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冷水浴麵每天用冷水洗臉。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輕輕吸入少許水,再擤出,反複多次。
4、按摩鼻溝兩手對搓,掌心熱後按摩迎香穴(位於鼻溝內、橫平鼻外緣中點)10餘次。
5、呼吸蒸氣初發孕婦感冒時,在杯中倒入開水,對著熱氣做深呼吸,直到杯中水涼為止,每日數次,可減輕鼻塞症狀。
6、熱風吹麵孕婦感冒初起時,可用電吹風對著太陽穴吹3至5分鍾熱風,每日數次,可減輕症狀。
而寶寶的抵抗力較弱,需要更好地保護。
俗話說“三月小陽春”,可今年的小陽春並沒有讓人感覺到春天的溫暖,自2月底以來,全國普遍出現大範圍的陰雨和低溫天氣,很多地方的氣溫在2-3天內甚至驟降了20度以上,猶如回到了寒冷的冬天。
春季是氣溫、氣壓、氣流、氣濕等氣象要素最為變化無常的季節,正是由於春季氣象要素的多變,造成了春季容易引起多種疾病的複發及新增疾病。對於嬰幼兒來說,更是疾病的高發季節。
春節剛過,各大醫院因發熱或感冒前來醫院就診的嬰幼兒數量猛增。在輸液室裏,寶寶的哭聲此起彼伏。座椅上,頭上紮著針輸著液的寶寶更是不計其數。每個生病的寶寶都圍著幾個焦急萬分的家長,此時真是針紮兒女身,痛在父母心。
疾病預防最重要,澳優科普中心專家幫你支招:
1、做到生病後及時與寶寶隔離,盡量少帶寶寶去人群聚集的封閉場合。
春季是流感高發期,初春時節氣候幹燥,大人容易出現口幹舌燥、嗓子疼、流鼻血、眼發澀、皮膚幹燥和發癢等症狀。幹燥的氣候會大大削弱人體上呼吸道的防禦功能,誘發各種呼吸道疾病,如流感、肺炎、哮喘等。很多病人都是傷風感冒,與病人親密接觸,很可能因飛沫而被傳染。而寶寶一般抵抗力弱,很容易被傳染。因此,如果家裏有人感冒了,最好戴口罩,另外,也應少帶寶寶去人多的地方。
2、及時增減衣物。
有一些家長認為,穿得多不著涼,寶寶就不會感冒了。其實不然,春季氣溫變化很快,而寶寶生性活潑好動,運動後容易出汗,這樣就很容易著涼。家長根據氣溫的變化,給孩子穿適當的衣物。
3、為寶寶接種疫苗。
父母應作好孩子的免疫計劃。按程序種好麻疹疫苗、百白破三聯疫苗、流感疫苗以及肺炎疫苗等。肺炎疫苗特別值得推薦,它可有效防止孩子發生呼吸道感染。
4、注意足部保暖。
專家認為,腳是肢體的末端,血液循環差。腳部著涼會反射性地引起鼻、咽、氣管等上呼吸道黏膜的改變,並降低孩子體內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使其體內致病菌大量繁殖,最終導致發病。嬰兒的體溫調節中樞不完善,禦寒能力差,身體活動少。因此,腳部容易受涼,進而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保護孩子腳部體溫,可采用增加肢體活動、不久坐久站、睡前溫水洗腳、必要時做足部按摩等方式。
5、加強運動,增強寶寶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