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邏輯窮盡的作用與副作用(1 / 3)

邏輯窮盡,不可能隻推演出真善美,必定會推演出他人和自己人性中至邪至惡、至陰至毒的一麵。那麼缺乏定力的,不能堅守自己信念的,就可能會被黑化。尼采說:‘和怪獸作鬥的人要小心自己不要也變成了怪獸。如果你長時間凝視深淵,深淵也在凝視著你。’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

修心的過程,就是和惡念、欲望做鬥爭的過程,雙方無所不用其極,不死不休。做鬥爭的過程中當然要去研究觀察惡念,隻有一直保持著抽離自我的心態,冷靜理智的去看待世人和自己的貪嗔癡,才能不被撲麵而來的黑暗所感染吞沒,一旦不能抽離,就可能會被推演出來的自心惡念嚴重融合。

現實中的例子,比如戒毒醫生和緝毒警察,最後自己變成了吸毒者。暗訪**的記者,自己去***稽查貪官的人,自己貪汙受賄。這就是接觸過多的惡後,被惡引誘感染了。

人對惡了解多了,就會發現惡會帶來很多刺激**望的滿足,以及急功近利的快速解決問題的方式,定力不夠就可能被惡念引誘。自己也變成了惡人。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雖然沒有變成主動作惡之人,但被人性惡嚇倒了,失去了對人性的信心,變成了受迫害妄想症,惶惶不可終日,不再相信任何人,也不再相信自己能斷惡修善。

至於那些天生豪邁灑脫,堅韌不拔,拿得起放得下,看淡得失甚至是生死的人,根本就用不上邏輯窮盡。邏輯窮盡雖然有用,可以增加定力,麵對變故不慌不亂,但終究脫離不了一個“我”字,還是落了下乘,所以,用過了就要扔掉。

而類似我這樣的,小時候起就心思敏感,容易感受到心靈傷害,以及原生家庭有問題,心靈漏洞較多,然後又有一定的意誌力的的人,就比較適用這個。

如果決定了使用邏輯窮盡,也不用過於擔心惡念,它也會推演出善念。如果因為害怕惡念而不敢推演,就好比,明知道自己的身邊有敵人的臥底,就怕勞心費力,打破了眼前的虛假平穩,而不去徹查,那麼這個臥底早晚會在適當的時機釀成大禍。

無論善惡,其實都是你內心所生。推演出他人可能對你的各種惡,其實就是你潛意識裏能對外人所做的惡,經過推演浮現到表意識中了。推演出他人可能對你的各種善,其實就是你潛意識裏能對外人所做的善,經過推演浮現到表意識中了。一個貧困山區裏從未接觸過媒體與惡人的孩子,根本就用不了邏輯窮盡。因為他的心還沒被那麼多的分別妄想所汙染。

那麼隻要你用內心所有的善去擊敗惡念就可以了。

前麵我說過,邏輯窮盡,分為向外推演和向內推演,向外推演一切世道人心的變化。

為什麼要推演這些變化呢。人都是從年輕時過來的,都有剛剛踏入社會,想要了解為人處世的各種明暗規則,卻又常常料事不明,看人不準,事到臨頭一片茫然,對事情變化和人心都做不出準確判斷和應對的階段。有的人情況嚴重就因此變成了社交恐懼症,甚至嚴重抑鬱,不能正常社交和工作。?一般人遇事會胡亂猜測,左思右想,卻無章法,又代入各種情緒,焦慮得失,不如邏輯窮盡條理清晰,鎮定心神。

這就可以用邏輯窮盡來解決問題,一切可能都推演出來,一切自己能做到的應對方式都推演出來,那麼事到臨頭自然有條不紊,淡定從容,更加自信的應對,因為一切的變化都在你預料之中。即便某事你確實無力解決,隻能放手,那也是在你預料之中。

這樣一次次推演,並把最後的結果和推演相印證,逐漸就明白了,哪一種事,哪一種人,出現哪一種變化的概率最大。逐漸就可以世事洞明,人情練達了,這速度可就比胡亂摸索要快的多。

即便智商不是特別高的人,也可以做到算無遺策,當別人在你麵前耍心機用手段時,你就可以微笑著默默看對方表演了,心中就不會恐懼和憤怒。

因為恐懼來源於未知,憤怒來源於無能為力。你已經算無遺策,對方一切心理動機你都知道,一切言行你都早已推演出相應的對策,即便沒有對策你也知道如何避開風險。那麼一切盡在掌握之中,你怎麼可能還有憤怒恐懼和慌亂,到了這個地步,真的就是笑看一切人心詭譎,紛亂世事。

所以,邏輯窮盡可以讓人處變不驚,天塌地陷也一絲不亂,因為天下沒有你意料之外的人和事。

比如說一個人,在戀愛結婚前,就可以推演出一切可能。比如對方可能有極其不堪的經曆隱瞞你;嚴重的可遺傳可傳染病史隱瞞你;不孕不育隱瞞你;多次流產隱瞞你;多次**隱瞞你;有大額外債隱瞞你等等。如果你當下的心胸接受不了這些,那麼就可以旁敲側擊,外圍調查,婚前體檢,謹慎了解。如果你確認自己能接受,真愛無敵,無論結果如何都不會抱怨,那就無所謂。

即便以後真的受到重創,也未必不是心理素質獲得極大提升的契機,禍兮福所倚麼。

婚後可能白頭偕老,可能不好不壞,也可能遭遇家暴出軌。以及自己或家庭成員一切可能發生的災禍巨變,都能推演出來。那麼即使真的發生了,也不至於受到重創而崩潰絕望,一個人麵對逆境,有心理準備和沒有心理準備,那結局和心態可是天壤之別。

網絡上經常有人半真半假的說,某件事讓他三觀崩潰,這當然是調侃。但在一些突破道德底線的事麵前,三觀不穩的人一定會受到衝擊,這是無可置疑的。而用好了邏輯窮盡,那就沒有任何事能衝擊你的三觀了。

不過呢,還得強調一下,你可以盡力推演,但可別為了那些不一定發生的可能性影響正常生活,你不能用臆想去給人定罪。不能說配偶可能出軌,你就天天查通話記錄查行蹤;不能說朋友可能出賣你,你就一輩子不交朋友。人活著就得難得糊塗,很多事都隻是可能發生,但實際上永遠不會發生,疑罪從有,必生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