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曹操慈禧都八卦(5)(2 / 3)

自皇阿瑪到文武大臣,都喜歡我這隻可愛的“小白羊”。先說皇阿瑪,他在我17歲時就封我為貝勒。我是當時最年輕的貝勒。貝勒是什麼?它全名是“多羅貝勒”,相當於王或者諸侯的地位。皇阿瑪每次出巡,都委托老三胤祉與我處理政務。我的伯父裕親王也在皇阿瑪麵前誇我為人低調,從不矜誇自己,又能幹,可以做儲君。文武百官們也誇我“樸實”,“極正氣”。連視我為眼中釘、肉中刺的老四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也誇我“頗有辦事之才”,“朕深知其能辦大事”。這可是《清世宗實錄》上白紙黑字寫的。哎,誇我不一定是喜歡我,可能就是要害我。

我的優秀除了來自我的稟賦,更重要的是來自我的老師。為了讓我能成才,皇阿瑪聘書法家、學者何焯做我的恩師。

何焯老師也是係出名門,他的老師錢謙益是江南名士,也是名妓柳如是的男朋友;另一個老師方苞也了不得,是桐城派散文創始人,他寫了一篇了不得的報告文學,反映皇阿瑪統治時期監獄的黑暗,那就是《獄中雜記》。幾代才子用江南那種充滿靈性的文化來熏染我,我焉得不優秀?江南士子都稱我為“賢王”。

還有,我親愛的福晉,你們都叫她晴川。其實,穿越的她,在我們清朝也是有戶籍的,她的身份是安親王的外孫女,娘家的姓氏是郭絡羅氏。她似乎未卜先知。記得當初老四雍正封我為廉親王時,大家都來祝賀,隻有福晉憂愁地說了一句:“何賀為?慮不免首領耳!”有什麼好祝賀的呢?恐怕連腦袋都保不住。我的福晉,可能早就知道我的悲慘下場,所以在喜慶的時候說出這樣悲傷的話來。

優秀的孩子一定有優秀的前程嗎?這個難說。過去的曆史往往是勝者寫的,而勝者未必是優秀者。因為還有一個大勢的問題。這個大勢,過去我們不科學,解釋為天命。

作為一個眾人矚目的王子,你的優秀就是一種不低調。康熙四十七年,我二十七歲,是太子胤礽首次被廢掉的那一年,亦即晴川穿越過來的那一年。九月七日,皇阿瑪就任命我管理內務府。這麼大個擔子,我能不發揮聰明才智去幹嗎?幹得不好的話,皇阿瑪怎麼看我?可幹得好也是罪。猴急的大哥胤禔對太子之位蠢蠢欲動,結果被皇阿瑪訓斥。

胤禔覺得自己沒希望,便拉我下水,聯合文武大臣推薦我做太子。生性多疑的皇阿瑪懷疑大阿哥是我的托,要知道,領導都喜歡低調而幹活的人。於是皇阿瑪勃然大怒:“八阿哥到處妄博虛名,人皆稱之……是又出一皇太子矣。如有一人稱道汝好,朕即斬之。”如果誰再說我的好話,就斬誰。說了這狠話還不夠,還要付諸法律,要鎖拿我,交予議政處審理。九阿哥和十四阿哥,準備好毒藥為我去辯護。哪曉得皇阿瑪更狠,居然玩起了家夥,拿出小刀子說:別跟朕玩這個,想玩命,現在就玩給朕看。要不是老五抱著皇阿瑪大腿哭號求情,那一回我是沒命了。

這回沒討好,第一印象敗下去了。做得好,是你不低調;做不好,又嫌你蠢;想韜光養晦,我背後站著的那幫政治利益索取者又豈會答應?

康熙五十一年,我二哥又被廢了。被廢的緣由倒不是電視裏放的太子武裝謀反,而是說我二哥有病,“狂疾未除”。哎,有狂疾的是皇阿瑪才對,稍有一件小事不如意,就會大發雷霆。我就毀在一件小事上。一直到康熙五十三年,皇阿瑪都不立太子,他還舉例說:宋仁宗三十年不立太子,不也挺平安嗎?哎,我也跟著平安。然而,就在我三十三歲那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皇阿瑪前往熱河巡視。那天是我的額娘——良妃娘娘穿越回21世紀兩周年紀念日。我沒有隨駕,但也得表表孝心,於是委托太監給皇阿瑪送去兩隻老鷹。

真是我活該倒黴,不知道是不是禽流感也穿越到我清朝來了,兩隻老鷹居然病歪歪地快死了。當時身體狀態也不是太好的皇阿瑪,以為我拿著病鳥詛咒他,居然說出這樣絕情的話來:“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第二年正月,我連薪水都被停了。

經過這一回打擊,我真的心灰意懶,還得了社交恐懼症,見人就躲,每次出來總是選個少人或沒人的地方。一個優秀的孩子被折騰成這樣,誰的錯?我身體也垮了,三十五歲那年,我得了紅疹,然後轉為傷寒,躺在暢春園養病,以至於不省人事。老四這個沒良心的,居然在皇子會議上提議將我從暢春園搬回處所。我那病體,還能搬動嗎?擺明了要我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