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世界冠軍賽事業始於1927年,由國際棋聯組織。第一位女子世界冠軍是明契克(曾經代表蘇聯、捷克和英國),保持稱號至1944年,倫敦被轟炸時不幸罹難,時年38歲。1950年開始恢複女子世界冠軍賽。不過女子世界冠軍一直為蘇聯人所把持。直到1991年中國的謝軍才翻開了世界女子國際象棋新的一頁。
世界冠軍賽的影響越來越大,這種影響並不局限於棋界。曾經高達300萬美元的男子世界冠軍挑戰賽的獎金自然是一個原因,但是還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列寧說,“象棋是智力的體操”。在世人的心目中,國際象棋下得好,意味著人的聰明。國際象棋的世界冠軍,多多少少隱喻著民族的智慧。德國大詩人歌德就說過,國際象棋是“人類智慧的試金石”。
被評為二十世紀最偉大棋手的,不是前蘇聯人,也不是俄羅斯人,而是美國人菲舍爾!他在1972年戰勝蘇聯棋手斯帕斯基,從而成為第十一位世界冠軍。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鬆在寫給菲舍爾的一封熱情洋溢的信中說:“您在冰島雷克雅未克所獲得的壓倒性勝利,本國人民皆感鼓舞,足以顯示出您對世界上最艱難而且最富挑戰性的比賽項目已經完全掌握。本人以極欣慰的心情,加入全國人民的行列而歡呼。向您致以深切的祝賀!”
由於第六到第十位世界冠軍都是蘇聯人,突然冒出個美國人菲舍爾幾乎打敗了所有的蘇聯高手,所以這大大地激發了西方世界對國際象棋的熱情。僅美國國際象棋協會的會員就一下子激增了一倍。當然這也刺激了當時的蘇聯政府加大了對國際象棋的投入。如今,保守的估計,全世界有七億棋迷。一次國際象棋奧林匹克世界團體賽就有超過一百個國家的代表隊參加。國際象棋已經成為僅次於足球的世界第二大體育競賽項目。
五、關於“水平”
談到水平,指的是實踐水平,而不是理論水平。理論可以指導實踐,但是理論能贏棋嗎!所以盡管世界幾大國際象棋學派都對國際象棋的發展影響不小,但是現在的世界,實踐主義盛行,理論還是留給少數對它感興趣的人去享受吧。
衡量一個國家的國際象棋水平,主要是看它的實踐成就,也就是它在世界比賽中的成績,也會考慮到定量的等級分和其他一些非定量因素。不能斷然以一次成敗定水平。
男女的國際象棋水平有差距是事實。應該對男女的國際象棋水平分開來進行比較。
從1952年蘇聯隊參加第十屆國際象棋奧林匹克賽,到1990年第29屆奧賽,除了1976年蘇聯隊棄權和1978年匈牙利隊獲得冠軍外,其餘18屆都是蘇聯隊獲得男子團體冠軍。而從1992年至2002年俄羅斯隊六連冠。無論是前蘇聯,還是俄羅斯,在世界男子等級分前100名都zhan有絕對優勢。2004年在世界男子等級分前100名之中,就有25名是俄羅斯棋手。在前15名中,有6名是俄羅斯棋手(還有兩名是前蘇聯特級大師移民國外。還有兩名是烏克蘭棋手。除了前蘇聯、俄羅斯之外,真正的其他國家棋手隻有五名:印度、保加利亞、英國各一名,匈牙利兩名)。可以說俄羅斯男子國際象棋水平,從整體上看,具有絕對優勢。從男子個人水平來看,半個世紀以來,除了當年美國人菲舍爾最好的時候,確實是舉世無雙之外,也是前蘇聯和俄羅斯的棋手水平最高。在菲舍爾之後是卡爾波夫,接著是卡斯帕羅夫,沒有人能與之抗衡。雖然二十世紀90年代末新的淘汰賽製產生了三個新的世界冠軍——俄羅斯的哈裏夫曼、印度的阿南德和烏克蘭的波諾馬廖夫,再加上克拉姆尼克在職業特級大師世界冠軍賽中戰勝卡斯帕羅夫而奪得冠軍,但是綜合各方麵情況來看,例如,國際棋聯2004年1月1日的等級分,卡斯帕羅夫是2831,多年來,卡斯帕羅夫的等級分都保持在2800以上,一直穩居世界第一位,許多高獎金的邀請賽也都是卡斯帕羅夫領先。所以,當今世界第一高手仍然是卡斯帕羅夫。排在第二位的是印度的阿南德和俄羅斯的克拉姆尼克。
女子國際象棋從二十世紀50年代起一直是蘇聯有絕對優勢。從謝軍戰勝齊布爾達尼澤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最近五年無論是團體,還是個人,中國女子國際象棋都zhan有壓倒優勢。
從總體上來說,近十年來,世界上國際象棋水平最高的是以俄羅斯為代表的獨聯體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然而,最近幾年,亞洲國家尤其是中國和印度正在迅猛地進步。有趣的是,2001年秋天,中國俄羅斯國際象棋對抗賽在上海舉行期間,中俄領隊對目前世界國際象棋格局的評論。中國領隊認為,當今世界的國際象棋水平是一超(俄羅斯)多強(英國、匈牙利、烏克蘭、中國、美國、以色列、德國、印度、亞美尼亞等)格局。俄羅斯領隊則認為,現在的形勢是“兩強”並立領先,俄羅斯是男子第一,女子前3名;中國是女子第一,男子前6名,從男女綜合起來看,不是一超,而是兩超。
也許存在這樣的差別:國家和行家重視的是整體的實力,數億棋迷關心的是個人的成敗。畢竟如今是迷信明星效應的時代。
六、“人機大戰”
任何有電腦常識的人都知道,硬件固然重要,但是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軟件。由於現在軟件的編程還是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圖靈模式,並沒有本質的進步。因此電腦在人工智能方麵很難有什麼根本性的突破。近二十年來,電腦程序的下棋水平沒有實質的提高,不過還是候補大師的水平。
電腦硬件和電腦遊戲的飛速發展,使電腦公司發了財。但是,資本永遠不會滿足。它們的胃口轉向七億棋迷。也對準了那些不是棋迷、卻認為下好棋要有點智慧的人們。
目前世界上對電腦和國際象棋同時都有深入了解的人極其有限。電腦公司正是利用這一點來做活廣告。電腦商喜歡吹噓電腦一秒鍾能計算幾百萬乃至上億步棋。其實,下棋隻要算清一步就夠了。關鍵是能夠確定其好、壞。而對這一點,目前還看不到電腦擁有這種天份(能力)的可能性。
“更深的藍”和“深藍”在國際象棋程序上沒有什麼質的區別。“深藍”1993年敗給DOS程序“FRITZ3”(德國兵3)。走投無路之下,變相送錢給卡斯帕羅夫,拚命宣傳什麼
“人機大戰”。所謂“人機大戰”,實在是電腦公司的神話。根據國際棋聯關於世界冠軍賽的規則,想向世界冠軍挑戰,應該通過層層選拔。至今,還沒有一個電腦商願意這麼幹。“深藍”又有什麼資格向卡斯帕羅夫挑戰?所以,如今的“人機大戰”,不過是花錢買“份”而已。
客觀上,金錢的力量不可低估,電腦公司達到了目的。
國際棋聯主席伊柳姆日諾夫也對“人機大戰”表示肯定。又有錢拿,又宣傳國際象棋,擴大了國際象棋的影響,何樂而不為!
世界上已經出版國際象棋圖書有上萬種,國際象棋圖書的總數,比其他所以體育競技項目圖書的總和還要多。由於歐、美人有讀書的習慣,所以目前國際象棋書籍的日子還不錯。相比之下,國際象棋報刊的日子似乎開始有了一點憂慮。世界上的國際象棋報刊有上千種。但是它們和無孔不入的網絡相比,不能不感到自己的生存空間受到威脅。
在網絡時代,國際象棋運動能夠在網絡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應該是國際象棋在世界發展的幸運。
卓越的思想家伏爾泰稱象棋是人類巨大的財富之一。國際象棋是人類表現自己思維智慧的理想場所。幾千萬人同時在網上欣賞棋戰則流露出巨大商機。電腦公司挖空心思操縱比賽汙染了國際象棋的純潔。商業化的潮流終於衝進國際象棋莊嚴的殿堂。但是,人類追求美好理想的天性不會改變。國際象棋思維藝術的美妙依然健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