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戰亂前後(4)(1 / 2)

蔣華得知李白全家來到宣城,不時前來敬亭山探望,並盡力給予一些生活上的幫助。二人談起那年通力合作提供贓證,促使李華禦史參劾楊虎太守一事,感到非常欣慰。李華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宣城百姓知道楊虎那廝終於在湖州被罷官和杖責後人人奔走相告,額手稱慶。他們說:太白先生真是個大好人,要是讓他來當太守就好了!宣州老百姓就有好日子過了!

李白受到了一些安慰,朝夕與家人相處,像是一隻顛簸在風浪中的小船,有了一個安全的避風港。但是,一顆憂國憂民的心卻時刻注意著北方,隻要眼睛一閉,腦海中就出現了叛軍攻城掠奪殺人放火,姓家破人亡的情景。他是多麼希望能傳來一些官軍勝利的好消息啊!

但是,事與願違,傳來的盡是壞消息:叛軍未損一兵一卒,在守軍逃跑的情況下,就輕易地渡過了天險黃河。接著,叛軍就向西進攻打洛陽。封常清剛剛招募的四萬新兵,沒有來得及經過很好的訓練,連兵器都不足就被迫應戰。這同訓練有素武器精良的勝利之師相比,無異於以羊敵虎,結果是損兵折將,連吃敗仗,不得已而退出洛陽。玄宗皇帝不問青紅皂白,傳旨將封常清處斬。安祿山從公開造反到攻陷洛陽,僅僅兩個月時間,得意忘形地丟掉了清君側,除奸黨的遮羞布,迫不及待地登上了偽大燕皇帝的寶座,用上了被李白從幽州帶走又僥幸收回的偽傳國玉璽。

天寶卜五年正月,驚惶失措的玄宗皇帝起用有病的隴西老將哥舒翰為天下兵馬副元帥,率領臨時拚湊起來的八萬兵馬東去鎮守長安的東大門潼關。與此同時,還詔命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河東節度使李光弼出兵河北,攻打叛軍的後方老巢。此外,玄宗還準備禦駕親征,藉以鼓舞士氣。右相楊國忠,貴妃楊玉環兄妹二人一唱一和內外配合,以龍體安全,事關國本為名,阻止了玄宗皇帝的勇敢行為。

哥舒翰帥兵到了潼關,利用潼關背山麵河易守難攻的大險地形,閉關堅守以靜待變,計劃等叛軍屯兵於堅城之下,久攻不克,師老而疲,上氣低落時再相機出擊。可是,楊國忠不懂軍事,急於求成,多次在玄宗麵前說哥舒翰擁兵自電畏敵不前的壞話,鼓動不斷傳旨責令哥舒翰火速出擊。哥舒翰當初還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常理為理由按兵不動,可是,麵對口氣愈來愈嚴曆的聖旨,在監軍太監的嚴令督促下,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被人用擔架抬著帶病指揮開城出戰,結果中了埋伏,全軍覆沒。哥舒翰被俘,先是決心以死殉國大罵叛賊,後來經不住安祿山的親自誘勸,終於晚節不保而投敵。

潼關失守,長安以東皆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消息傳到長安,朝廷上下如同受到一場強烈地震,充滿了驚慌。在楊國忠南奔西蜀暫避敵鋒的建議下,玄宗皇帝無可奈何地帶領太子李亨,貴妃楊玉環姐妹一行,狼狽地逃難。文武大臣們次日早朝,沒見到皇上,這才知道皇上早就置他們於不顧,連一個招呼也不打就自己逃命去了。

逃難的玄宗皇帝一行人,走了三天才走到離長安以西一百多裏路的馬嵬坡。黃昏時,臨時宿營。護駕的禦林軍準備埋鍋造飯。地方官員大部分逃走了,糧草供應沒有著落。士兵們又累又餓又冷,不覺怒氣衝天追問這場戰禍的由來。有人大聲叫喊:宰相楊國忠是禍國殃民的罪魁禍旨,不殺不足以平民憤!殺了他!殺了他!一人喊,眾人和,猶如一顆火種引燃了成堆的幹柴,頓時喊殺連天。楊國忠聽到了,渾身上下嚇得像篩糠一樣的發抖不止,一頭躲進農家院子裏不敢出來。結果被高舉火把四處搜索的上兵搜出來殺了。

殺死了楊國忠後又有人高聲叫喊:哥哥死了妹妹在。奸妃養了個好幹兒子!沒有她就沒有這場禍亂!對!殺死奸妃!殺死奸妃!士兵們又一片鼓噪,聲震四野。

住在驛站裏的楊玉環,平時養尊處優,頤指氣使慣了,聽到了喊聲猶如看到了閻王爺的勾魂牌與催命符,早就沒有了往日的威風,臉色煞白,不寒而栗地跪到玄宗麵前要求保護:陛下救命!三郎救我!

月暗星淡,夜色黑暗。嘩變的士兵們當即包圍了驛站,高舉火把和刀劍,大聲鼓噪點名要殺楊玉環,他們像一群火燎後的馬蜂窩一樣,失去了節製,到處亂竄亂叫。

玄宗皇帝見眾怒難犯,早就嚇得手腳發軟,不得已以九五之尊躬身哀求上兵們說:貴妃乃一介女流,平了深居內宮不理國政,爾等看在朕的麵上,網開一麵,饒她一死吧!

不!楊貴妃和安祿山內外勾結,狼狽為奸!

殺楊貴妃,不足以平民憤!

不殺妖妃,難穩軍心!

不殺妖妃我們就散夥!就不保駕西行!

亂兵們七嘴八舌地大聲叫喊,愈喊愈群情激憤,最後竟然眾口一聲地反複狂噪:不殺妖妃,決不入蜀!不殺妖妃,決不保駕!

麵對眾多晃動的火把與刀劍,玄宗皇帝的心都碎了。任隨他怎麼屈尊哀求也不頃事!這時隨駕不離左右的高力士隻好附在玄宗耳邊說話了:陛下,事急矣,請聽老奴一言:留得肯山在,不怕沒柴燒。今晚上是士兵嘩變,眾怒難犯。如果不當機立斷丟車保帥,賜死貴妃,恐怕陛下龍體也難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