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萬法不離自性。認識自己心體,觸及,了解自己心體。法:任持自性,軌生物解。每個事物具有質,量,度,色,香,味等各種相應屬性自成一法。認識生物事物軌道,規律。須知天下萬物沒有絕對同一,法法有差,卻又共有根本屬性。一個東西,有東,有西,由東西組成一個東西,東西又可分成別的東西,分分合合,合合分分,東西沒有東西,東西還是東西。
一切知識,經驗,過去,現在,未來,六根,六塵,十八界全在藏識中。成就一切智智,首先得證是自己。用自己獨特觀點和方法,轉識成智。但得本,莫愁末。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認識自己。很多人喜歡對別人品評論足,且不說評的是否正確,隻問世間有多少能正確認識自己的人呢?連自己都認識不夠正確又如何評論他人他事他物呢?如果正確認識了自己,以此心通世人心,萬事萬物一通百通,又何嚐不全藏在自己肺腑中,還有什麼看不通,看不懂,看不透的?還有什麼執著,計較,憤懣,不平的呢?
偶然機緣,從夢中得一偈,對此愛不釋手,也明白了自己終極一生追求的命運,不過如此:
青石長嫩芽,水仙來護法。溪中魚滑手,浪裏蟹攜蝦。
青石能長出一棵嫩芽,本屬機緣巧合,多麼不易。還有水仙,魚,蟹和蝦諸多護法,更屬不易。生長的環境雖不是很好,小溪邊,叢林中,除了陽光,雨露,空氣,飛禽走獸,除了這些護法,她什麼都沒有,也看不到什麼。但她和這些精靈們一起生活,輕鬆,自在,安靜,絕不孤獨。就算一輩子生老病死山中,無人賞識讚歎,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能遠離塵囂,遠離世間種種紛爭,本身就是件很幸福快樂的事。她絕不會因長在深山看不到都市繁華而遺憾,寡歡。一個生命的誕生,無論輝煌與否,都是可喜可賀的事,都是機緣,都是珍貴無比的。愛惜自己的生命,時刻抱著一顆感恩的心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一切一切有關生命的東西。不管生存的環境是優越是惡劣,是艱苦還是富足,不管自己是草,是花,是樹是藤是蔓,坦然接受命運的安排,活在當下,承受風雨。滿心歡喜接受上蒼的饋贈和賞賜的同時,也要勇於承擔上蒼賦予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勇敢堅強,快樂無比地活著,享受一切,麵對一切。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幸福快樂和痛苦磨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使命,沒走到最後,絕不氣餒,更不自暴自棄,糟踏自己的身體,作賤自己的心靈,放棄自己的生命!
簡單的十六字概括了淚兒一生,過去,現在,未來全在其中。個中滋味,除了自己,誰人能懂?誰又會像她那樣,喜歡用一首偶來的偈解釋詮釋自己的命運?誰又願意放下自我,不執一物,躲在一邊笑看世事人情,帶著一顆平常的心,對人對事對萬物呢?!我笑人執著的同時,想想,曾經的自己何嚐不這麼走過!也許未來的旅途中,也會偶爾迷失,沉陷於外在種種煩惱中無法拔足,但隻要想想這首偈子,一定會重回自己的路。
一粒種子,不論在什麼樣的環境都可以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與現實環境融為一體,悟出真趣,在茫茫人海中自由暢泳,痛飲甘露,攢聚力量。任何一件事,沒有真正力量是不行的。當今世界不是古代,是科學,昌明,文化發達,技術先進時代,若沒有高於時代眼界胸襟,沒有真正見地和力量是不行的,這些力量必須從修行,從見地,從心而來,不應從煩惱,分別心的意氣中來,沒有澡雪的精神,隻用人欲產生的那些聰明,隻會把人間弄得更糟。
我們自己,就是一個完整的宇宙,隻有不斷充實自己,讓自己更完美,產生巨大的力量,改造自己,才能改造自己生存的環境。講學術,講文化,不應抹殺時代,地域,民族這些現實存在,要擺脫教條,偏見,與生活融為一體,從生活中體驗身心性命,人生宇宙的真諦。在日用動靜的起心動念,嬉笑怒罵,吹歌彈唱,激揚指點,殺活縱奪中實施,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打掉自己糊塗和妄見,剪除那些枝枝丫丫,讓自己直見本來,具備出世入世的世間法則,方可真正做到:叱姹風雲,指點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