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生活中真實發生過的例子,比如某人低價買了二手房,各方麵都滿意,住了幾個月,什麼都好,吃得飽睡的香。然後某一天,突然無意中聽到鄰居議論,原來這所房子是凶宅,就在這房子裏原住戶老婆殺了老公,然後自己在屋裏上吊了。
他一查證,確實是真的,不是鄰居造謠。這下好了,所有的分別妄想就全出來了,他聽過的關於凶宅如何不吉利的所有知識就都出現在腦海裏了,這屋子怎麼住怎麼不舒服,進屋就覺得陰森森,晚上怎麼也睡不安穩,那是非得設法搬家賣房或者和賣家打官司要求退房不可。
但這個房子,真的不能住嗎?當然不是,前幾個月他不知道的時候,住的很好,沒有任何異樣的感覺啊。
那現在為什麼不舒服,知見障帶來的分別、妄想啊,他所有的知識,都告訴他,“住凶宅有百害而無一利,“然後再經過第七識的執著一加工,再他心裏就成了真理了,自然所有的感受都會變得極其不舒服。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仁者心動了。
所謂“如人在荊棘林,不動即刺不傷。妄心不起,恒處寂滅之樂。一會妄心才動,即被諸有刺傷。“這個例子簡直就是這段話的最佳生活化詮釋。
外界環境沒有絲毫變化,房子還是那個房子,家具還是那些家具,一切都如從前。但他的心動了,一切就都惡化了,幸福馬上變成了痛苦,心魔既生,煩惱立起,焦惱憂怖就全來了,哪還有平靜從容。
如果是一位真正有定力有信念的修心人,碰到這種事,根本就不會動心,也就不會僅僅因為知道了一個信息而產生煩惱憂懼。如果他是單身,那麼他會平淡的繼續住下去,如果他有家人同住,家人極其恐懼,並無法通過勸解開導化解這種恐懼,那他就可以配合家人去起訴要求退房,隻是為了化解家人的妄念而已,既不是必須退房,也不是必須不退房,要看其它條件是怎樣的,再做決定,而所有的決定都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而是為了他人心中不起惡念,這就是隨緣而動。
生活中其它一切引起煩惱的事都可以此類推,你仔細反思就會發現,很多時候本來是可以沒事的,都是因為你心動了才有煩惱。
如果隻是分別、妄想,那還有救,畢竟還可以講道理,還可以慢慢的自己想通,扭轉那些錯誤的觀念。但一進入第七識的程序就難辦了,為什麼呢?因為第七識的主要功能就是執著啊,白話翻譯就是鑽牛角尖、固執、認死理。這就好比說,人有妄想是用手摸熱鐵,如果一觸即收就基本沒事,就算受傷也是輕傷,如果執著了,那就等於燙的皮焦肉爛也要死死握住,非重傷不可。
第七識最大的本事就是把第六識的那些分別、妄想出來的概念,也就是前文說過的知見障,自行給真理化了,然後就會理直氣壯的和別人辯論、爭執,因為他以為自己掌握了真理嘛。最極端的例子,就好比IS組織。
即便能靠表意識強行控製自己的言行,不與人爭執,這些偏執也會長期影響整個第六識的表意識和潛意識,使整個人的言行、氣質受到影響,一旦外緣惡化就會遇到逆境,甚至因為自己意識的錯誤判斷是逆境加劇。
比如飛狐外傳中,苗人鳳的妻子南蘭,對田歸農就起了嚴重的分別妄想和執著。
原文:她睡在床上,……忍不住暗暗傷心:為什麼當日救她的不是這位風流俊俏的田相公,偏生是這個木頭一般睡在身旁的丈夫?……
她對他說:“你跟我丈夫的名字該當對調了才配。他最好是歸農種田,你才真正是人中的風凰。“……
她於是下了決心。丈夫、女兒、家園、名聲……一切全別了,她要溫柔的愛,要體貼和熱情。……但她已經下了決心,隻要和歸農在一起,哪怕隻過短短的幾天也是好的,隻要和歸農在一起,給丈夫殺了也罷,別了也罷。……“
她先是分別,苗人鳳木訥無趣,田歸農俊俏體貼;然後妄想隻要和田歸農在一起就會永遠快樂幸福;最後再執著一下,為了以上分別、妄想出來的虛幻場景,決定私奔,就算是死也不後悔。可實際上最後她逐漸發現田歸農的真實麵目,就變得鬱鬱寡歡。拋夫棄女最後換得這個結果,何等的愚癡。
如果她不那麼執著,隻是分別、妄想。即便是已經私通並私奔了,那麼苗人鳳抱著女兒去追她時,原文:“廳上有很多人,但誰也不說話,隻聽到一個小女孩在哭叫:“媽媽!媽媽!抱抱蘭蘭!“即使是最硬心腸的人,也盼望她回過身來抱一抱女兒。“那時候她還能回頭。可惜她執著過重,深陷其中無法解脫了。
再比如商震對馬春花,馬春花對福康安,令狐衝對嶽靈珊,嶽靈珊對林平之,遊坦之對阿紫,阿紫對蕭鋒。統統都是先起了分別心,也就是告訴自己,這個人比其他人更優秀,更適合我;然後再妄想一下,我和他/她在一起就絕對幸福,如果失去他/她就絕對痛苦;然後就把這個想法當作了天經地義的真理去追求和捍衛。最後落得一生心傷甚至是喪命。
日常生活中的男女感情也大多是這個流程(欺騙感情的、以及隻是為了某種目的婚戀毫不動情的例外),隻是程度輕重不一而已。
當然,不是說因此就不能愛、不能談感情了,畢竟絕大多數人是要戀愛結婚的。那麼怎麼能避免為情所傷呢?
那就是理智的去愛,隨緣的去愛,絕不執著。無論有多愛一個人,也要清醒的認識到,每個人都有優點也有缺點,不要把任何人在心中完美化了,無論對方看起來有多完美。更要明白,感情必定是有起伏的,沒有任何一種感情是可以一直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必然要從熱烈轉為平淡。還要明白,一切都不是堅固不變的,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一切都在變化,人心更是世界上最善變的,無論當初有多麼親密,多少海誓山盟,隻要緣分盡了,就會無法控製的冷淡或分離,強求是沒有任何作用的,不要說對方可能變得不再愛你,就是你自己的心念,你都沒把握控製。
更何況人有旦夕禍福,英年早逝的人多得是,既有生離就有死別,沒什麼不可能發生的事。更不可執著的認為感情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認為一旦因為某種原因失去對方的人或感情,就從此不會再幸福。
比如說,任盈盈就沒有執著的要求令狐衝必須心中隻有她一個人,她允許令狐衝長期感懷小師妹。郭襄更沒有因為愛上楊過,就執著的希望楊過離開小龍女和她長相廝守。這就是一種灑脫。
隻要能做到以上幾點,那麼無論你愛誰,無論是愛情還是親情,都不會在失去時,極度失望甚至是絕望,痛苦的無法排解甚至自殺或殺人。完全可以雲淡風輕、從容不迫的麵對任何生離死別。並且在以上理念的指導下,你會更加珍惜當下擁有的一切情感關愛,更用心的嗬護和關愛身邊的親人和愛人。
這段隻用了感情來舉例,其它事情也是同理。
要破解分別、妄想,可以用強行製止和轉變觀念的方式。簡稱“止“和“觀“。要解脫執著,那就主要是靠“觀“了,把執著看破-放下-解脫之。後續章節會談到止觀雙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