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戰亂前後(3)(1 / 2)

李白又是一個人策馬南行,回頭望著韋正剛一行人漸漸遠去的背影,感到十分欣慰。想不到我李白的詩還有這麼多的知咅!連綠林好漢們都因愛我的詩,進而聽我的規勸才改邪歸正,投軍報國了!你高力士楊國忠們不喜歡又何足掛齒呢?

一路上遊曆江南的青山綠水,走走又停停。路經杭州時,被西湖的景色和錢塘的海潮迷戀,長住了幾個月,直到第二年的春天,才到達越州(今浙江紹興)。

越州是古越國的國都,有越王台、大禹陵、鏡湖、鵝池等名勝古跡。李白這是第二次來此。

此來的首要目的是拜望告老還鄉的賀知章老前輩。他興匆匆地到賀宅一打聽,誰知曉賀老巳經在前年不幸去世了。猶如挨了當頭一棒,李白當即買下香帛紙錢,去到有著青鬆籠罩的賀老墳前長跪拜祭。想起了初去長安時,賀老用金龜換酒大力推薦的曆曆往事。天寶三年春,賀老告老還鄉,自己還曾寫詩相贈。眼前一道墓門隔斷了陰陽,不禁悲從心來,如喪考妣般大聲哀哭了起來。賀家後人感動地勸他節哀。李白手端酒杯奠酒於地作祭,即興吟誦了《對酒憶賀監》的詩:

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

長安一相見,呼我詢仙人。

昔好杯中物,今為鬆下塵。

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好詩!好詩!

李白聞言抬頭一看,隻見叫好人烏紗錦袍白臉長須,身後有著手持香燭紙裱的一個隨員,這不是族叔李華嗎?他怎麼來到了這裏呢?肖即從地上站起來說:叔叔,你巡杳到越州了來人正是禦史李華,他巡查完徽州杭州等處,於兩天前來到越州。因在長安時與賀知章柯舊交,今日特意來祭墳,不想與李白又一次異地相逢。他拉著李白的手說:賢侄,我們可謂有緣了。和你一樣,為叔與賀老也有同僚之誼呀,今日特意抽暇來此一祭。

隨員擺上了香燭紙帛。李華恭敬地向墳前拜祭,之後便與李白一同回歸館驛。步行的路上,李白告知李華離開宣州之後,發生的一切變故後說:唉,小侄差點做了楊虎刺客的刀下之鬼。這就叫打虎不成反被虎來傷呀!

李華氣憤地說:楊虎那廝如此膽大妄為,定是楊國忠為之庇護。愚叔回朝之後,定要麵見聖上,當殿參奏。不把那個貪官拉下馬,誓不罷休!

李白附和地說:小侄佩服叔叔嫉惡如仇的銳氣!存法不依,執法不嚴,就難以告慰紀老伯在天之靈,也無法安撫貧州的黎民百姓。

李華果然說話算話,回京麵君述職時,特意在聖上麵前彈劾現任湖州太守楊虎,曆述了他在宣州時許多罪惡。其中特別提到他派兩個刺客攔路刺殺李白之事。玄宗聽後氣得一拍禦案,不顧楊國忠的保奏,親口傳旨將楊虎罷宮為民,杖責三十,永不敘用,從而讓宣州的百姓出了一口惡氣,也為湖州的百姓除了一害。不過,這是幾個月以後的事情了。

李白與李華同遊越子台。台在城中最高處。原為越工宮的一處樓台。一千多年過去了,已經殘破不堪而雜草叢蟲。幾隻紅白羽毛相錯的鷓鴣鳥兒咕咕地在斷梁上飛來飛去y李肀深有感觸地說:當年越王勾踐為報仇雪恥,派美女西施人吳,用享樂磨損了吳王夫差的意誌。勾踐本人臥薪嚐膽富國強兵,最終滅掉了強吳,稱霸一方,可謂是一代英主啊!李白深有同感地說:是啊!臥薪嚐膽的故事永遠激勵著後人。隻是這個台太荒蕪了,該修一修了。

我可以向越州太守進此一言。

如能修成,也是好事一樁。

賢侄,何不即興吟詩一首呢?

我想一想看吧!李白略加思考後,一首《越中覽古》的七言絕句就吟誦出口了: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

快手!快手!又快又好!李華聽後連聲稱讚並對比自己說,愚叔我生性遲鈍,每寫一詩,搜索枯腸,攪盡腦汁最快也得三五天光景。

那叫慢工出細活!李白謙遜地說,小侄這叫蘿卜快了不洗泥。雖是出口成詩,但語粗意淺,還望叔叔多加指教。

賢侄過謙了!我們再去城外的禹王陵一遊如何?

小侄理當奉陪!

在越州遊曆過了一個夏天,秋高氣爽的時候,李白又一人一騎到了剡中和台州。他在四明山和天台山中結廬隱居了整整一年,寫下了著名的《夢遊天姥吟留別》、《子夜四時歌》、《美人出南國》、《長相思》等詩篇。這中間,他還與梁園的宗氏夫人互有詩信往來,共同道出了思念的親情。

正當冬天到來,李白準備北上返家時,傳來了安祿山在幽州舉兵反叛,南下時勢如破竹的消息。這消息對李白來說意外又不意外。意外的是:叛軍進展竟如此神速,快打到黃河岸邊了。不意外的是:早知安祿山要反,並以親身見聞和得而又失偽玉璽之事上奏了聖上。現在是不幸而言中:了。怎麼辦呢?他決定立即北上省親。詩友們勸他說:你此去太危險。北邊的人都在南下逃難,你怎麼還反其道而行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