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尋求哲人石(3)(2 / 3)

很多時候水的變化確實讓人驚訝,甚至一個人的心念也可以影響水的形狀。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就有過類似的闡述,他說眼前的一滴水裏麵,可能包含有十萬八千個生命。在一個沒有顯微鏡的年代,對世界的感受能夠達到這樣的深度,的確讓人震驚。

《來自水的信息》是江本勝博士用八年時間作的一個研究報告。江博士從各地采回不同的水源,然後讓它們分別去感受音樂、文字和圖片,記錄的方法則是拍下水麵在零下5攝氏度的結晶狀態,而不同的圖案就代表著水在麵對不同事物時的表情或神態。先說說水對音樂的反應,很多年輕人都喜歡重金屬音樂,不過如果你看到水麵的反應可能會有點暈——有什麼東西要壞掉了嗎?畫麵呈現出來的是一種馬上要分解或破裂的感覺。當然我們不能依此去簡單判斷重金屬音樂的好壞。不過相比之下,具有療愈能量的音樂帶給水的影響就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感覺,好像植物正在抽出新的枝條,讓你覺得自己的身心也慢慢舒展和強壯了。

不同的語言和文字也能使水產生不同的反應,如果你對著水說“愛”或“恨”,它的反應是完全不一樣的。而當水看到天真無邪的兒童的照片,它所結晶出來的畫麵簡直就像長輩看到了孩子一般心花怒放,充滿了慈愛和喜悅。植物也會對水產生獨特影響,當我們把幾滴香薰精油放入水中,你會看到,效果真是令人驚訝,野菊花的香味在水麵上的呈現基本上是還原了花朵的樣子。

如果我們把這樣的水喝下去,會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什麼影響呢?以前聽人說過,一個廚師做的東西好不好吃,不僅與材料和火候有關,廚師的心情也會在菜肴中體現出來,並通過食物傳遞給你,融化成你身體的一部分,甚至可以再通過你傳遞開去。因此我們的生活和生命都是緊密相連的,一個信息套著一個信息,一個能量接著一個能量,誰也沒有辦法脫離這個世界。

所以,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情去生活,用什麼樣的狀態去影響周圍的事物呢?佛說萬物由心生,也就是這個道理。

《來自水的信息》所記錄的現象不過是其中的一種反應而已。這個世界的好與壞、善與惡,與每個人的心態都有莫大的關係。

當今世界的發展非常迅速,在這樣的時代裏,如何讓我們的心態與這個世界的變化平衡?這恐怕是每一個人都需要認真選擇和調整的。正如江本勝博士在書中所言:“美麗的語言和文字可以創造更美好的世界,醜陋的語言和文字則會導致更醜陋的世界。”這就是宇宙的法則。

(主講李輝)

[1]安德烈·海姆(AndreGeim,1958-),荷蘭籍科學家,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教授,因在石墨烯材料方麵的研究獲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Prizes)是對諾貝爾獎的有趣模仿,其名稱來自Ignoble(不名譽的)和NobelPrize(諾貝爾獎)的結合。該獎項的主辦方是一份名叫《不可能的研究記錄》的科學幽默雜誌。頒獎儀式在諾貝爾獎頒獎前一至兩周舉行,地點為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場。

[3]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所製成的石墨烯材料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僅有一個原子厚,而且石墨烯高度穩定,即使被切成一納米寬的元件,導電性也很好,石墨烯被認為會最終替代矽,引發電子工業革命。

[4]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羅維奇(1849-1936),俄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醫師、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的創始人、條件反射理論的建構者,諾貝爾獎獲得者。

[5]這個實驗過程是把一隻狗拴在那裏,每次給它食物前先搖一下鈴鐺,作為信號,經過長期訓練,狗一聽見鈴鐺響就會流口水,而通常狗隻有在見到食物以後才會流口水,巴甫洛夫據此提出了著名的條件反射學說。

[6]B.F.斯金納(BurrhusFredericSkinner,1904-1990),美國心理學家,行為主義學派代表人物,著有《言語行為》《關於行為主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