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茅盾與《人民文學》(2)(1 / 3)

1976年粉碎“四人幫”後,茅盾先生和全國人民一樣,喜氣洋洋,精神煥發。當時他已是80高齡的老人了!可是當1977年10月,《人民文學》召開的短篇小說創作座談會邀請他出席講話時,他欣然應允了,並做了認真準備。當時編輯部派我去同他商量,他詳細詢問了座談會討論的情況,以及哪些作家參加,這些作家在“文革”中受迫害的情況,等等。他於10月22日下午,來到東城禮士胡同五十四號,會見了與會作者,並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我是個久不寫作的老作家了。聽到《人民文學》編輯部召集這麼一個會的消息很興奮。多年沒有開過這樣的會了,隻有在打倒“四人幫”之後,才有可能開這樣的會。這次座談會,人數不多而方麵甚廣的作家而外,有詩人、評論家,都是文壇上久經考驗的堅強的戰士,卓有貢獻,向來為廣大讀者所歡迎和熱愛。現在共聚一堂,暢談心得,交流經驗,必將對創作的繁榮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我以文壇一個退伍老兵的身份,躬與其盛,能向各位學習,不但興奮,並且感到榮幸。我知道有好多同誌曾受到“四人幫”的殘酷迫害,現在雲開日出,我們怎能不衷心感謝黨中央粉碎了“四人幫”!相信今後一定會逐步做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在講話中,先生還語重心長地提出希望評論工作要真正做到“百家爭鳴”,短篇小說要短而精。還對革命現實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問題,發表了寶貴的意見。他最後謙遜地說,我所講的,算是作為一個老兵的希望吧。

到了年底,12月31日的上午,他又不辭辛勞地來到東城海運倉總參一所的禮堂,出席了《人民文學》召開的在京文學工作者座談會。這時他已是81歲高齡的老翁了,雖然看上去身體尚健康,但步履艱難多了。總參第一招待所的禮堂是在二樓上,又沒有電梯。我去家裏邀請他時,他詢問了上樓不上樓?他說,他腿腳不聽指揮了,怕上樓梯。我說我們可以多幾個人攙扶您上樓。事後也是這麼辦的。可當我們扶他到達二樓禮堂門口時,他已是氣喘籲籲了。我後悔今天的會不該在樓上開,可已晚了。而沈老呢,他站了會兒,定了定心,卻微笑著說:還好。

當他走進會場時,全場熱烈鼓掌歡迎;歡迎他,一位前輩革命文學大師;歡迎他,一位毅力堅強的老戰士。他即席講了話,說:今天我很興奮,也很愉快。我完全同意郭沫若同誌的書麵發言和幾位同誌的講話。剛才主持會議的張光年同誌要我以作家協會主席的身份來講幾句話。作家協會主席是曾經擔任過,中央也沒有命令撤銷過。“四人幫”卻不承認我們,連文聯也不承認。不承認我們,我們也不承認他們的反革命決定。所以今天,我還是要以作家協會的主席的身份來講幾句話。他激動地說:.第一次文代大會,是1949年開的,在那個會上毛主席講了話,周總理也講了話。我記得在這個會上選出了文聯主席和副主席,主席是郭老,兩個副主席,一個是周揚同誌,一個就是我。後來我們就一直沒動過,直到“四人幫”上台那個時候……“四人幫”把我們當敵人,一棍子打死,這種對我們的法西斯暴行,也是他們篡黨奪權的陰謀組成部分。……現在各方麵都在關心文聯和各個協會是不是應該恢複了,這件事情,不光是恢複一些機構的問題,而是標誌著黨的文藝事業重新向前邁進;這對文藝工作的發展,對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是有利的,對於廣大專業文藝工作者的互相交流經驗,也是有利的;對於我們如何輔導廣大的業餘文藝工作者也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