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對話內容(2 / 3)

同修說:根,塵,境,離開哪個都不能成立。都屬如來之藏性。

釋圓承:後兩句有點意思了。但要小心莫誤入思量研究歧途。

同修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釋圓承:最後一二生道道生說,顛倒老莊口角也,莫隨說。

同修說:無相無狀、看不到、摸不著、說不出,而是無所不在,無處不遍,又是妙用無窮,隨機隨時隨處皆能相應的

釋圓承:此無相無狀一番道理實是無道理的緣起,謹慎。再如此思想旋繞下去無邊葛藤成金剛繭,掙脫無望了!淨土清涼無縛,莫懈怠懶惰。別路曲折差路縱橫,謹慎避讓。淨路捷徑,莫輕繞過。至迷路婆娑苦難難磨!

同修說:哦。頂多兩眼娑婆望望,苦樂相隨,一念苦一念樂。何苦而苦何樂而樂,皆取自於自心。利他為樂,利己為苦。苦了自己累了境緣。

釋圓承:真苦。

同修說:詩曰:莫聽閑言說是非,晨昏隻好念彌陀。

若將狂話為真實,書餅如何止得饑。

詩意:此卦書餅充饑之相,諸事多虛少實之相。

解曰:心中不定枉看經文,恰似書餅食也難吞。

觀音靈簽中也有此簽?這網絡怎麼會這樣?

釋圓承:網絡不出心境,你說為什麼會這樣?網絡亦月影一部分,怎麼會不隨緣圓缺。所以信願念佛心淨土淨,淨者圓滿義。圓滿即如,如如萬法,如如彌陀如如極樂如如念佛,便無娑婆(無殘缺)

同修說:心中不定,枉看經文,此句說得好啊,正好印我現在的狀況。晨昏隻好念阿彌,不是隻好,是必須的,十念必須。

釋圓承:嗯,隨喜讚歎。

184。和尚你悟了什麼?

同修說:在麼師父?

釋圓承:你好。

同修說:我想問問和尚你悟了什麼?自性言不可說啊。心即生即滅。

釋圓承:這個問題太籠統!您想知道我悟了什麼?

同修說:嗯。就這樣回答完了?明白了。

釋圓承:自性言不可說,萬法無自性畢竟空不可得方勉強稱呼為真實性,離開萬法又無緣得見畢竟空不可得這一覺知與認識!既然一定不能脫離從萬法才了解至此。那麼一切言說哪個不是自性起用自性說?就這樣回答完了,此一自問,請問不是自性問還有什麼能如是?自性圓攝萬法,離開萬法不見自性。所以當疑問差別升起的那一刹那萬法生滅成障礙永昧自性。自性有一種德能稱真誠,自性有一種迷霧稱傲慢。真誠能感清淨易恢複本心,自性。傲慢能生顛倒迷霧遮障心地日月光明。當你對人對事真誠極致的時候,你再來看這個世界的一切眾生,原來都是如如佛,唯一不覺就是我,有我一念生分別,原來世界多殘缺!他悟了嗎?他又悟了啥?他不可以這樣那樣…等等虛妄的妄想與分別…這些悟處唯一真誠升起時才容易被發現被理解。何也?直心是入道第一勝緣也。真心不生不滅,能生滅無常變幻的一定是妄心思慮。

同修說:阿彌陀佛師父我明白了,心也從性中來的。明白了。

釋圓承:有形有相有來有去所謂的這個心一定是虛妄的識心,非真心。真心常明常寂不動。識心虛幻無自性當體是空的。若認虛幻為真實即被真實虛幻縛。若念絕情亡老實念佛淨念相繼的當下沒有一法名心性,沒有迷惑和明白這些個思想這些個零碎。隻念念清明念念寂靜…這當下沒有自他、你我、法與非法、糊塗與明白等等的思惑…隻是清清楚楚的念,不知誰在念不知念什麼。遍虛空遍法界唯一靈明覺光遍照…莫再起念問它是什麼。(注:若非要一定要起個念頭,“常思娑婆苦!信願念佛求生淨土,圓滿菩提普渡眾生”。)

同修說:佛陀為彌勒菩薩受記做佛是哪生做佛?我們和彌勒菩薩有區別麼?其實是為一切眾生受記啊。如果你和彌勒菩薩同修,那麼你現在也就是和彌勒菩薩一樣修行了。他在兜率天修行,我們在婆娑世界修行。

釋圓承:理地無區別,但當你還在疑惑、分別、計較、對比、解釋、說明的時候,就不能沒區別,彌勒自是彌勒,你是你。等覺菩薩是修而無修無修而修,我們是修而修修為修而修,所以人家彌勒已至一生補處法王子位。我們還在人我、是法非法、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等等這無量妄想漩渦中建造思慮牢獄呢。有相而修不會修,實在說就是盲修瞎煉與外道無別。無相無修無住無證我們又不會,所以若肯老實依照淨土完全相信淨土言教,雖也為執相而修卻是不會落空的值得。信心堅固信願持名必然能同歸彌陀願海普利群生。離此法門餘門路險,不是法不堪用。是我們根基太陋!皆是在自以為是當中蹉跎人生浪費時間。

185。宇宙最大的秘密

同修說:師父,佛書上說第一尊佛是威音王如來,威音王如來之前證到至高境界不需要被授記,威音王如來之後成佛必須被別的佛授記才可成佛。眾生自無始劫以來墮落,那麼無始劫以及無始劫以前發生了什麼,導致眾生墮落,眾生墮落之前是什麼?我覺得這可能是宇宙最大的秘密。威音王如來之前達到那個境界的人也叫佛嗎?眾生的墮落與他們有沒有關係?是不是因為他們對那個境界的追求過程中運用什麼方式導致了副產品也就是眾生的出現?他們的行為導致六道產生?導致眾生迷失墮落?而十方諸佛都將此事埋在心裏?因為他們是與佛可以相持的存在,或者說是另一種“佛“?如果我的猜測有可能是對的或者撞上一些正確答案,那些人因此對付我給我下譏咒什麼的怎麼辦?而他們的力量堪比佛,佛也無法保護我怎麼辦,或者說佛不想參與,因為這牽涉到宇宙眾生墮落最大的秘辛之一。因為我正好猜測到了“我不應知道的事“怎麼辦?還有會不會因為我的猜想影響了宇宙導致這樣的事真的發生,那麼這因果?無始也可以是當下。

釋圓承:胡思亂想到究竟!究實在的說。這些個亂想與猜測於自己當下的現實生活及修行沒任何關係,了無實際的意義。授記說你了解的有誤!不是說非要授記才成佛解脫,在無佛時的世界就是每一尊佛的滅法時期沒有佛法了,也有獨覺佛成道的。也有了脫生死的證聖果的人。隻是這個聖果相對究竟圓滿的佛陀還有一定的距離。也不是說在威音王如來之後必須經別的佛授記才可成佛。佛佛有對緣熟行人授記說是給以一切眾生以鼓勵和對修行成就的認可。也是聲聞乘人及一切普通大眾妄心的希望。實際是眾生迷戀菩提分法何時究竟,盼福慧何時圓滿此一虛妄妄想所感,佛慈悲觀眾生根熟者為其授記,以鼓勵大眾令一切眾生歡喜堅固道心。成佛刹那事,非經古來今。有時間空間等隔礙是我們凡夫取舍、分別、妄想成障礙。分析猜測推理的話說,這些個思慮掙不脫,卻擬測佛陀的智慧也太愚癡。佛的智慧在你未究竟圓滿成佛之前絕對測度不了、絕對明白不了、絕對了解不了。隻能無疑慮的、無違逆的遵從信任佛陀的經典教導。依止自己喜歡的法門老實的腳踏實地的去實踐去修行。才能獲得佛法的實際益處。而不是在這裏在娑婆苦海裏掙紮著卻不思怎樣脫離。有法不依從,有舟不靠岸。隻在那裏思量岸邊事。怎麼能思量的清楚明白。要上岸後才一切自慧目了然,究竟明了。無始的無始自是無始,無終的無終定是無終。若落時間的觀念,無始無終變成永恒的夢魘、變成永恒的存在,就再也無法醒來了。在這迷夢中提個醒兒,實際不可說現強說之,是對你胡思亂想的無奈,不得不強做推理提示,既然提到“無始”,無始就是沒有開始,這麼簡單的意思還看不明白嗎?沒有開始,還哪來的無始以前?墮落沒有開始,那麼墮落這件事情是否存在呢?應當不存在,那麼墮落這個虛妄事該是從哪裏升起的虛妄呢?墮落不存在那麼究竟真實是什麼呢?是不是就是本來沒這麼回事“墮落”?本來一切如,如如佛。是嗎?嗯!差不多,好像是吧。那麼我們為什麼看到眾生墮落了呢?這個念頭無始沒有,現在是誰升起這樣的念頭?原來是我!是在無始這一事實當中當下這個一念間有個我升起時,才多出了這些個思量這些個眾生這些推理這些擬測這些個妄想零碎。那麼什麼是秘密?秘密是我們迷失了無始,當下產生的疑慮分別,啊!可能宇宙還有個特大的秘密。自己還沒解開沒想清楚。多麼的悲哀。原來這些無量無邊的迷惑皆是從當下自己這一念升起。非關無始的事兒。還在思量猜忌著無始。不是呆子一個。無始就是本來沒有開始你還找個什麼開始和開始之前?這所謂的不存在的之前所思慮的覺不覺的眾生當然也是虛幻。那麼唯一真實就是一切如,如如佛。還有什麼疑惑?當然不會沒有,對的當然不會沒有。所以自己力量及微弱的智慧解不開的問題,不要癡癡的執著,顛倒精魂迷迷戀著,至身心疲憊,纏繞不休。撇開這些踏實覓淨路修行,是第一正知第一正見。莫再自我思慮折磨。佛是福德智慧究竟圓滿者,就是一切圓滿無絲毫的殘缺。無殘缺自然也不會被不圓滿的魔左右,不圓滿的魔絕對迫害顛覆不了佛。所以對佛陀的成佛教法要有信心,依照佛陀教育踏實依教奉行,定能成就佛陀。成就佛陀即大圓滿大解脫,一切有憎恨心怨害心的魔王及魔民奈不得你何。魔的力量有殘缺,就是他隻會虛妄的動,不會寂淨的如。怎麼能堪比佛。所以擔心什麼。要擔心就擔心自己為啥不肯放下這些妄想好好依照佛陀教育修正自己的心行,過正常的生活。修行的生活。最後一句,無始也可是當下。你沒真會。若真會了,無始是本來沒這麼回事,一切沒開始,那麼當下亦無無。還什麼無始當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一聲聲,一心持念,聲聲入耳聽至心裏,念念不絕。這個當中無始無終。無始無終當清淨。此時求生極樂淨土,方與淨土相應。心淨無妄染土淨是也。若臨命終一念求生必然感得彌陀乘願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