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豐[64]二年以大學士加太子少保致仕,家於衢[65]。其直道正行[66]在於朝廷、豈弟[67]之實在於身者,此不著。著其荒政可師[68]者,以為《越州趙公救災記》雲。
【注釋】
[1]熙寧:北宋神宗趙頊(xū)年號,1068—1077年。[2]吳越:江蘇、浙江。古代是吳國、越國的區域。宋屬兩淅路、江南東路。[3]資政殿大學士、右諫議大夫知越州:以資政殿大學士、右諫議大夫職銜做越州的行政長官。知州:宋代派朝臣為州一級的地方行政長官,帶“權知軍州事”銜,兼掌軍事,簡稱知州。趙公:趙抃。越州:今浙江紹興。[4]書:信。屬:隸屬,歸屬。[5]被:遭受。幾:多少。
[6]廩(lǐn):官方供給糧食。[7]防:堤壩。僦(jiù):租賃,雇。[8]倉廩:倉庫。廩,米倉。[9]募:征集,征收。[10]羨:盈餘。[11]具:全部、一五一十地。存:存記,登記。[12]謹:謹慎,小心。[13]故事:先例,舊日的典章製度。
[14]斂:征收,收集。輸:繳納。[15]佐:輔助,幫助。[16]朔:陰曆的每月初一。
[17]蹂:踐踏。[18]且:將。流亡:逃亡。[19]以便:因便,按方便。即就近。[20]告:警告。去:離開。[21]計:計算。不足:不夠數。[22]寓:寄住,暫住。[23]具:全部、全麵(措施)。[24]完:修繕。城:城牆。[25]傭:出工。與:給予。[26]息:利息。[27]縱:放縱,寬限。熟:糧食成熟。[28]責:監督,督促。[29]明年:第二年。大疫:(發生)嚴重瘟疫(傳染病)。[30]病坊:醫院,診療所。[31]募:招募。[32]屬(zhǔ):委托,交付。[33]無:通“毋”,不要。恃:依靠,依賴。指飲食、醫藥等。[34]瘞(yì):埋祭品或屍體。[35]法:(按)法令。盡三月:三月完。盡,完。
[36]文:動詞,行文,下令。[37]屬:下屬,屬員。[38]或:有的。便宜:有利。輒:立即。[39]憊:疲憊。懈:懈怠。[40]钜:通“巨”,巨、大。躬親:親自。[41]罹(lí):遭遇,遭受。[42]轉死:遷移、轉徙而死,流亡而死。[43]斂埋:收斂,埋葬。[44]被:覆蓋。[45]饑饉:饑荒。年成不好,蔬菜、野菜都吃不上。疾癘:瘟疫,傳染病。[46]東向:向東。吳越地處全國東方。[47]推布:推廣。上:皇上,君上,君王。[48]附循:安撫,慰問。[49]依歸:依靠,歸宿。歸宿:指生活有著落。[50]經營:規劃組織。綏輯:安撫,安慰。[51]委曲:原委底細。這裏指事情經過的各環節。纖悉:細致全麵。[52]備:齊備,完備。[53]施:實施。[54]示:顯示,昭示。[55]沴(lì):反常的、帶來危害乃至破壞作用的天地四時之氣。災沴:災害。[56]計:計劃,策略。[57]間:距離,差別。[58]習:學習,練習。為:作,做。[59]采:收集。[61]識(zhì):記錄。詳:詳細(的情況)。[61]慰:安慰。思:心情,思緒。
[62]誌:心。[63]科條:科目,條款,項目。[64]元豐:宋神宗(趙頊)年號(1078—1085年)。[65]大學士、太子少保:官名。致仕:辭官居家。衢:衢州,治所在今浙江衢縣。[66]直道:正直的道德。正行:端正的品行。[67]豈弟:同“愷悌”,溫和樂觀、平易近人的樣子。[68]荒政:災荒年成的政治措施。師:學習,效法。
【譯文】
熙寧八年夏天,江蘇、浙江發生了大旱災。九月,資政殿大學士、右諫議大夫知越州趙公(趙抃),在百姓還未遭受饑餓之前,就寫信給下屬各縣,詢問:遭受災害的有多少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