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戰亂前後(1)(2 / 3)

怎麼啦?

唉,老漢我年近八十,身體慢慢不行了,就像一條耕田的老牛一樣,怕要拉不動犁頭了!

沒關係,沒關係,好人必有好報。老天爺會保佑你長命百歲的。

謝謝好意,但願如此吧!

寒暄了幾句後,李白又問:紀老伯,我那年來認識的趙太守還在嗎?

趙太守任滿走了,換了個楊太守,叫楊虎,聽說是當朝宰相楊國忠的侄兒。

比起趙太守來,官聲如何?

唉,不說也罷。

李白知道對方不便隨便言說父母官,便改口又問到了蔣華。紀叟說:蔣華還在,常來我酒店喝酒,也常和我談起你。他知道你又來宣城後,定會同我一樣的高興哩!

那我明天就去找他。

恐怕你還沒去找他,他就去找你了。

他怎麼會知道我又來了呢?

老漢我會告知他的。

那,就有勞紀老伯了!

李白酒足飯飽後又灌足了一葫蘆酒,方醉熏熏地回客店入寢。由於旅途的鞍馬勞頓,很快就熟睡了。第二天早上,當窗外枝頭上喳喳直叫的小鳥把他吵醒的時候,太陽已經升得老高了。他睜眼一看,一個白臉的年輕人坐在床頭的木椅上笑嘻嘻地望著他,並且很有禮貌地問候:太白先生,您醒了?別來無恙?

李白見是蔣華,便麵露笑容地說:啊,你是什麼時候來的?

昨夜紀老伯上門告知你又重來宣城。今日天一亮我就走來客店。因見先生熟睡未醒,就坐在這裏靜候了。

啊,抱歉,抱歉!李白當即起身梳洗,然後在店堂裏與蔣華共進早點。

蔣華問及李白此次重來有何打算?李白說:準備在敬亭山結廬而居,小住一時,然後東去吳越。

好啊!學生還背得先生的“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如要結廬蓋房,學生當大力協助,有事弟子服其勞嘛。

李白說:一切從簡,有兩間茅屋可以遮風蔽雨即可。

早點後,二人回到客房就坐喝茶。李白想起昨天紀叟談及楊太守時欲言又止的情形便問道:你們的楊太守為官如何?紀老伯好像對他有啥怨言,想說又不敢說?

蔣華歎了一口氣回答:當然有怨言了。楊太守喝他的酒,賒他的酒,從來就不給錢嘛。

啊,這不就是沽吃霸賒,巧取豪奪嗎?看來,這個楊太守是個貪官嘛。

誰說不是呢?他貪贓枉法的事兒多了。

你說說看!

他橫征暴斂,苛捐雜稅不斷,害得老百姓叫苦連天。他見錢眼開,誰送錢,誰就可以打贏官司。

真是壞透了嘛!

學生再舉一個事例你聽聽。

請道其詳。

楊太守過四十歲生日,唯恐別人不知曉,提前三天就在州衙前貼出告示:“三天後為本太守四十大壽,為倡廉潔,特此告示各界人士,屆時不得前來祝壽。切切此布。”為此,大夥互相轉告,都知曉了他的生日,到時紛紛攜帶金銀財寶前往州衙祝壽送禮。他撈了個飽,還假惺惺地說:“不叫你們來,你們硬要來。既然來了嘛,卻之就不恭,本太守隻好愧領了!可下不為例啊”!

李白氣憤地說:這個貪官寘奸狡呀!這就叫此地無銀三百兩!隔壁王二沒有偷。

蔣華繼續講述:過了兩個月,楊太守夫人三十六歲生口,州衙前又貼出一張告示:“三天後為太守夫人三十六歲生了,特再告知各界人士知悉:屆時不得前來祝壽!切切此布!”大夥看了照常送禮。楊太守照收不誤。這真是棺材裏伸手——死要錢!

為啥沒人告發他呢?

民告官能行嗎?自古以來都是官官相護。何況他還是楊國忠的侄兒哩。朝裏有人好做官嘛。楊虎楊虎,真是一頭吃人害人的虎。虎威難犯,誰敢去摸他的老虎屁股呢?

哦——李白撫須沉思了起來。一顆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義之心又萌動了,當即表示道:他這個老虎屁股我就要摸一摸!

你如今無官無職怎麼摸?

我有個族叔李華在長安做監察禦史,專門監察朝中各級貪官。等我住下來,收集到了貪官的贓證後再說。

好哇,學生大力協助先生。

此事不得聲張,小心打虎不成反遭虎害!

遵命!

李白知道楊太守是個貪官,就沒有按例前去拜會地方長官。他會同蔣華去敬亭山選了個風景優美,有泉水的陽坡做地址,雇人蓋了三間草屋,購置齊了鍋盆碗盞床桌被褥等生活用品就定居了下來。白天,他觀山景聽青年人唱山歌講民間故事,同時了解民風民情。夜晚練劍讀書寫詩。蔣華每次從城裏來探望他,都不空手,其中紀叟的老春酒是源源不斷地供應。兩個人一同動手做飯,一同喝酒談詩論文,關係日益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