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鹿因為麵臨孕育後代的壓力,它們必須時時刻刻保持積極主動。早春,它們最先起程,以便讓幼崽能夠降生在水草豐美的時節;秋末,它們最早出發,一路上盡可能地躲避風雪和危險,保護自己,也保護自己的後代子女。在遷徙的龐大隊伍中,走在前麵的,永遠是雌鹿。
在隊伍最前麵領頭的是鹿群中那些年紀很大的老雌鹿。馴鹿的繁殖能力很強,一隻母鹿從一兩歲開始,每個春天都會誕下後代,它的地位會隨著後代的增多,而逐漸上升。如果它可以一直活到老年,那麼鹿群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會是它的子孫後代,它也就必定會成為族群的大家長。
那些跟在隊伍後麵的都是鹿群五歲以下的年輕母鹿,它們是整個鹿群的底層。底層,意味著這些馴鹿無法享受最優質的草坡,無法在第一時間進食喝水,無法取得最好的避風休息地。不隻如此,它們還要隨時隨地麵臨高等母鹿的攻擊,以及同伴之間的爭鬥。
在整個鹿群中,底層馴鹿的數量幾乎占了一大半。這些年輕的母鹿們必須時刻忍耐,必須學會承擔所有的困難。無論是挺著懷孕的肚子翻過雪山,還是帶著年幼的孩子泅渡大河,以及麵對狼群、豺狼、莽熊、利齒獸、雪魔這些長牙掠食者們的追擊,它們都得不到來自同伴的任何照顧。春來秋去的漫長遷徙歲月中,總有一部分底層馴鹿因為經受不起這樣的磨難而被淘汰掉。但是那些存活下來的馴鹿,將會在這些磨煉中變得成熟、強壯、聰明冷靜,最終,成為家族中的佼佼者。
年輕的母鹿瑪塔就是屬於這一等級,它三歲了,剛剛在春天誕下了自己的第一個女兒,此刻幼崽還處在哺乳期,每天跟著瑪塔,寸步不離。而瑪塔,才剛剛開始學著成為一個合格的母親。它無論如何也沒料到,一場突如其來的巨變,竟然將它推向了意想不到的位置。
這一個夏季對極地苔原上的居民們來說,實在太過短暫,幾乎還沒有開始,就在一場突然的大雪中戛然而止了。因為貪吃美味的鹿苔,大部分馴鹿都錯過了最佳的動身時機。
鹿苔是被所有食草動物視為珍寶的美味,隻生長在極為寒冷和土壤稀薄的凍土、高原以及山巔之上。在冰雪中,在極地漫長寒冷的黑夜裏,在枯朽的腐爛木頭上,甚至光溜溜的岩石表麵,它們春夏秋冬不停地生長。但這種生長是極為緩慢的,無論長多久,也隻有薄薄的一層。在極地平原,它們在堅硬的凍土地上,在光溜溜的黑色岩石上成片地蔓延,好像給大地生出了一層細膩的絨毛。而這層薄薄的絨毛,卻比其他任何一種植物都鮮嫩美味。極地的食草動物們,無論是巨大的長毛牛、古拉獸,還是雪兔、地鼠,都視之為無上的美味。作為食草大軍中重要角色的馴鹿,鹿苔更是它們賴以為生的口糧。
然而,在這個冬天,除了像白山家族那樣少數幾個鹿群提早開始遷徙之外,大部分馴鹿家族因為無法抵禦美味的誘惑,錯誤地估計了寒冬來臨的凶猛勢頭,將動身的時間延緩了數日。
數日之後,一場異常猛烈的大暴雪在一夜之間席卷苔原,生機勃勃的苔原在極短時間裏化為了一片白色。無數鮮活的生命被冰雹和暴雪所吞噬,無聲無息地消失。巨大的災難令滯留極地的馴鹿群遭受了重創,剩下的幸存者們,在驚恐哀號之中,戰戰兢兢地踏上了越冬的旅程。然而,它們很快發現,接下來的旅程中,滅絕性的災難還在不斷繼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