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的方案和計劃,並方法運用得當,是行動的前提,成大事的基礎。凡事有思才能有“謀”,隻有謀劃正確了,才能成就其不凡的事業。
1.計劃好,目標更容易實現
製訂目標是為了達到目標,目標製訂好之後,就要付諸行動去實現它。實現目標卻需要紮紮實實的行動,隻有行動才能化目標為現實。
許多人都製訂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從這一點來說每一個人似乎都像一個謀略家。
但是,相當多的人製訂了目標之後,便把目標束之高閣,沒有投入到實際行動中去,結果到頭來仍然是一事無成。
如同隻有穿過黑夜才能到達早晨一樣,隻有有了第一步行動,才會有第二步、第三步……這樣不斷地做下去,你就會發現離目標越來越近,你的目標正在漸漸地變為現實。
朝著你確定的目標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地做下去,這便是實現任何目標的唯一的辦法,除此之外再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1)製訂一個有效的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可以幫助你逐步達到目標。從最重要的目標開始,問問自己:“我應該采取怎樣的步驟來達到這個目標呢?”想到什麼,就隨手寫下。等到列舉完畢,再重新檢查,依優先順序重新排列從最簡單、最容易,而且能盡速完成的開始著手當你循序漸進,完成每一件事時,就會愈來愈有信心往前繼續努力。
(2)為實現計劃而努力。
①保持專注。不要貪圖一時快意,而分心去做和行動計劃毫不相幹的事。否則,你將會得不償失。
②保持應變能力。保持應變能力與專心致誌並不會互相衝突。當你離目標愈來愈近時,可能會發現它並不是你原先所希求,而其他的東西才是你想要的。想想看你周圍多少人的工作和他們在學校裏學的完全不同?所以,了解自己非常重要,隻不過,有多少人真正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呢?
③願意嚐試改變。在你設定了最重要的目標,製定了完善的行動計劃,而且專心致誌,朝著目標努力時,別忘了保持開放的胸襟,接受任何可能促使你重新審視目標的改變。變化可能是一種威脅,但是它往往也是機會之所在。
④適時獎勵自己。在預定時間內努力工作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忽略工作的樂趣。在行動計劃中空出一段時間,讓你可以欣賞自己的努力成果,並獎勵自己的成就。畢竟,能愉快地工作該是促使你追求這些目標的原因之一。
(3)保持高度興致。
為了確保行動計劃的成功,你需要保持高度興致。欲望是聯結行動與計劃的橋梁,推動行動計劃的動力,也是成功的重要關鍵。要保持高度興致的方法如下:
①肯定自我。重溫過去的光榮成就,想想你是如何克服困難而完成它們的。以你的成就為榮,肯定自己絕對配得上努力追求的美好事物。
②獲得報酬。如果努力能得到報酬,你會做得更起勁。這報酬不一定是金錢,也許他人的尊重、讚美,或是完成工作時的滿足感,等等。
③在心中描繪美好結果。想象一下達到目標時收獲的豐碩果實,想想美夢成真時的美好感受。時時回味這些栩栩如生的美好畫麵,可以促使你早日達到願望。
2.成功靠努力,也在於精心謀劃
凡事不但要努力,還要注意有計劃地進行。
世界上什麼東西能給你帶來信心?成就。成就是靠什麼取得的?努力。努力是取得成就的必要條件。但光努力還不行,做事還要講究方法、講究效率、講究步驟。
社會上有很多人,他們整天忙忙碌碌,但如果你問他們取得了什麼成績,他們可能答不上來。對於他們來說,忙碌是他們工作必要的表現形式,如果不忙碌,好像就不是在工作。這就是做事不講究方法造成的。做事不講究方法,使他們做事沒有成效。久而久之,他們便隻注重了形式,而忽視了效率。
做事有哪些方法呢?做事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做好計劃、按計劃行事可算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古往今來,凡是辦得好的事,辦得成的事,都是在精心周密的謀劃後才完成的。
美國百萬富翁羅傑和桃樂絲夫婦的奇跡起於一次偶然的謀劃。
二次大戰前,羅傑是一名推銷經理,妻子桃樂絲是一名時裝模特兒。二次大戰時,羅傑應征入伍,在服役中受傷,入海軍醫院療養。
在療養期間,他從事皮革加工以打發時間。羅傑和桃樂絲,他們二人做夢都沒想到這件事竟然決定了他們今後的一生。
二次大戰結束,羅傑返鄉,恢複了平民生活。在某一天晚上,桃樂絲的一位朋友到他們家做客(此時他們住在紐約)。
茶餘飯後,大家閑談了一陣子之後,這位女士得意地向他們展示新買的手提包說道:“這玩意花了我80美金。”
羅傑聽完之後,便把那隻皮包拿過來,翻來覆去地看了幾遍之後說,“太貴了!這種貨色我用15美金可以幫助你做出來。”
第二天,為證明自己不是吹牛,羅傑馬上出門去買了一套工具和上等牛皮。
一回到家,便立刻跪在地上開始剪裁、縫製,沒多久,手提包就完成了。其手工之精致,令桃樂絲看到之後愛不釋手!
羅傑看太太高興,自己也很高興,在高興之餘,他腦中突然電光一閃,想到既然自己具備皮革加工的技術,又有推銷經驗,桃樂絲在時裝界又有許多熟人,自己何不朝皮革製造業發展呢!
於是他把自己的想法與桃樂絲商量,桃樂絲也覺得這是個好主意,因此二人聯手,決心展開行動。就這樣一個創業謀劃形成了。
剛開始時,他們在自己隻有三個房間的公寓中製造樣品(為拿去給買主看的),由桃樂絲設計,羅傑負責製作,二人工作忙得不亦樂乎!
但他們都知道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尚未解決——那就是該如何獲得訂單,若無訂單,創意再好也是枉然。
羅傑將樣品夾在腋下,不辭勞苦地走遍紐約大商店,但由於他們年輕,名氣又不大,所以不斷遭到拒絕。
但羅傑並不氣餒,他總是替自己打氣,鼓勵自己繼續尋找機會。
終於,他遇見紐約著名商店“蘇克斯”的供應商。這位供應商一看到羅傑帶來的樣品便十分欣賞,他表示羅傑能做多少,他都願意購買。
從此以後羅傑他們小小的公寓房間裏每晚都大放光明。他們夫妻倆為了應付訂單,夜以繼日地工作著,皮革與工具散的滿地都是,兩個孩子穿梭其間玩耍,此時,家庭已變成了工廠。那段日子他們的確過得十分艱辛,夫婦倆不但要維持生計,還要照顧兩個孩子,異常勞累。
直至今日,在他們當時居住寓所的地板上,仍然留著他們辛勤工作的痕跡。
兩三個月轉眼就過去了,他們所收到的訂單不斷增多。
羅傑租下車庫上的閣樓,然後和太太二人繼續在那兒努力工作。
後來,桃樂絲又設計出一種小孩用的沙袋型手提袋,她的新創意被送到“LOOK”這個全國性雜誌的編輯部。
某位編輯對她的創意非常感興趣,並且還以此為主題寫了一篇專題報道,也附帶介紹了一下羅傑與桃樂絲的奮鬥史。
就是因為這篇刊登在全國雜誌上的文章,使他們一夜之間聲名大噪,產品在極短的時間便賣出100萬個。
此後,他們便踏上了平坦大道,紐約和洛杉磯都設有他們的工廠,所雇員工達140名,所製產品向全國主要商店交貨。
由於產品暢銷,羅傑與桃樂絲賺取了一生中的第一個100萬美金。那一年,他們才30出頭。
就這樣,在海軍醫院療養期間所獲得的某種創意,並把創意進行謀劃,終於發展成一樁大事業。
一個人想辦成一件事,首先在謀劃上,以確保在辦事的過程中,不出現疏忽和漏洞,沒有預先謀劃而莽撞辦事的人,其結果隻能與自己的目的相反。
3.勤於思考是一種美德
培根說:勤於思考是一種美德。一位百萬富翁說:勤於思考是財富的源泉。他們將思考變成了一種習慣。高智商的人都有很強的思考能力,成功的結果並不是碰運氣得到的,隻有善於思考才能發現成功的機遇。
最早完成原子彈核裂變實驗的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一天晚上走進實驗室,當時已經很晚了,他看見自己的一名學生依然伏在工作台上,於是問道:“這麼晚了,你還在幹什麼呢?
學生回答說:“我在工作。”
那你白天幹什麼呢?”
“我也在工作。”
“那麼你早上也在工作?”
“是的,教授,早上我也工作。”
於是,盧瑟福提出了一個問題:“這樣一來,你用什麼時間思考呢?”
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許多人整天忙忙碌碌或者無所事事,卻不給自己留下一點思考的時間,也從來不注意培養自己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思維方法,因此,無論多麼努力和勤奮都無法取得偉大的成就。
牛頓從蘋果落地導出了萬有引力,有人問他有什麼訣竅,他回答說:“我並沒有什麼方法,隻是對於一件事情作長時間的思考罷了。”
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是人類有史以來最早的思考者之一,在他的學生柏拉圖記錄的《對話》中,他深邃而明晰的思想永垂青史。作為一位著名的哲學家,他創建了自己的學院,並用數十年時間,教授年輕人如何辯證地思考和分析重要的問題,並創造了名揚後世的“蘇格拉底方法。”
善於思考是創新能力的首要條件,而善於創新又是財富的重要來源,所以我們說:“財富是想來的。”從古到今,有無數的人看到熱透的蘋果從樹上落到地上,但隻有牛頓據此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因為隻有他對這一大家熟視無睹的現象進行了認真麵深刻地思考。
人不但要養成思考的好習慣,同時還要擴展思考的範圍,隻有開闊思路,擴展思維,才會更好地、更大限度地獲取有益的信息。
大衛和約翰一同外出遊玩。到了目的地後,大衛在酒店裏看書,約翰便來到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閑逛,忽然他看到路邊有一個老婦人在賣一隻玩具貓。
那老婦人告訴他,這隻玩具貓是她們家的祖傳寶物,因為家中兒子病重,無錢醫治,才不得已要將此貓賣掉。
大衛隨意地抱起貓,貓身很重,似乎是用黑鐵鑄造的,然而,聰明的大衛一眼便發現,那一對貓眼是用珍珠做成的。他為自己的發現狂喜不已,便問老婦人:“這隻貓賣多少錢?”
老婦人說;“因為要為兒子醫病,所以3美元便賣。”
大衛說:“那麼我就出1美元買這兩隻貓眼吧。”
老婦人在心裏合計了一下,認為也比較合適,就答應了。大衛欣喜若狂地跑回旅店,笑著對正在埋頭看書的約翰說:“我隻花了1美元竟然買下了兩顆大珍珠,真是不可思議。”
約翰發現這兩個貓眼的的確確是罕見的大珍珠,便問大衛是怎麼回事,大衛把自己買貓眼的事情講給他聽。聽了大衛的話,約翰眼睛亮了一下,急切地問:“那位老婦人現在在哪裏?”
約翰按照大衛講的地址,找到了那位賣貓的老婦人。他對者婦人說:“我要買那隻貓。”
老婦人說:“貓眼已經被別人先行買去了,如果你要買,出兩美元就可以了。”
約翰付了錢,把貓買了回來。大衛嘲笑他道:“兄弟呀,你怎麼花兩美元去買這個沒眼珠的貓呢?”
約翰卻坐下來把這隻貓翻來覆去地看,最後,他向服務員借了一把小刀,用小刀去刮鐵貓的一個腳,當黑漆脫落後,露出金燦燦的黃金,他高興地大叫道:“大衛你看,果不出我所料,這貓是純金的啊!”
我們可以想象,當年鑄這隻貓的主人,一定怕金身暴露,便將貓身用黑漆漆了一遍,就如同一隻鐵貓了。見此情景,大衛後悔不迭。
約翰笑道:“你雖然能發現貓眼是珍珠,但你卻缺乏一種擴展思維,分析和判斷事情還不全麵,你應該好好想一想,貓眼既然是珍珠做成的,那麼貓的全身會是不值錢的黑鐵所鑄嗎?”
從這個小故事之中,我們可以看到擴展思維的重要性,擴展性思維是大腦思維活動的高級層次,是智慧的升華,是大腦智力發展的高級表現形態。如果我們在思考問題時,能夠運用這樣的思維聯想方式,那麼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都將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4.讓你的腦子“動”起來
思考的力量是決定人生勝負成敗的關鍵,要想成大事,必須把思考的時間留出來。
希臘戲劇家索福克勒斯說:“知識必須通過行動來獲得。”換言之,成為一個善於思考的人的唯一方法就是去思考。
拉開曆史的帷幕就會發現,古今中外凡是有重大成就的人,在其攀登科學高峰的征途中,都是給思考留有一定時間的。
據說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建立,經過了“十年的沉思”。他說:“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偉大思想家黑格爾在著書立說之前,曾緘默六年,不露鋒芒。在這六年中,他是以思為主,專研哲學。哲學家認為,這平靜的六年,其實是黑格爾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德國數學家高斯,在許多方麵都有傑出的貢獻,有人稱他為“數學的王子”,而他則謙虛地說:“假如別人和我一樣深刻和持續地思考數學真理,他們會做出同樣的發現的。”
蘇聯昆蟲學家柳比歇夫在回答一位抱怨沒有時間考慮問題的年輕科學家時說:“……沒有時間思索的科學家(這不是短時期,而是一年、二年、三年),那是一個毫無指望的科學家。他如果不能改變自己的日常生活習慣,擠出足夠的時間去思考,那他最好放棄科學。”
天才不是固執者,而是懂得適機地去專心思考。
開普頓·布朗先生一直在潛心研究橋梁的結構問題。當時要在他家附近的特威德河上建一座大橋,開普頓一直在構思如何設計一座造價低廉的大橋,畫出比較理想的圖紙來。在初夏的一個早上,晨露未幹,他正在自家的花園裏散步,看到一張蜘蛛網橫在路上。他突然靈感大發,一個主意湧上心頭。鐵索和鐵繩不正可以像蜘蛛網一樣連成一座大橋嗎?結果他發明了舉世聞名的懸索大橋。
當馬爾格茲·沃賽斯特在套爾當囚犯時,有一次,他觀察到水壺裏的熱氣掀起水壺蓋子這一現象,從此他的注意力就集中到蒸汽動力這個課題上。他把觀察的結果發表在《世紀發明》這本雜誌上,相當一個時期,他的論文被當作探討蒸汽動力的教材使用。一直到後來,賽威熱、紐卡門等人把蒸汽原理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製造了最初的蒸汽機。後來瓦特被叫去修理這台已屬於格拉斯哥大學的“紐卡門機器”。這一偶然的事件給瓦特帶來了一次機遇,他花一輩子時間使蒸汽機完善起來。
善於抓住一些偶然的事件,善於抓住由這些偶然事件造成的機遇,從中探索出內在的原理,引申出科學的知識,這是許多科學家、發明家的成功之道。
隻要勤於動腦,成功就在自己的身邊。那些成大事者往往是把自己的注意力專注於某一特定的方向,利用思考的力量,抓住了成功的機遇。
5.合理規劃,有條理地工作
工作有條理,既是最容易的事情,也是最困難的事情。
有一位經理歎息說:“我最大的問題之一是不能把事情組織得有條有理。”我們經常看見一些人的書包裏,甚至高級管理人員的公文包裏,簡直像一個廢物箱:啃了一半的麵包、掉了皮的雜誌、卷了角的書、幾塊口香糖、一疊廢紙,等等。
工作的有序性,體現在對時間的支配上,首先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很多時間管理權威都指出:如果能把自己的工作內容清楚地寫出來的話,便是很好地進行了自我管理,就會使工作條理化,因而使個人的能力取得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