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人主不可不周。人主不周,則群臣生亂,家於其無常也。內外不通,安知所開?開閉不善,不見原也。
有主周。
一曰長目,二曰飛耳,三曰樹明。明知千裏之外,隱微之中,是謂洞天下奸,莫不暗變更。
有主恭。
循名而為,實安而完。名實相生,反相為情。故曰名當則生於實,實生於理,理生於名實之德,德生於和,和生於當。
有主名。
【譯釋】
君主必須考慮到世間的一切情況,假如君主不能全麵地了解一切,不明情達理,那麼群臣就會造反生亂子,家業就會變化無常了。如果消息內外閉塞不通,又怎能知道天下大事的演變,又怎能知道如何行動?假如不善於掌握開合之術,就無法發現事物的本質。以上講的是君主要全麵地了解各種情況。
君主還要能采用三種措施:一是使自己如何看得更遠;二是使自己如何聽得更廣;三是使心能洞察一切,用天下之心來思考。能夠了解千裏之外的情況,了解隱伏細小的事,這就叫做洞察。如果能夠洞察天下一切,那麼天下那些為非作歹的人,都會暗中悄悄地改變自己的惡劣行為。以上講的怎樣參驗洞察一切。
按照名分去做事,按照事實來決定。名分是從實際中派生的,客觀實際產生事物名分,二者相互助長,相輔相成,這本是事物常理。所以說,適當的名分產生於客觀事物的實際,客觀事物的把握取決於客觀事物的內在規律。事理從名分和實在的德中產生,德從和諧中產生,和諧從恰當中產生。以上所講是如何把握住名分。
【悟語點撥】
做為君主,必須使自己的耳目遍於天下,這樣才能消息靈通,下情達於主上,使自己不至於被蒙蔽。同時要注意名實相符,遵照客觀規律辦事才不至於處置失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