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1〕飲(yìn)君酒:拿酒請君飲。〔2〕之:往。〔3〕南山陲:終南山邊。〔4〕“但去”句:意謂你隻管前去,別的什麼都不要再問了。

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1〕。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2〕,碧峰出山後〔3〕。

農月無閑人〔4〕,傾家事南畝〔5〕。

題解

野,趙注本等作“晚”。此詩寫雨後新晴縱目遠望所看到的景色。雨後新晴,空氣格外澄鮮明淨;詩中寫所看到的景色,都是在這種環境下呈現的。其中“白水”一聯,寫近處是綠色的田野,田野上白水在新陽下閃著亮光;遠處群山連綿,群山後奇峭的碧峰清晰地呈現出來。近景和遠景形成像繪畫一樣分明的層次;而峰碧水白,光線和色彩的對比也很和諧。全詩繪出一幅寧靜幽美、洋溢著生意的鄉村風光圖,從中我們不難感受到詩人熱愛自然、眷戀鄉村的情懷。

注釋

〔1〕極目:盡目力所及,遠望。氛垢:塵埃。〔2〕“白水”句:謂田野上,河流在新陽下閃著亮光。外,有“上”意,見《詩詞曲語辭例釋》。〔3〕“碧峰”句:寫山戀重疊起伏,近山之後有遠峰。〔4〕農月:農忙月份。〔5〕“傾家”句:謂農民們全家出動到田間耕作。南畝,泛指農田。《詩·豳風·七月》:“同我婦子,饋彼南畝。”

羽林騎閨入

秋月臨高城,城中管弦思〔1〕。

離人堂上愁,稚子階前戲〔2〕。

出門複映戶〔3〕,望望青絲騎〔4〕。

行人過欲盡,狂夫終不至〔5〕。

左右寂無言,相看共垂淚。

題解

羽林騎(jì):見《少年行四首》其二注〔1〕。騎,騎兵。這是一首閨怨詩。詩中描寫羽林騎閨人久待其夫不至的悲怨和詩人對她的同情。詩歌通過場景氣氛的渲染、人物情態動作的描寫與對比,將羽林騎閏人的悲怨表現得很富有感染力。

注釋

〔1〕思:悲。〔2〕此二句謂:離人(指羽林騎閨人)聽到樂聲後,在堂上發愁,而幼子則不懂事,仍在階前遊戲。〔3〕出門:指閨人出門。複映戶:指月光又照在門上。〔4〕青絲騎:裝飾華美的坐騎。梁劉孝綽《淇上人戲蕩子婦示行事》:“如何嫁蕩子,春夜守空床。不見青絲騎,徒勞紅粉妝。”此指閨人丈夫的坐騎。〔5〕狂夫:古時婦女自稱其夫的謙詞。此處含有埋怨其夫放蕩的意思。

夷門歌

七雄雄雌猶未分〔1〕,攻城殺將何紛紛。

秦兵益圍邯鄲急,魏王不救平原君〔2〕。

公子為贏停駟馬,執轡逾恭意逾下〔3〕。

亥為屠肆鼓刀人〔4〕,贏乃夷門抱關者〔5〕。

非但慷慨獻奇謀,意氣兼將身命酬〔6〕。

向風刎頸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7〕!

題解

夷門,戰國魏都大梁城的東門,故址在今河南開封城內東北隅。《史記·魏公子列傳》讚曰:“夷門者,城之東門也。”按,魏公子(信陵君)的門客侯贏,“為大梁夷門監者(看守城門的役吏)”,此詩即詠其事,故名為“夷門歌”。詩人詠史是為了言懷。他稱頌信陵君扶危濟困的義舉和禮賢下士的風度,正表現出對能任用賢才的當代政治家的肯定;他謳歌俠士侯贏、朱亥救人急難、慷慨捐軀的行為,也透露出對當代那些出身下層,富有“任俠”精神的才智之士的讚頌。詩中敘侯贏之事,隻寥寥數旬,即悉盡曲折,表現出高度的藝術概括能力;又詩中不僅通過敘事表現了侯贏的俠義精神,而且傳述的語言多飽含感情,如詩末四句,即熔敘事、議論、抒情於一爐,具有悲壯動人的藝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