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原來是為了此事呀。李白如受羞辱,頓覺火冒三丈,真想痛罵貪官一頓,以泄心頭怒火。話到嘴邊又轉念一想:不妥不妥!我不如收下赤金,以作贓證,豈不正好?於是便強壓怒火說:太守大人放心,李白我來到宣州城就是宣州人,也就是太守轄下的子民。區區小事,在下一定向家叔陳述,一定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多謝多謝!拜托拜托!楊虎千恩萬謝地告辭走了。李白送走楊虎以後,立即懷揣赤金踏著夜色,披著月光去到了館驛。李華還沒有睡,坐在書案前的官燈下提筆書寫些什麼。他見李白夜深到來,必有要事,連忙起身讓座。
李白一屁股坐下後,便從懷中取出紅綢包裹的赤金放在書案上。李華忙問:這,這是哪裏來的?
李白如實相告。李華冷笑著說:他這是不打自招嘛!李白問:叔叔還參奏他嗎?
當然要參奏啦!要不,我就妄食朝廷俸祿!
他可是朝中有人啊!你不怕嗎?
我連他的後台楊國忠都敢參奏,還怕他一個小小的州官?
好呀!小侄早就知道你這個禦史鐵麵無私!我再與你找一個證人!
證人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嘛!他是何人?
他是本地人,姓蔣,與叔叔同名。他手頭有楊虎貪賍枉法的大量材料。
好得很,明天你請蔣華來我這裏一趟吧!
遵命!李白留下赤金以後,又連夜去找蔣華。他沒有想到的是:身後像影子一樣地多了一個盯梢的尾巴。
李華在宣州停留了十多天,經過明察暗訪,掌握了楊虎的大量罪證,便決定上表朝廷參奏楊虎為民除害。他與李白一起字斟句酌地合寫奏表,寫完後派可靠的隨員連同十兩赤金的賍證騎快馬送往長安,然後繼續南下巡視。
臨行那天,楊虎少不了要率領大批人員相送。李華虛與應付,好像沒發生什麼事一樣。送行人員全都返程以後,李白一人一騎把李華又再送了一程。
李華騎在馬上說:賢侄,此番你協助我辦了一件大好事!
李白憂心忡忡地說:大好事倒是大好事,小侄擔心的是奏表能否送達聖上禦覽?能否將楊虎定罪?
李華歎了一口氣說:這就叫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是個禦史,隻能做到這個樣子了。如果楊虎不能依法定罪,賢侄你還是早早離開宣州的好。要不,老虎就要吃人了。
李華不幸而言中了。李華參劾楊虎的奏章和赤金送達長安被高力士發現後,便與楊國忠一道商量處治辦法。
楊國忠吃了一驚,在心中大罵李華大膽妄為,打狗也不看看主人是誰?隨即說道:不管它,就當作沒收到這個奏表。高力士搖了搖頭說:不妥不妥!日後李華回京催問起來如何作答?
依公公之見呢?
依我之見,不妨來一個事出有因,查無實據,將令侄來一個易地安置。一來堵了李華之口,二來也就平息了宣州百姓的怨氣了。
妙——!楊國忠連連點頭,生薑還是老的辣。高公公真可謂深謀遠慮,國忠從心眼裏佩服!佩服!
彼此彼此!高力士得意地摸了摸無須的下頦說,我與國舅可謂是一根繩上拴的兩隻螞蚱了!哈哈哈一對!當年李白那個酒鬼,不是叫我為他磨墨的同時,也叫高公公你為他脫靴麼?有仇不報非君子!這回他在宣州與李華合謀參奏小侄楊虎的物證和人證又竹籃打水一場空了!真要氣死他了!哈哈哈——
將楊虎易地安置為湖州太守的諭下達到宣州的同時,楊虎巳收到了楊國忠的私人信紮,知道了李白收金不辦事,反而與李華合謀參劾的內幕。於是,便對李白恨得咬牙切齒,誓必殺之而後快。同時對紀叟蔣華兩個證人采取了多種報複手段。離任之前,他派親信找了幾個地痞流氓無故尋釁,砸了紀家酒店。麵對酒液滿地,桌椅杯盤破碎的店堂,紀叟因年事過高,受不了這個打擊,一氣之下便命歸西天。
李白得知這個噩耗,猜中是楊虎的主謀,氣得捶首頓足,又想到下一個遭殃的必是蔣華,便催促他趕快逃走,躲過這個風頭,等楊虎走了以後再回來。蔣華約李白一道走,說李白更是楊虎的眼中釘肉中刺。李白說:我不怕!我從小就練過劍術,有防身寶劍在手,歹徒是對付得了的。
蔣華焦急地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楊虎是個小人呀!
李白說:我多加提防就是了。我得去紀老伯靈前祭奠後再說。你快走吧!
蔣華決定去徽州親戚家躲避。二人灑淚而別。
在一個烏雲低垂,細雨紛紛的黃昏,李白身穿孝服,一個人來到被砸的紀家酒店的後院,紀叟的靈前,焚化了香帛紙裱,長跪著哭訴道:紀老伯啊紀老伯,你是好人不得好報!是我李白連累了你!此仇一定要報!他楊虎楊國忠兩個奸臣不得好死!你釀了一輩子的好酒,到了黃泉下還操持舊業嗎?你走了以後,我找誰人去買好酒呢?黃泉裏沒有李白,你又沽酒與誰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