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植物看得見你(3)(1 / 3)

這個段子從哪兒來的?《植物看得見你》(WhataPlantKnows)。作者丹尼爾·查莫維茨是位植物學家,也是很有名的科普作家,現任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曼納植物科學中心主任。他的大部分作品都能在ScientificAmerican(《科學美國人》)雜誌上看到。這本書是ScientificAmerican特別幫他出版的文章結集,探討的主題是植物的感官。

植物的感官是個大題目。記得我上小學二三年級的時候,老師講到動植物的區別時說,動物會動,植物不會動。當時我就覺得奇怪,我說老師不對啊,植物怎麼不會動呢,植物不會動的話,怎麼從豆子發芽變成幼苗,然後長成樹開花呢?它難道不是一直在動嗎?隻是動得很慢而已。跟老師辯論到最後,老師煩透了,叫我出去罰站。OK,所以我沒當成植物學家。

除了所謂的會動不會動,動植物還有一個重要區別是感官,比如會不會痛。你要是拿刀砍樹,樹會痛嗎?如果它會痛,那真是很麻煩的事。如果植物真的能感知這個世界,人類的整個生活將會改變,我們跟植物的關係將徹底被改變。

幾十年前有一些書讓很多人覺得非常震撼,比如《植物的秘密生命》(TheSecretLifeofPlants,1973年),今天仍有很多人在看。作者彼得·湯京士[10]、克裏斯多福·柏德[11]聲稱要揭示植物與人類在生理、情感、靈性上的相互牽連,比如植物是怎麼樣欣賞音樂的。據說植物對巴赫、莫紮特的音樂有特別正麵的回應,對搖滾樂就感覺很不爽,聽到印度靈性音樂之後又長好了。

丹尼爾·查莫維茨引述一位植物生理學教授的說法,認為《植物的秘密生命》的問題在於全書幾乎沒有適當的、確切的證據就得出古怪的結論,並且結論太玄乎了,玄乎的程度有點像最近幾年很多人談論的《水知道答案》,什麼給水看一些開心的字眼,給水聽好聽的音樂,它就是健康的水,給水聽憤怒的搖滾樂,它就髒濁了。這種書竟然賣得非常火!

達爾文當年覺得植物沒聽覺,後來有一個叫桃樂茜·雷塔萊克[12]的美國人寫了一本《音樂與植物之聲》(TheSoundofMusicandPlants),雖然遭到主流科學界的鄙棄,卻大受一般讀者歡迎。這本書唯一能讓我們學到的就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政治文化氛圍,即強調回歸心靈,人與自然一體。當時一群美國嬉皮士去印度找大師,學佛又學印度教,學了一大堆雜七雜八的東西回來。雷塔萊克受這種潮流的影響,同時又受到一本書的影響,書名叫《祈禱對植物的影響》(ThePowerofPrayeronPlants,1959年)。我的天哪!

丹尼爾·查莫維茨認為,植物有某種程度的視覺、觸覺甚至嗅覺,但沒有聽覺,因為植物是固定的,沒必要像動物一樣靠聽聲音來決定自己往哪個方向逃亡或躲避。所謂植物有觸覺,是不是意味著拿刀砍它,它會痛呢?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丹尼爾·查莫維茨說,我們需要了解所謂植物的觸覺其實就是一連串的電信號反應。捕蠅草是最多人研究的對象,它的兩根細毛受到壓力時會產生電信號,然後啟動捕食昆蟲的陷阱。

植物知道有沒有人碰它,知道枝丫是不是在隨風搖擺,也能區分冷熱,但不知道疼痛。植物的確會有某種機械反應,會有電信號反應,但沒有我們所說的神經。盡管有些很新銳的科學家試圖說明植物具有某種神經網絡,但大部分學者認為那不叫神經網絡。植物沒有大腦,所以你不要怕。你摸植物時,它不會痛,不會癢,也不會舒服。

(主講梁文道)

Plant Lives:Borderline Beings in Indian Traditions

吃植物是不是殺生

埃裏森·班克斯·芬得萊(Ellison Banks Findly),耶魯大學印度教與佛教博士,美國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宗教學教授。著有Nur Jahan:Empress of Mughal Indi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