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戰亂前後(2)(3 / 3)

李白聲淚俱下的哭訴感動了紀叟的後人與鄰居。大家勸李白節哀。李白隨即在靈前口吟了一首五言短詩:

紀叟黃泉裏,還應釀老春。

夜台無李白,沽酒與何人?

半夜裏,秋雨綿綿,四野一片漆黑。李白一人一騎冒雨從城裏回敬亭山。路上,冷不防遭到兩個持刀的蒙麵人的攔劫。李白早有防備,當即拔劍與之進行格鬥。

兩個蒙麵人把李白夾在中間,舉刀便砍。三個人刀來劍往地格鬥了十幾個回合。兩個蒙麵人因偷襲不成先就心虛膽怯了,見李白劍法嫻熟毫不膽怯,自知不是對手,便落荒而逃。李白明白這是楊虎的主謀,說了聲好險呀!也不追趕,收回寶劍快馬加鞭地回到敬亭山草廬內不敢過夜,匆匆地收拾了隨身行囊之後,便策馬向著東南奔馳,從而結束了第二次宣城之行。

(二)

快馬加鞭地向南奔馳了一個整夜,東方發亮時,李白來到廣一個小鎮。此時,秋雨停了,也人困馬乏了。路邊一個早起的老農提籃拾糞,李白向其一打聽,知道已來到了徽州地界,算是脫離險境了。

小客店裏,李白放心地喝酒吃飯,美美地睡了一大一夜,徹底恢複了體力。次日早飯畢,把葫蘆灌滿了酒,把白龍馬喂足了料以後,李白繼續策馬南行。這一下他不急了,信馬由韁地緩緩前行。頭上的藍天白雲,身旁的青山綠水,又勾起廠他的雅興,漸漸地走進了一個兩山夾峙,樹木叢生的峽穀。路上沒有一個行人,周圍空寂得沒有一點聲音,偶爾傳來一聲鳥鳴使得山林更加幽靜。突然鐺地一棒鑼響,叢林中跳出一隊壯漢,一個個手提大刀,惡狠狠地攔住去路。為頭的一個黑臉虯髯的漢子大聲叫道: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若要從此過,留下買路錢!

李白心想:壞了壞了,遭上剪徑的強盜了。但他臨變不慌,先禮而後兵地在馬上把雙手一拱說:諸位好漢,在下是一個窮書生,哪有什麼買路錢呢?煩請網開一麵,讓我過去吧!黑臉漢子仔細打量了李白,見他一身白衣,腰懸寶劍,肩挎酒葫蘆,慈眉善目,不像個富人也不像個壞人,便大聲說道:吾等綠林好漢,占山為王,幹的是打富濟貧的勾當。你是何人速速報上名來?

我嗎?蜀人李白是也。

李白?是不是詩人李白?

你怎麼知道詩人李白?

他的詩,這兒的男女老少都能背誦,怎能不知他的鼎鼎大名呢?你說你是李白,有何為證?

座下的白龍馬,乃禦賜的千裏駒,可以為證。

白馬處處都有,不足為證,吟首詩來我們聽聽!

好哇!李白感到好笑,這群綠林好漢竟然喜歡詩歌,可見非同一般。當即吟誦了他剛剛帶淚吟成的哭宣城紀叟的詩,並介紹了吟成此詩與連夜逃離宣城的經過。綠林好漢們這才相信了他是真的詩人李白。

黑臉大漢放下刀子納頭便拜說:詩人在上,吾等有眼不識泰山,適才多有冒犯,請多多原諒!

好漢請起!李白下馬把黑臉漢子扶了起來說,爾等身強力壯,七十二行,哪一行不能幹?為何幹此打家劫舍的買賣?

黑臉大漢說:小的我在宣城家鄉,為報惡霸財主殺父奪妻之仇,告到楊虎太守州衙,貪官受了惡霸賄銀,反判小的誣告好人,重責四十大板,被打得皮開肉爛。實在沒法了,小的才糾集幾個親朋好友,殺了惡霸財主,燒了他的莊園,一同逃到此處占山為王!

李白心想:這是楊虎那廝在官逼民反呀!當即充滿了同情地說道:既然如此,占山為王終非長久之計。爾等可願去投軍報國?

願去!願去!幾個人一齊回應。同時又提出了無處投軍的難處。

李白說:我有個軍界朋友名叫郭子儀,現任朔方節度使,我寫封薦書,你們帶去麵交。邊庭正是用人之際,郭子儀定會收留!

多謝!多謝!大夥無不歡欣鼓舞,共同感到麵前有了條康莊大道。

李白問清了為頭的黑臉虯髯漢子名叫韋正剛。在他的盛情邀請下,李白手牽著白龍馬,步步登走進了他們簡陋但又險峻的山寨。好漢們請李白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整整住了三天。李白寫了封親筆信交與韋正剛收藏。第四天早上飽餐一頓後,他們放了一把火,燒了山寨,然後北上朔方,與李白灑淚而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