊民就不能夠尋找職業。一切廢棄的事情,靠專心地等待一升一合的糧食來勉強救活性命作打算,這隻是用養活餓殍的糧食來養他們罷了,不是深謀遠慮為百姓作長遠的打算。按中等人家計算,每戶是十個人,強壯的六個,每月應當得到糧食三石六鬥,年幼的四個,每月應當得到糧食一石二鬥,一般一戶人每月應當得到糧食五石,這是難於長久實行的。不能長久實行,那麼老百姓靠什麼來供給後來的歲月?要長久實行,那麼,被水淹沒的土地,已經沒有秋收的希望,不到來年麥子熟,賑救他們不可能結束。從現在到來年麥子熟,共十個月,一戶應當得到糧食五十石。現在遭受災害的是十多個州。每個州按兩萬戶計算,中等以上家庭及未遭受災害、不靠吃官府糧食的去掉一半,那麼,靠吃官府糧食的是十萬戶。這十萬戶,不普遍地使他們吃到糧食,那是發放不均,百姓還有無處訴說的人;普遍地使他們都吃到糧食,那應當用糧食五百萬石才夠,靠什麼來辦這樣的事?這又不是深思熟慮為公家長久打算了。至於發放糧食的時候,有遲有速,有均有不均,有真有假,有聚集時的騷擾,有辦理察看的麻煩,措置一差錯,都足夠造成弊端。又,災民成群地相處,疫氣長期熏染,必定產生疾病,這都是必然要來的禍害。況且,這不過能夠使他們得到早晚的食物罷了,他們修建房屋的費用,將要從哪裏尋找呢?修建房屋的費用沒有地方找,又要到州裏、縣裏找飯吃,災民必定要相互帶領著離開他們的老家,即使有壞牆破屋還可以修好的,舊木材,舊磚瓦還可以用的,常用的器皿、物件還可靠它生活的,必定要拋棄他們而沒有時間顧及,甚至殺了牛馬離開老家的有,砍了桑樹、棗樹離開老家的有,那危害可以說是厲害了。現在秋天已去一半,霜露正開始,災民住在露天,不知道用什麼遮蔽,流亡的人也已經多了。像這樣不能製止,那將使接近邊塞的地方空寂無人。接近邊塞的地方空寂,喪失了戰鬥的百姓,這是諸位士大夫的憂慮而不可以說沒有禍害的事。使接近邊塞的地方空曠,失掉耕地、植桑的百姓,這是諸位士大夫沒有想而為害最厲害的事。那麼,這是為什麼呢?失掉戰鬥的百姓,過些時有緊急情況,邊塞的防守不可以不增加;失掉耕地、植桑的百姓,過陣子無事,邊境上買糧食不可能價不昂貴。這兩方麵都可以不深思嗎?萬一有人出於無聊的考慮,有偷看倉庫,偷一口袋糧食、一捆絹帛的人,他已知道自己違犯了官府的禁令,那他必定要像鳥一樣驚慌,像老鼠一樣逃竄,私下在草叢中舞弄鋤頭和棍棒,冒犯流動巡邏的官吏。豪強的人已經吵鬧著動手,那麼,懦弱的人必定要隨之聚集了。不幸有連著一兩座城的地方,出現內亂的緊急情況,國家怎麼能夠安然無事呢?何況外邊有可憂慮的夷狄的侵犯,國內又有將要舉行的郊祀(即在郊外祭祀天地),怎麼不對未出現的事作預防,把未萌發的事消除呢?

既是這樣,那麼,作為現在的策略,頒布一張紙的詔書,拿五十萬貫錢賞賜給他們,拿一百萬石糧食借給他們,賑濟災民的事,就足夠處理好了。這是為什麼呢?假如遭災的州(民)是十萬戶,假如一戶得糧食十石,得錢五千,下等家庭平常年景生產所得的錢財,沒有達到這個的。他得錢修好了房屋,得糧食給一家食用,那麼,農民就能夠修複他的田地,商人就能夠治備他的貨物,工匠就能夠修變工具從事生產,閑散遊民就能夠找到職傭,一切人就能夠恢複他的舊業,而不失掉他平常的生活,這跟專門等從上邊發給的兩升糧食,而沒有時間幹別的相比,難道不好嗎?這可以說是深思熟慮,為百姓作長遠打算了。從上麵官吏的說法,要用十個月的費用,發放糧食五百萬石;從現在這種說法,隻用兩個月的費用,借貸糧食一百萬石。何況現在借貸給他,在以後可收回來,這足夠用來賑濟災民的艱難和缺乏,國家最終沒有損失積蓄錢財備用的實際效用,那實際的花費,是五十萬貫錢罷了。這可以稱深思熟慮,為公家作長遠打算了。這又發放接受的弊端和災民染上疾病的憂慮。災民不必離開他們的老家,假如有壞牆破屋還可以修複的,舊襯料、舊磚瓦還可以用的,常用的器皿、物件還可靠它生活的,都能夠保留而不會失掉。何況使牛馬保全,使桑樹、棗樹留下,那利益又可以稱是最好的了。雖然寒氣正在到來,但是災民沒有暴露在光天的憂慮;百姓住得安穩,吃得飽,那麼,他們就有樂意生活和看重自己的心;各自恢複他們的產業,那麼,勢必沒有閑工夫幹別的,即使驅趕他們也不會離開老家,引誘他們也不做強盜了。饑荒的年歲,聚集餓殍樣的災民,給他們一升一合的食糧,對賑濟災難,補賞破壞的辦法沒有益處,這是通常實行的拙劣辦法。現在廢除通常實行的拙劣辦法,用錢和糧食一舉賑濟災民,足夠用來救他們的災害,恢複他們的產業。河北的災民,聽到詔令發出,必定都會對皇上能夠依靠感到高興,而會自己安心在田畝中,背著錢和糧食回家,跟他們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女脫離流浪死亡的災禍,那麼,他們蒙受皇上的恩賜,懷著想報答的心情,哪裏有完呢?天下的百姓,聽到國家(對河北地震、水災的賑濟)措施像這樣的恩澤深厚,誰不振奮感激,誰不對主上的恩義無盡止的高興呢?像這樣而人民的歡心不能得到,天意不高興,是沒有的了。人民的歡心融洽在下邊,天意的喜悅在上邊,然後皇上乘著“玉輅”車緩緩行動,對著太陽祭禮天地;荒野的夷人從異地的角落,捧著財物來奉獻;國內安寧,村落鄉裏沒有吵鬧的聲音,這難道對可以作為的時機不能適應,對隱藏於內部的憂患不能消除嗎?這就是所說的認真考慮事情的始終,看出眾人沒有看出的東西了。不早出這樣的辦法,到了一旦出現內亂的緊急情況,那時,即使想這樣做,也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