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革命家伉爾也曾是說過:隻有當你把一件事做到忘懷失敗時,你才算真正做好了這件事。的確,真正的投入是一種發憤忘食時的忘我,真正的嫻熟是一種忘記失敗時的自然。忘記失敗,自然而然,才是我們成熟的標誌,是一種通向成功之路上的絕佳狀態。
1.不要沉湎於過去之中
那些固執己見的人,一味堅持莫名其妙的理解,實際上是缺乏見識和智慧的。因而他們常常正邪不分,忠奸不辨。沒有見識,就不能觀其人,聽其言,察其行,因而就不能知彼知己,不能客觀、公正地判斷一切人或事,這樣勢必後患無窮。
小張是一個大學生,他不知怎麼就愛上了自己的一個女教師。這個女教師雖說還隻有30來歲,可結婚已經兩年了。所以,小張對她的愛,應該說,無論如何是沒有指望的。
可是,小張卻非常執著於自己的這種所謂愛情,不顧一切地追求這位女教師,又寫情書、又送鮮花,還跑到她家裏去,弄得她非常苦惱。後來她丈夫知道了,狠狠教訓了小張一通。可是,他還是不知回頭,依然寫情書、送鮮花,癡情不斷,執著得像個不怕犧牲的鬥士,一直鬧到神經錯亂,被送進精神病院為止。
像小張的這種執著,當然就是偏執了。偏執心理是一種病症,患上這種病的人,往往走極端,死不回頭,還自以為是,明明是自己做錯了,卻總覺得是別人不對;當自己的意見不能和別人取得一致時,從來不反思自己的對錯,而總是去探究別人做錯了什麼。
這種偏執心理,有時是針對時代的。自己這樣做,已明顯地與時代潮流相違背,卻反過來大罵一代不如一代,大罵這個時代是一個倒退的時代。
有這樣一個作家,他寫了很多文章,說這個時代的人是如何地隻知賺錢,不講道德;說這個時代的人是如何地放縱肉欲,不講精神。他對市場經濟下的新人物,如各類商人、各類打工者、各類自由職業者都看不慣。他對這個時代出現的一切新事物都看不慣,他看不慣電腦,看不慣自由競爭,看不慣國企改革,看不慣對外開放。
這種人,抱著舊觀念不放,抱著舊的生活方式不放,在舊時代可能成為阻撓革命的人,在新時代可能成為反對改革的人。
還有些人則是對某一事物偏執。這種偏執比起上兩種偏執來,對別人的損害不是很大,但對自己的損害卻非常大。這類人,常被人當作笑話來看。也就是說,他們往往被別人瞧不起。
以上三種偏執,尚且不對人構成多大的威脅,至多被當作笑話而已。可是有一種偏執,卻是十分可怕的。
這種偏執,就是對某種信仰、某種主義、某種所謂的“真理”的偏執。這種偏執的後果是如此的嚴重,以至於成千上萬、乃至成萬上億的人,都會為此付出代價。
墨索裏尼就是一個典型的偏執狂。
由於希特勒的支持和庇護,墨索裏尼的事業在意大利得以順利發展。
“法西斯主義”是這個意大利心理偏執狂在1919年創造的,他比那個叫做希特勒的心理偏執狂更早地信仰了法西斯主義。
墨索裏尼從1922年起就駕馭了意大利。1939年正當他處於權力頂峰的時候,他56歲。由於心理偏執,他表現出一種歇斯底裏:他把羅馬的威尼斯廣場變成他的大劇場,他在陽台上大肆自我賣弄。他為未來的軍人留影,剃光了頭,揚著下巴,轉動著一雙怒目,擺出不可一世的樣子。
墨索裏尼的偏執的心理、他的性格基礎,由渴望行動、喜歡暴力和成功的野心組成。他駕駛賽車和飛機;他光著上身和農民一起打麥子;他自己參加越野賽跑,並且也強迫他的部長參加越野賽跑。
這些表現的背後,是他那偏執的心理,是他那巨大的恐懼。他沒有真正的朋友,很容易泄氣。
在這樣一個全球一體化的時代、知識經濟的時代、民主平等思想影響每個人的時代,偏執的人是沒有市場的。
當然,我們前麵所說的偏執,乃是一種極端的偏執,是兩種在前提錯誤的情形下的偏執。而如果有人能夠以清醒的頭腦、智慧的明眸,把這種偏執用到正確的地方,那麼,這種偏執不但無害,反而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哩!
因為,如果你對一個正確的目標、有利的目標執著不放,而且到了偏執的地步的話,那麼,不用說,這種偏執不但不會把你引入歧途,反而會讓你走向成功。
所以,對待偏執,我們不是一概地排斥,而是應該合理地改造。即把引向一個錯誤方向的偏執,引導到一個正確的方向上。
在正確的方向之下,偏執會成為一種可貴的品質。
有一個著名的計算機專家,他被稱為數字時代的英雄,他就寫過一本書,叫做《隻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在這本書中,他認為,在現代社會,一個人隻有懷著極端偏執的心理意識,才會在某種事業上拚命進取,最終在困難重重的條件下,取得自己想取得而別人得不到的成功。
他在這裏所說的偏執,當然和希特勒、墨索裏尼的偏執是一樣的。但是,分明是一樣的偏執,又為什麼一個是應該倡導的,一個是極端錯誤的呢?在這裏,他們有一個重要的區別,也是關鍵的區別。這就是:前一個偏執,方向是正確的;後一個偏執,方向是極端錯誤的。
對於我們來說,麵對偏執,不是一味地排斥,而是應該深思這種偏執的來由。如果這種偏執來自一種錯誤的目標或信念,還是盡快地改掉這種偏執為好;而如果這種偏執不是來自錯誤的信念或目標,而是來自一個正確的思想或理想,那麼,還是應該保留這種偏執。
2.打敗心理上的敵人
有位作家說得好:“自己把自己說服了,是一種理智的勝利;自己被自己感動了,是一種心靈的升華;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種人生的成熟。大凡說服了、感動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人生最大的挑戰就是挑戰自己,這是因為其他敵人都容易戰勝,唯獨自己是最難戰勝的,人隻有打敗自己才能成功。
李東是一個學業成績優秀的青年,去參加一家大公司的招聘考試,考試結果名落孫山。李東得知這一消息後,非常絕望,頓生輕生之念,幸虧搶救及時,自殺沒有成功。過了沒多久,公司傳來消息說,他的考試成績名列榜首,是統計考分時,電腦出了差錯,他被公司錄用了。後來,但很快又傳來消息,說他又被公司解聘了,原因是一個人連如此小小的打擊都承受不起,又怎麼能在今後的崗位上有所成就呢?
李東雖然在考分上擊敗了其他對手,可他沒有打敗自己心理上的敵人,他的心理敵人就是懼怕失敗,對自己缺乏信心,遇事自己給自己製造心理上的緊張和壓力,所以,才造成了這樣的結果。戰勝自己,打敗心理上的敵人,就是要求你在困境中揚起自信的風帆,再堅持一下,否則你就會不幸地淪入失敗的泥潭而後悔莫及。
26歲的李梅是一位大學生,她在大學裏的成績很好,但總是對自己缺乏信心。2009年1月底,經過充分的準備,李梅懷著忐忑的心情,走進了碩士研究生考場。第一天的英語和政治的答題順利,稍稍緩解了她緊張的情緒。但到了第二天,剛發下高等數學試卷時,她看到一半多是陌生的題目,李梅頓時沒有了信心,心想這下完了……交卷時間到了,看著隻答了一半的試卷,她哭了。雖然剩下的專業考試對每個考生來說都相對比較容易,但她認為自己沒有必要參加剩下的兩門專業課程的考試了,她懷著失落的心情,悄悄地離開了考場。可是,以後的事更加令她傷心和遺憾了,雖然她數學隻考了48分,而當年所有考生的平均成績隻有37分,而且她的英語和政治成績都不錯,如果李梅堅持把所有科目的考完,肯定能被錄取。由於受到了強烈的刺激,李梅精神有些失常,失去了深造的機會。
如果李梅能打敗自己心理上的敵人,以積極的思維方式考慮問題,不中途放棄考試,她將是一名碩士研究生了。可是,她卻由於缺乏積極的思維和積極的人生態度,造成了本可避免的悲劇。由此可見,戰勝自己,對自己充滿信心是多麼的重要啊。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有很大一部分人失敗了,而另一部分人卻成功了。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前者被自己打敗了,而後者卻打敗了自己。
有一位撐杆跳的運動選手,一直苦練都無法越過某一個高度。他失望地對教練說:“我實在是跳不過去了。”教練問:“你心裏在想什麼?”他說:“我一直衝到起跑線時,看到那個高度,就覺得我跳不過去。”教練告訴他:“你一定可以跳過去。把你的心從竿上摔過去,你的身子也一定會跟著過去。”聽了教練的話,他撐起竿又跳了一次,果然越過了那個高度。
信心可以超越困難,可以突破阻撓;信心可以粉碎障礙,終會達成你的期望。但是,你要明白的是,一個人要挑戰自己,打敗心理上的敵人,靠的不是投機取巧,不是耍小聰明,而是信心。
弗洛倫絲·查德威克是世界著名的遊泳好手,1952年,她從卡德林那島遊向加利福尼亞海灘。兩年前,她曾經橫渡過英吉利海峽,現在她想再創一項紀錄。這天,當她遊近加利福尼亞海岸時,在冰冷的海水裏,全身一陣陣地打寒戰,嘴唇已凍得發紫。她已經在海水裏泡了16個小時。遠方,霧靄茫茫,她很難看清伴隨著她的小艇。她開始有些感到失望。這種心理狀態讓查德威克感到難以堅持,她向小艇上的朋友請求:“把我拖上來吧。”艇上的人們勸她不要向失敗低頭,要她再堅持一下。他們告訴她:“隻有一英裏遠了。”由於霧氣太大,她根本無法看到海岸,但是這時候,她已經被自己心理上的敵人擊垮了,她已經沒有力氣了。“把我拖上來。”她再三請求著。於是,小艇上的朋友把冷得發抖、渾身濕淋淋的查德威克拉上來了。後來,查德威克告訴記者說,如果當時她能看到陸地,她就一定能積極地堅持遊到終點,是大霧使她失去了最後的勝利。通過這件事過後,她認識到,事實上,妨礙她成功的,不是大霧,而是她內心的消極思想。是她自己消極地讓大霧擋住了視線,是她對自己沒有了信心,然後才被大霧給俘虜了。如果她當時能以積極的思維方式去考慮問題,打敗心理上的消極思想,那麼成功就是屬於她的。過了兩個月以後,查德威克又一次嚐試著遊向加利福尼亞海岸。這次,依然是濃霧籠罩在她的周圍,海水冰涼刺骨,她也同樣看不見陸地。但這次她沒有放棄,依然堅持著,她知道陸地就在前方。她積極奮力地向前遊,因為她知道,隻有戰勝了自己,才能取得成功。她積極地去拚搏奮鬥,她終於明白了信念的重要性,最終取得了成功。
每個人做任何事情,都要確立一些具體的目標,要實現這些目標,首先你必須相信自己能夠做到。千萬不要被形形色色的霧迷住了你的眼,不要被讓霧把你俘虜。困難都是暫時的,隻要充分相信自己,打敗心理上的敵人,終能等到雲開霧散的那一天。
3.勇敢地接納自己
一個人要奮鬥,要創業,就一定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在麵對挫折和困難的時候,每個人的心裏都是不好受的,而人們在處理挫折和困難的方式也主要有兩種:
一是自責,抱怨和逃避。這樣的人會在心理罵自己,打自己,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完全是個廢人、弱智、笨蛋等,先把自己搞得遍體鱗傷之後,再逼迫自己立刻戰勝困難,不允許自己再有絲毫的動搖。這完全就是一種自虐,結果必然隻是個惡性循環。
二是接納、鼓勵和奮鬥。這樣的人在遇到問題和挫折後,首先做的就是自己給自己寬心,原諒自己又犯錯了,然後會給自己打氣,告訴自己這隻是一時的失敗,隻要自己不斷的努力,總有一天一定會成功的。
接納自己,是一個人自尊和自信的表現,是一個人良好的自知力的表現,同時也是一個人心理健康的表現。
有一個出家弟子跑去請教一位很有智慧的師父,他跟在師父的身邊,每天問同樣的問題:“師父啊,什麼是人生真正的價值?”問得師父煩透了。
有一天,師父從房間裏拿出一塊石頭,對他說:“你把這塊石頭拿到市場去賣,但不要真的賣掉,隻要有人出價就好了,看看市場的人肯出多少錢買這塊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