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結婚十幾年、幾十年後,對於很多人來說,夫妻之間的身體接觸,就變得索然無味,甚至是避之唯恐不及了”。
六哥:“你天天想這麼多,太麻煩了,累不累啊?麵對繁雜世事的時候,你想太多怎麼抉擇啊?再者說,修心有那麼重要嗎?怎麼不都是活著嗎,稀裏糊塗也是生活啊”。
我:“那都是前期的想法,誰能天天邏輯窮盡啊,那不累死了。修心到後期,是極其簡約自然的。再者說,這是按照我個人性格經曆發展出來的辦法,又沒說每個修心的人都必須這樣做。每個人性格不同,修心的方法當然千差萬別,能達到心理素質強大這個目標就是好辦法。
至於說修心重要不重要。人的一切言行都是心念決定的,往大了說,世界和平還是戰爭,人類如何發展,也是心念決定的。往小了說,一個人後半生的命運,相當大的程度上也是心念決定的。修心有成的人,以自己的善念傳遞輻射,以涓滴之力不斷化解人心中的戾氣,使世間爭鬥減少,醫生救人生命,修心救人心靈,政客用無數人的鮮血來改變世界,修心的人用和平的方式改變世界,你說哪個更高明,你說修心重要不重要。
是,修心到後期也是難得糊塗。但那是看透了一切,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的糊塗,什麼都明白,隻是不用,君子藏器於身麼,可不是真的糊塗。
你讓我當放牛娃,牛長大了賣錢娶媳婦,娶媳婦生娃,生了娃還放牛。這樣也可以,其實大多數人的生活,在本質上和放牛娃並無差別。所以當年佛祖才放著王子不做,離家求道,就是不想過這種生活,而要找到人生真相。
可這得是我看透了世道人心之後,經過修心,甘於平淡了,才能淡然接受。不然這種無限循環的生活,找不到人生意義,我會抑鬱,甚至瘋掉。
而且,我不是說了麼,還有剃刀原理呢。
這個原理全稱是‘奧卡姆剃刀原理’,核心就是‘如無必要,勿增實體’。這是幫助人做抉擇的極好辦法啊,用好了一輩子都沒有優柔寡斷,沒有糾結。我修心的目標和路子就是找到最本質的東西,過程中一切複雜的方式方法都是為了達到最後的極致簡約。
這個原理,舉個金庸小說的例子吧。有一段,胡斐、程靈素、馬春花三人,被強敵所困。程靈素問胡斐,如果隻能救一個人,他救誰。胡斐沉吟半晌,說救馬春花,然後陪程靈素同死。
假如胡斐懂得剃刀原理,就不用那麼猶豫了。首先把不可能去掉,那麼不救馬春花不可能,那就必須救。打敗所有敵人不可能,超出了能力範圍。然後,扔下程靈素不可能,那就必須陪著她。再然後,帶著程靈素一起突圍不可能。
那麼除掉所有不可能,剩下的結論無論你多麼不願意接受,也是唯一的可能了。
於是胡斐就隻能選擇同死。就這麼簡單粗暴。
生活中如果每個人都能按照這個思路去抉擇,那就一切簡單的多。我說過,世界上利益就三種,物質利益、情感利益和道德感利益。遇事時簡單衡量一下,不要總想著魚和熊掌兼得。我本人當然是最看重道德感利益,因為道德感利益受損,會損傷自信,降低自我評價。為此我寧願放棄一些物質利益和情感利益。
把想做但做不到的先去掉,再把能做到但是會引發無法承受的痛苦的去掉,還有會造成無法承受的損失的去掉,剩下的就是正確的選擇。即使這個選擇也會有痛苦,會有損失,但兩害相權取其輕,損失最小的就是唯一的選擇。
如果幾種選擇都無法接受,那還有最後一個選擇,就是立即斬斷放手,放棄給你帶來痛苦的某事或某人或某種理念。
說白了就是一樣一樣的割除,割到最後,剩下一個無可再割的時候,就不用糾結了。其實除了生命也沒什麼是絕對不能割舍的。即使是生命,在特定情況下,為了救護他人,尤其是親人,也不是不能割舍的。古今中外,為了救人,犧牲生命的人可多了去了。別的不說,泰坦尼克號沉沒時,自願放棄逃生機會,坦然麵對死亡的人,還是有的。其中有的還是大富豪,他們也沒有因為舍不得自己的財富去和婦女兒童搶救生艇。
就是現代,如果再有類似的事情,我想,能與婦女兒童爭奪生存機會的人,一定會有,但應該不會是大多數。人性畢竟還是有閃光點的。人當然要珍惜生命,不能輕易赴死,但不能隻珍惜自己的生命。有些時候,有些場合,有些理由,死亡也不是什麼特別可怕的事。泰坦尼克號上,搶了別人生存機會的RB人細野正文,後半生一直活在世人的譴責中,這樣活著,我看也談不到什麼幸福快樂了。
比如說,某人每天憂慮自己賺錢不多,不能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再比如,父母去世,某人終日悲傷不能自拔。這都是無用的情緒,無論如何憂慮,都不能讓你多賺一分錢。無論如何悲傷,對已經去世的人也不會有任何幫助。
當然,這種情緒也不是真正無用,很多人是用這種情緒來維護道德感的。內心潛台詞是:你們看,我真的很有責任感,我每天都在努力的焦慮啊,我可不是無所事事啊;我真的很重親情,我每天都在悲傷啊。這都屬於自我安慰,對於心理素質強大的人,是不需要的。
但事物有其多麵性,如果能把這些負麵情緒,作為反省自己的契機,那就是轉惡為善,變廢為寶了。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還是用剃刀原理,割去了事。
剃刀原理,可以精簡掉一切繁瑣想法和利益嚴重受損的做法,便於直指本心的快速抉擇。那些無意義的小資情緒以及各種多餘的情懷、感受,統統剔除。
如同在戰場上一樣,不廢話、不猶豫,半秒鍾都不能耽誤。不吃腐爛食物就會死,不能一動不動的忍受滿身螞蝗叮咬就會死,不跳進糞坑隱蔽幾小時就會死。沒時間矯情,沒時間虛偽。當你抱著這種心態去做了抉擇,無論這個抉擇是什麼,無論會不會因此而難過,也沒有了抱怨或者極度痛苦的理由。因為你心裏很清楚,這是最合理的選擇。
當然,我說的這個和不擇手段的爭名逐利,完全是兩碼事,不可混淆。隻是能讓普通人在多種利益糾葛下,快速選擇一個對道德感損失最小的,在此前提下,選擇能盡量保留一些情感利益或物質利益的路。如果對於修心的人來說,那就更簡單了,選擇道德感,是不用猶豫的。
一個有智慧的人,一定是理性的。他既不是樂觀主義者,也不是悲觀主義者,而是能最冷靜的麵對客觀存在的現實主義者。
他看待人和事物,一定是客觀而全麵的,不美化,不貶損,一切以事實為依據。他不會說人性本善也不會說人性本惡,他知道,人性是善惡夾雜。如果不加控製,那就是完全被外界環境的變化引發善惡,自己沒有做主能力。所以,一切人類行為都在他預料範圍內。
無論麵對多大的順境或逆境,他不狂喜,不感慨,不失望,不空想,不沮喪,不迷茫,不困惑,不需要自我安慰,也不需要他人安慰。如果事情還有一絲可能,那就不到最後一刻不放棄,如果事情絕無可能,那就壯士斷腕毫不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