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勇於嚐試,方法總比困難多(3 / 3)

很多人就是不敢嚐試冒險的路徑。他們熙來攘往地擁擠在平平安安的大路上,四平八穩地走著,這路雖然平坦安寧,但距離人生風景線卻迂回遙遠,他們永遠也領略不到奇異的風險和壯美的景致。他們平平庸庸、清清淡淡地“窮忙”一輩子,直到走到人生的盡頭也沒有享受到真正成功的快樂和幸福的滋味。他們隻能在擁擠的人群裏爭食,鬧得薄情寡義也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穿上褲子,養活孩子。這種人生是什麼樣的人生呢?而且,這是一種難以逃避的風險,是一種越來越無力改善現狀的風險。

金向東與方聖平,在巴基斯坦經商已有幾年。在阿富汗戰火稍停之時,兩人就從伊斯蘭堡前往阿富汗,想在那裏尋找商機。當時,阿富汗很混亂,經常有人趁亂打劫。金向東與方聖平通過關係,以每天每人相當於150元人民幣的報酬,聘請了4個荷槍實彈的巴基斯坦民兵,一路護送。到達喀布爾後,塔利班的商業部、水電部等6個部的部長,先後與金向東、方聖平商談生意。在數次接觸中,他們看到這6個部的辦公室使用的還是最老式的搖把電話。幾個部長明確表示,非常需要他們提供的低壓電器,隻是經濟拮據沒有外彙支付,希望通過以貨易貨的方式與他們做生意。聽了他倆的報價後,部長們連連稱讚中國的低壓電器價格便宜,當場提出的訂貨單價值數百萬美元。不過,在阿富汗賺錢並不一帆風順。一次,金向東、方聖平因對準路人拍照而被塔利班士兵當場抓了起來,還揚言要嚴辦他倆。按照塔利班的規定,在阿富汗對人拍照是不允許的。好在塔利班的水電部長聞訊後出麵說明,三四個小時後他倆這才順利獲釋,雖是虛驚一場,但足夠讓人膽戰心驚的了。

膽大包天的成都人王克,也是因為信奉“膽大走四方,危險出商機”的理念,才勇敢地衝出國門,把生意做到了動蕩不安的柬埔寨,做到了炮火紛飛的伊拉克。

1999年,王克意識到:越是別人不去的地方,就越是蘊藏大的商機。於是,他想到了去柬埔寨做生意。雖然這招來親朋好友的一致反對,但是王克還是拋下一句:“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口頭禪後,毅然走上了柬埔寨淘金之路。

當時的柬埔寨,幾乎家家戶戶都擁有槍支,槍擊事件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很多人聽聞而退,王克卻把目光鎖定在生活用品的貿易上,而且生意越來越紅火。有一次,在送貨途中,他遇到了警察與偷車賊的槍戰,一顆離他腦袋隻有10厘米的子彈飛過來,差點要了他的命。盡管這次冒險讓王克自己後怕了好幾天,但他做生意超高的信譽度卻因此出了名。後來,他發現柬埔寨的木材資源十分豐富,價格也很便宜,特別是廢棄的橡膠木樹枝完全可以加工成工藝木盤,而當時的中國已有了先進的木材加工技術。柬埔寨政府一直禁止外商涉足與木材有關的產業,但王克就是不信這個邪。首相洪森的夫人文拉妮是華裔,王克通過關係送給了洪夫人十來個工藝木盤。洪夫人看後,非常喜歡,洪森本人看到後,也覺得能把廢棄的橡膠木樹枝變成工藝木盤是件好事,於是王克的生意做成功了。

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們比別人更明白,過河的卒子永遠沒有退路,隻有一往無前地衝殺才能贏得勝利;另外,因為他們也比別人更加明白: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勝在險中求”,“無限風光在險峰”。

香港商人陳玉書這樣說:“致富秘訣,在於大膽變通,眼光獨到。譬如說,地產市場我看好,別人看壞,事實證明是好,我能發大財;反之,我看好,別人看壞,事實證明是壞,我便要受大損失,甚至破產;如果大家都看好,我也看好,事實證明是對了,則也僅僅能糊口而已。”

勇於冒險求勝,我們就能比我們想象的做得更多更好。在勇冒風險的過程中,我們就能使自己的平淡生活變成激動人心的探險經曆,這種經曆會不斷地向我們提出挑戰,不斷地獎賞我們,也會不斷地使我們恢複活力。

7.勇於嚐試才可能成功

人,自知手的握力有限,所以發明了老虎鉗;知道拳頭的打擊力有限,所以發明了榔頭。

鐵絲網是一個牧羊人發明的。他本來是用光滑的鐵絲圍成籬笆管理羊群,後來看見有些羊從籬笆縫裏鑽出來,就把鐵絲剪成段,在接頭的地方做出刺來。這樣相當有效。

螺絲釘是一項重要的發明,但是當螺絲釘第一次出現的時候,螺絲帽上沒有那一道“溝”,是後來為了旋轉方便,有人又加上了一條“溝”,再後來又有人更進一步發明了電動旋轉器,來節省旋轉螺絲釘所消耗的時間。這就是一件發明越來越完善的過程。

今天的世界比起100年前不知進步了多少,隻要人類不停地積極去嚐試,世界就一定還能夠繼續進步,將來的世界就會比現在還好。試想,如果百年前的人類驕傲自滿,停止嚐試,哪裏還會有今天的文明呢?

在這個世界上,人擁有著無限的創造力量,也擁有著無限的創造才能。這些創造最初都是始於嚐試。因為經曆了嚐試——人類無數次的嚐試,才有了今天這麼多的輝煌成果。所以隻要我們拿出勇氣去嚐試,就能不斷發現出新的領域,創造出新的奇跡。不要為已有的新奇現象所迷惑,也不要為日常例行的工作所催眠,時常在工作和生活中提醒自己:我還能發現什麼奧秘?就是這一念頭,在今天我們才不會推獨輪車、點菜油燈。

在生活中,我們為人處事時也是一樣,當我們決定去做一件事時,一定要放棄躊躇、猶豫。與其蹉跎歲月還不如大膽地拿出勇氣去嚐試。

美國探險家約翰·戈達德15歲的時候,隻是洛杉磯郊區一個沒見過世麵的孩子,他把自己一輩子想幹的大事列了一個表。他把那張表題名為“一生的誌願”。表上列著:“到尼羅河、亞馬遜河和剛果河探險;登上珠穆朗瑪峰、乞力馬紮羅山和麥特荷恩山;駕馭大象、駱駝、鴕鳥和野馬……”每一項都編了號,一共有127個目標。

當戈達德把夢想莊嚴地寫在紙上之後,他就開始抓緊一切時間來實現它們。16歲那年,他和父親到了喬治亞州的奧克費諾基大沼澤和佛羅裏達州的埃弗格萊茲去探險。這是他首次完成了表上的一個項目,他還學會了隻戴麵罩不穿潛水服到深水潛泳,開拖拉機,並且買了一匹馬。20歲時他已經在加勒比海、愛琴海和紅海裏潛過水了。他還成為了一名空軍駕駛員,在歐洲上空做過33次戰鬥飛行。他21歲時已經到21個國家旅行過。22歲剛滿,他就在危地馬拉的叢林深處發現了一座瑪雅文化的古廟。同一年他就成為“洛杉磯探險家俱樂部”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成員。接著他就籌備實現自己宏偉壯誌的頭號目標——探索尼羅河。戈達德26歲那年,他和另外兩名探險夥伴來到布隆迪山脈的尼羅河之源。緊接著尼羅河探險之後,戈達德開始接連不斷地加速完成他的目標:1954年他乘皮筏漂流了整個科羅拉多河;1956年探查了長達2700英裏的剛果河;他在南美的荒原、婆羅洲和新幾內亞與那些食人生番、割取敵人頭顱作為戰利品的人一起生活過;他爬上阿拉拉特峰和乞力馬紮羅山;駕駛超音速兩倍的噴氣式戰鬥機飛行;寫成了一本書《乘皮艇下尼羅河》;開始擔任專職人類學學者之後,他又萌發了拍電影和當演說家的念頭,在以後的幾年裏他通過講演和拍片為他下一步的探險籌措了資金。

將近60歲時,戈達德依然顯得年輕、漂亮,他不僅是一個經曆過無數次探險和遠征的老手,還是電影製片人、作家和演說家。戈達德已經完成了127個目標中的106個。他獲得了一個探險家所能享有的榮譽,其中包括成為英國皇家地理協會會員和紐約探險家俱樂部的成員。沿途他還受到過許多人士的親切會見。

戈達德在實現自己目標的征途中,有過18次死裏逃生的經曆。他說:“這些經曆教我學會了百倍地珍惜生活,凡是我能做的我都想嚐試。”

他指出,差不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和夢想,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去努力實現他們。“檢查一下你的生活,並向自己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是很有好處的:‘假如我隻能再活一年,那我準備做些什麼?’我們都有想要實現的願望,那就別延宕,從現在就開始做起!”

約翰·戈達德的故事,再次佐證了一句諺語:“敢於嚐試,是成功的第一步。”

雖然,嚐試並不等於成功在握,但是不敢嚐試或不去嚐試卻絕對預示著成功無望。因為無論多麼可喜的成功,它的第一步往往都踏在試試看的跳板上。其實我們現實生活中的許多障礙都是無形中所置的。

一條小河,你不敢過,因為你猜想它會不會深不可測;演講會上,你不敢慷慨陳詞,因為你認為自己口拙舌鈍;危險時刻,你想伸出援助之手,又猶豫對方是否真正需要自己的幫助;遇到機會,你被眼前困難所阻擋而不肯抓住,讓機會流失……無論做什麼,首先阻撓的就是你自己。

試試看,或許小河隻沒過膝蓋;試試看,你可以一舉成為出色的演講家;試試看,你的幫助或許是雪中送炭;試試看,如果抓住機遇你可能會成就一番大事業;試試看,你或許就會感到幾許安慰,因為你的生活中再沒有遺憾,沒有後悔;相反,你會因此而正視自己,重塑自我!

當然,也並不是說,什麼事情都要非得去嚐試不可,說到底,這其實是一個人生態度的問題。不同的人生態度,會有不同的人生色彩;不同的人生選擇,會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拿出勇氣去嚐試,會讓你離成功更近一步。

8.勇於承擔是一種美德

勇於承擔,是世界各大企業最重視的員工素質。美國一位著名的富翁曾經說過:“當我們竭盡全力,盡職盡責時,不管結果如何,以勇於承擔的態度對待工作的人,都贏成了贏家。”

從人生的開始到一個人離開這個世界,責任伴隨著人們生命的始終,無論是對家庭、對工作的責任,還是對社會、對生命的責任,人類每時每刻都要履行自己的職責。

勇於承擔責任是一個人的美德,也是一個人取得成就的前提。勇於承擔能夠讓一個人具有最佳的精神狀態,精力旺盛地投入工作。責任感對一個人一生具有重要影響,勇於承擔乃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關鍵。

吉米和杜克是同一家公司的兩名職員,他們倆工作一直都很認真,也很賣力。上司也對這兩名員工很滿意,可是一件事卻改變了兩個人命運。

有一次,吉米和杜克一同把一件很貴重的古董送到碼頭。沒想到送貨車開到半路卻壞了。

因為公司裏規定:如果不按規定時間送到,他們要被扣掉一部分獎金。於是,力氣大的吉米,背起古董,一路小跑,終於在規定的時間趕到了碼頭。這時,心存小算盤的杜克想如果客戶看到我背著古董,把這件事告訴老板,說不定會給我加薪呢,於是說:讓我來背吧,你去叫貨主。

當吉米把古董遞給他的時候,一下沒接住,古董掉在了地上,“嘩啦”一聲碎了。他們都知道古董打碎了意味著什麼,沒了工作不說,可能還要背負沉重的債務。果然,老板對他倆進行了十分嚴厲的批評。

杜克趁著吉米不注意,偷偷來到老板的辦公室對老板說:“老板,不是我的錯,是吉米不小心弄壞了。”

老板把吉米叫到了辦公室。吉米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老板。最後說:“這件事是我們的失職,我願意承擔責任。另外,杜克的家境不太好,他的責任我願意承擔。我一定會彌補我們所造成的損失。”

他倆一直等待著處理的結果。一天,老板把他們叫到了辦公室,對他們說:“公司一直對你倆很器重,想從你們兩個當中選擇一個人擔任客戶部經理,沒想到出了這樣一件事,不過也好,這會讓我們更清楚哪一個人是合適的人選。我們決定請吉米擔任公司的客戶部經理。因為,一個能勇於承擔責任的人是值得信任的。杜克,從明天開始你就不用來上班了。”

老板最後說:“其實,古董的主人已經看見了你們倆在遞接古董時的動作,他跟我說了他看見的事實。還有,我看見了問題出現後你們兩個人的反應。”

杜克推卸責任落得個失業的下場。你也會像他一樣不敢承擔責任,害怕災難降臨?但是你的不負責任決定了你被淘汰的結果。災難就是喜歡不敢承擔責任的人,老板就是喜歡敢於承擔責任的人。如果你曾經為自己擔當責任而感到沉重和壓力重重,那麼我告訴你,你還沒有正確地理解責任的含義。責任意味著勇氣、堅強、愛和無私。當你有勇氣承擔責任時,你正在給予別人愛和無私。難道你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嗎?如果你有勇氣,就把曾經放棄的責任重新撿拾起來,你不會被人嘲笑而會得到他人尊敬的。如果你有勇氣,就別放棄正壓在你身上的責任,如果你能再堅持一下,你就可能獲得成功。

朱逸群是一個從美國留學回來的年輕建築師,他回國後找工作非常順利,很快便進入一家大的建築公司任職。有一次,他的公司在香港有一個房地產項目,由他來擔任主任建築師。項目開始不久,他就發現了設計者在設計上犯了一些錯誤,怎麼辦呢?項目已經開始了,工程方麵已經動工數日,如果重新修改或者設計,必然會耽誤工期,還會損失很多原料,工程甲方乙方的領導都要追究責任;如果不改,等以後大樓蓋起來那問題可就嚴重了。朱逸群當機立斷地召開了有關人員會議,並在會上公開承認了自己的過失,由於自己一時疏忽沒有把好關,才會遺留下來錯誤,同時認真地提出了改正錯誤的方案。然後,他又誠懇地向甲方開發商致歉,向自己公司的領導們道歉,提出自己願意承擔全部責任。

他的修改方案得到甲方的認可,開發商也沒有繼續深究。由於他勇於承擔責任,因此得到他公司老板的信任,倍加重用於他,沒過幾年,他便當上了這個公司的總經理,總管公司大局。

敢於承擔是一個人人生道路上成長的源泉。敢於承擔能讓一個人得到鍛煉,能讓一個人懂得如何應對人生路上的種種考驗,使人們變得堅強。一個人承擔的責任越多、越重,他就能得到更好的成長,獲得更大的成就。

“窮忙族”在職場上也是如此,要想盡快得到提拔,就要不懼風險與壓力,敢於承擔重任,敢於承擔責任,這種承擔的精神會很容易讓老板感動,也很容易贏得同事和下屬的佩服、尊重和信任,能夠讓你在企業裏樹立一定的威望,為自己積累快速提升的資本。

但是,勇於承擔並不等於就是逞強,有些“窮忙族”覺得承擔就是大包大攬,不管什麼事情都包在自己身上,所有責任也自己一人承擔,打腫臉充胖子硬裝作是英雄好漢,結果撞了南牆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業務員小尹就是一個好逞強的人。有一次,公司董事會決定到西部的一個省份去開展業務,由於初次在西部拓展,公司對西部地區的市場和西部人文地理環境等情況的了解還很有限,所以首先需要派一個經驗豐富、頭腦靈活的人去調查一下,以便於進一步來完成這個計劃。總經理剛說完這件事,小尹便搶先一步地毛遂自薦,說自己願意承擔這個艱巨的任務。總經理略一遲疑,提醒他這個任務比較艱巨,但小尹滿不在乎一口便應了下來。

等小尹到了那個省時才發現,這裏都是少數民族,首先語言不通,然後又因為不懂習俗,得罪了當地人,沒有人願意給他當向導。半個多月過去了,調查還是無法進展。後來公司又派了另外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員工才完成了這次調查。這時小尹才後悔,不該沒考慮自身能力就逞一時之強。

“好說己長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長。”這是清代學者申居鄖的一句名言。認清自己的實力,勇於承擔而不逞強,那麼,你將會產生出無窮的力量,為自己的夢想和事業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