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怕!
你怕啥嘛?我們十一個人都不怕哩?
你,你們洗吧,我在樹陰下等你們。
不行!小李白從水邊抓了一把發黑的河泥,背藏在身後,走近小孟子身邊,猛地往他臉上和脖子上塗抹。小孟子躲閃不及,立即成了個大花臉,樂得河中的小夥伴們直是發笑。小孟子這下不下河是不行了,隻好半推半就地脫光了衣服,下河去溶進了小小的集體裏。
俗話說,近水識魚性,在山知鳥音。在水邊生長的男孩子們天天與江河打交道,從小就無師自通地學會了遊水。他們一進河裏,就像是魚兒進了大江大海,個個都像個浪裏白條一樣遊來遊去,十分悠閑自得。
來!我們打水仗!小李白出點子說。
行!大家一齊響應。
孩子們分成了六人一隊。小李白叫了聲開始!隻見兩隊人排成了兩個一字形陣勢,互相瞅準對象捉對相打——是用狗刨沙姿式,用前胸掀起水浪推向對方,企圖將對方淹沒,造成滅頂之災。二是用剪刀差的姿勢雙腳打水作動力,雙手左右開弓打水向對方頭上猛灌。小李白的遊技最高。他的攻擊對象是王小胖。他左右開弓地不斷地灌水,王小胖人胖手笨不是敵手,開始還能還擊幾下,很快就隻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了。他滿眼滿耳都是水,隻好高舉雙手服輸:我投降!我投降!
好!優待俘虜!小李白這一隊一齊獲得勝利後,他又提出了一個新玩法:來,我們捉水鴨子!
好!
要得嘛!
孩子們齊聲響應。
小李白自告奮勇,第一個當水鴨子。孩子們把他團團圍在深水中央。他用踩水的姿勢高喊一聲:開始!
抓住他!孩子們便分進合擊地向他遊近,慢慢地縮小著包圍圈,要抓他的俘虜。
小李白不慌不忙地應戰。眼看包圍圈愈來愈小,已無處可逃時,他深吸了一口氣,頭朝下來了個深潛人水,像一隻水鴨子一樣,從對手們的肚皮底下突出重圍,在遠處浮出水麵舉手高喊:笨蛋!笨蛋!我在這兒哩!
孩子們見小李白漏了網,又一齊向他遊去成扇形展開,形成了新的包圍圈。接著,小李白又如法炮製地重新突圍。然後以勝利者的身份宣布由王小胖當水鴨子。王小胖動作遲緩,在包圍圈中剛要潛水逃跑,就被小李白從水中抓著了胳膊,又一次當了俘虜!孩子們高興得誇獎他說:李白,你真行!我們服了你啦!
紅日開始偏西,藍天裏有幾隻雄鷹盤旋覓食,農舍屋頂上的炊煙四起,像是搖動著手臂,在召喚著人們歸家。小孟子感到肚子餓了,便提議說:我們該回家吃飯了!
不行!不行!這下輪到你當水鴨子。小李白佘興未盡地說。
小孟說:就算我輸了,我服了你還不行嗎?
對!下午還要上學哩。我們各自回家吧!王小胖給小盂子打了圓場。
小李白雖然還想盡興地再玩下去,考慮到時間已經不早了,便順水推舟地說:好吧,明天中午再來!
孩子們迅速上岸,腳踩著發燙的白沙灘,幾下就穿好了衣服,又頂著頭上的炎炎烈日,向著各自的家中分散走去。
小李白的家住在離涪江岸不遠的青蓮鄉,一個有著高大門樓人稱隴西院的大院子裏。鄉鄰們為何稱其為隴西院?這是因為小李白五歲時,由父親李客和母親白氏攜家來此建院而居。李客是一個大商人,經營著大宗的鹽茶生意。他在縣城裏有一個大貨棧,雇有賬房和夥計十多人;因嫌城裏嘈雜,特意在鄉間建造了一個四合大院:青瓦粉牆,一磚到頂。高大的門樓正中浮雕著一隻展翅淩空,俯視著足下千山萬水的大鵬金翅鳥。院子正中一棵李樹是剛來時栽的,春來開出白花,這就寓意著李白的姓名。此時,枝頭上已結滿了累累果實,過不了幾天就可以吃了。李家在城裏有商號,鄉間還種有十幾畝地,雇有一個長工叫老田頭。這種富庶之家就與周圍竹籬茅舍的普通農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李家雖是外來的客籍人,但是李客夫婦知書識理,待人和氣,仗義疏財,誰家有了難處,都慷慨地給予幫扶,遵循的是遠親不如近鄰吃虧是福的中華古訓,與鄰裏們頻繁往來,關係十分融洽。
小李白饑腸轆轆,推開了虛掩著的紅漆雙扇大門,穿過院壩,走過李樹的濃陰,進到堂屋時,李媽已經做好飯菜在等待兒子歸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