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郭沫若《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人妖顛倒是非淆,對敵慈悲對友刁。咒念金箍聞萬遍,精逃白骨累三遭。千刀當剮唐僧肉,一拔何虧大聖毛。教育及時堪讚賞,豬猶智慧勝愚曹。”
[15]毛澤東《七律·和郭沫若同誌》:“一從大地起風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猶可訓,妖為鬼蜮必成災。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裏埃。今日歡呼孫大聖,隻緣妖霧又重來。”
[16]毛澤東《滿江紅·和郭沫若》:“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嗡嗡叫,幾聲淒厲,幾聲抽泣。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
[17]季羨林(1911-2009),語言學家、文學家、教育家,精通梵文、吐火羅文等12門語言。曾留德十年,歸國後在北京大學任教。著有《中印文化關係史論集》《印度簡史》《佛教與中印文化交流》等。
[18]伊姆加德是季羨林留學德國時,校友房東家的女兒。季羨林和她住在同一條街上。兩人相識、相愛。季羨林寫畢業論文的時候,伊姆加德為他打字。最後,季羨林在祖國、家庭和愛情之間,還是選擇了前者,抱憾回國。2000年,一位女導演在拍攝季羨林傳記片時,專程前往哥廷根打聽伊姆加德的下落,幸運的是伊姆加德還在人間。她終身未嫁,而那台老式打字機依然靜靜地放在桌子上。
[19]牟宜之《客居東京》(1933):“東瀛居處亦清寥,水竹縈回遠市囂。純真少女勤照料,落難英雄暫逍遙。柔情莫把讎仇忘,清酒且將塊壘澆。木屐寬衣誰識我,雨中緩過櫻花橋。”
[20]牟宜之《櫻花臨雨》:“櫻花臨雨展嬌姿,少女為貽花一枝。少女無言花欲語,英雄情緒亂如絲。”
[21]牟宜之《反掃蕩之二》(1941):“鏖戰終天日黃昏,宿營收隊入黃村。幾家房屋罹兵燹,到處牆垣留彈痕。誓拚頑軀殲敵寇,欲憑赤手正乾坤。今番又是何人死,愧我歸來暫且存。”
[22]丁惟汾(1874-1954),字鼎丞。山東省日照市人,畢業於保定師範學校。同盟會創始人之一。1931年至1934年,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秘書長。1932至1937年,任監察院副院長。1954年在台北去世。
[23]黃萬裏(1911-2001)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工程博士,清華大學教授。因反對黃河三門峽水利工程被劃為“右派”。
[24]黃炎培(1878-1965),江蘇人,愛國主義者、教育家。新中國成立後,曆任政務院副總理兼輕工業部部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
[25]王康(1949-),文化學者、民間思想家,重慶陪都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曾製作《大道》《抗戰陪都》《重慶大轟炸》等電視政論片。
[26]唐寧街10號(10DowningStreet),位於倫敦威斯敏斯特區,是英國首相的官邸和辦公室,象征著英國政府的權力中心。
[27]拉馬克(JeanBaptisteLamarck,1744-1829),法國博物學家、生物學奠基人,他發明了“生物學”一詞,並最先提出生物進化學說,著有《法國全境植物誌》《無脊椎動物的係統》《動物學哲學》等。
[28]1841年,達爾文與埃瑪的長女安妮誕生,這是他們最摯愛的女兒。達爾文經常抱著安妮玩耍,並將孩子的行為變化一一記錄下來收藏。1851年安妮感染熱病夭折,達爾文痛苦地寫道:“對我來說,將世界上無止境的痛苦折磨,視為自然通則運行下無法避免的結果,而非上帝的直接幹預,這樣的解釋較能令人滿意。”他在信仰與自然通則中拉扯,最後選擇相信自然的運行,因為隻有了解自然力的殘酷,才會真正了解生命。至此,《物種原始論》終於成熟,並於1859年出版。
[29]華茲華斯(WilliamWordsworth,1770-1850),英國湖畔詩人(LakePoets)代表人物。
[30]在科學史上,華萊士被認為是位英雄般的悲劇人物。他家境貧寒,沒念過大學。因為對生物學感興趣,獨自在南美洲的熱帶雨林裏過了四年異常艱苦的生活,收集了很多珍貴標本,卻不幸在回程中遇到海難,失去了所有的探索記錄。但他沒有被擊敗,接著又去了婆羅洲,探險回來後將自己多年來的發現寫在一封信裏,寄給自己很尊重的科學家達爾文。達爾文收到這封信後非常震驚,因為他自己苦苦思考了20多年的東西,現在卻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發現並搶先寫出來了,那就是物種起源的大自然法則。他很矛盾,但最後還是很紳士地把信公布出來,在一個會議上宣讀了遠在婆羅洲的華萊士的論文,不肯專享《物種起源》的殊榮。在他看來,如果他假裝沒有收到華萊士的信,忽略另一個科學愛好者的研究,是非常不光明磊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