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會相信這些東西呢?達米安·湯普森很大膽地宣稱,新時代運動對某種性格的人、社會邊緣人以及因各種境遇一時脆弱的人,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就像中世紀相信末日運動的人一樣,他們不一定是社會底層的人,而是受到某些問題困擾的個人,或是因社會地位改變而感到不適應的群體。當一個人缺乏身份、財富、安全和自尊的時候,很容易相信這類東西。有時候社會危機發生的時候,也容易促發一些缺乏安全感的人相信這些神怪理論。例如今天的中國,有人相信某種全能神教,說不定就跟這種心態有關。
有些信仰表麵上可以很和平,頂多抽抽大麻,但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教派越走越極端。越是被主流社會否定,這些原本就覺得被排斥在外的人對社會的敵意就越深。當教主所預言的末日沒有來臨時,他們的沮喪就轉化為對社會的進一步仇恨,還有些更極端的宗教團體幹脆集體自殺。
日本有個搞奧姆真理教的麻原彰晃[6],是什麼人呢?他年輕時考東京大學屢戰屢敗,後來幹脆自創一個宗教。他試圖改變世界,隻是方法很殘忍恐怖。最有意思的是美國的天門教[7],這幫人相信自己隻要逃避世界末日就能得到永生,進入另一個宇宙。他們集體自殺前去逛海洋公園,去看《星球大戰》,然後一起吃比薩,看上去他們的宗教信仰跟通俗娛樂文化是息息相關的。於是達米安·湯普森得出一個結論:新時代的末日信仰,其實跟通俗娛樂文化有一種內在關係。看看我們今天怎樣對待“2012世界末日”,就知道這是一場通俗娛樂秀。
(主講梁文道)
《世界末日的九種可能》
天災何時變人禍
菲利普·布雷特(PhilipPlait,1964-),美國天文學家、作家。2007年辭去大學教職,潛心寫作。經營博客www.badastronomy.com,致力於天文科普工作。著有Bad Astronomy :Misconceptions and Misuses Revealed, from Astrology to the Moon Landing “Hoax”。
墨西哥灣那個大凹洞應該就是當年幾乎毀滅地球所有生命的那顆小行星的墜落之處。
雖然2012年沒有發生世界末日,然而關於世界末日的信仰真的那麼可笑嗎?也未必。從科學的角度看,我們這個世界絕對有可能完蛋。DeathfromtheSkies直譯是“從天而降的死亡”,台灣版譯為《世界末日的九種可能》,中國內地版譯為《地球的終結:未來世界是這樣走向消亡的》。作者菲利普·布雷特是位天文學家,分析了人類滅絕的可能性。
馬克像平常一樣,早上六點多起床,突然發現窗外有點不對勁:怎麼每棵樹都照出兩個截然不同的影子?抬頭望天,一個亮度跟太陽差不多的發光體迅速劃過天空,然後慢慢降至地平線以下。一眨眼工夫,出現一道無聲卻鋪天蓋地的閃光。光線太強了,馬克被刺激得雙眼流淚,痛苦地後退了幾步。渾濁的光以扇形擴散著從地平麵升起,馬克隔著窗戶都能感受到它的熱度。
事情越來越不對勁。樹冠開始冒煙,越來越灼熱。地震來了,房子劇烈搖晃,馬克被掀翻在地。當他搖晃著站起來時,熱流從震壞的窗戶直灌而入。他以為最壞的應該結束了,誰知真正的危險正以每小時700英裏的速度穿越大氣層襲來。衝擊波像十幾英裏高的海嘯一樣撲來,把已經著火的房子撕得粉碎。地震儀顯示這次地震強度驚人,但現在已無人關心科學數據,人們忙著逃生。
這段文字在描述什麼呢?電影拍過無數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場麵。地球上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導致6500萬年前的恐龍時代結束。墨西哥灣那個大凹洞應該就是當年幾乎毀滅地球所有生命的那顆小行星的墜落之處。
這顆小行星比珠穆朗瑪峰還高,以每秒10英裏的速度穿過大氣層,一端觸碰到地球表麵的時候,另一端還在大氣層外。它砸到水麵時,墨西哥灣的海水迅速蒸發。撞到岩體之後,它停止下來,剩餘能量一瞬間轉化為熱能。熔化的岩體以每秒數英裏的速度飛濺入天空,像洲際導彈一樣衝出大氣層,然後墜落回來——這樣的場景重複幾十億次。撞擊點周圍數千英裏內熊熊燃燒的石頭像暴雨一樣從天而降,點燃全球範圍的森林大火,整個地球基本上都著火了。這就完了嗎?沒有。燃燒產生的煙霧使得大氣層越來越黑,射入地球的陽光也就越來越少。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氣溫下降,緊接而來的是冰河時期,生物幾乎都凍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