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印度洋上的藍寶石”斯裏蘭卡(1 / 1)

上世紀60年代初期,筆者曾陪同中國作家代表團,去訪問過斯裏蘭卡。

斯裏蘭卡,是南亞次大陸南端印度洋上的一個島國。整個地形,酷似一個豔麗的鴨梨,風景宜人。在當地人的語言中,斯裏蘭卡是“樂土”的意思。

曆史上,斯裏蘭卡也遭受過葡、荷殖民主義的統治,18世紀末葉成為英國殖民地,1948年取得獨立。

這個國家,若幹世紀以來就同我國有著友好往來,史稱獅子國。明代航海家鄭和,曾多次到過這裏。

我們去的那年,該國還叫“錫蘭”,後來於1972年才改稱“斯裏蘭卡”。當時的總理西麗瑪澳·班達拉奈克夫人(1916—2000),是世界上第一位女總理,她會見了中國代表團和其他國家代表。班夫人是1960年接替其亡夫索羅門·班達拉奈克出任總理的,她丈夫當總理時於1959年遇刺逝世。我們發現,會見廳裏,在班夫人坐著的長沙發後麵,陳設著一幅班達拉奈克的遺像,意在緬懷。他們的女兒,庫馬拉通加夫人,後來當過斯裏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總統,她是斯國曆史上第一位女總統。

斯裏蘭卡居民,近四分之三信奉佛教。見麵時,多雙手合十行禮。記得有的僧伽羅人還會向你說“阿尤博萬”(記音),意思是“祝你長壽”。談話中,對方不時搖頭,這可不是否定,而是表示同意。這和印度人的習慣相同,點頭不算搖頭算。街上,不時會看到佛寺或佛龕。最有名的佛教聖地,當屬斯裏蘭卡中部地區的康提山城,那裏有座佛牙寺,供奉著一顆釋迦牟尼的佛牙舍利。

利航海家“哥倫布”的聲音很相似,1517年遂被葡人以哥倫布的母語姓氏Colombo相稱之。如今,科倫坡是斯國最大的城市,進出口貨物一般都通過這裏。

斯裏蘭卡產石墨和寶石,特別是它的寶石及其加工業,聞名於世。寶石又分高檔寶石和半寶石,高檔寶石有藍寶石、紅寶石、綠寶石……,半寶石包括石榴石、長月石等等。尤其是,它的藍寶石蜚聲五洲,望上去真是光芒四射、璀璨奪目。所以有人把斯裏蘭卡喻為“印度洋上的藍寶石”。斯裏蘭卡是個農業國,茶葉、橡膠和椰子是它的“三寶”。我們在科倫坡郊外參觀過一個椰子種植園,椰林高聳入雲,隻見采椰人,分秒間就爬上樹尖摘下椰子,大有“拿雲攫石”之勢。椰汁鮮美味醇,據陪同介紹,當時的那個品種叫“皇後椰”。

茶園,是在中部高原康提附近參觀的。出了科倫坡,沿著盤旋而上的山路朝東北方向行駛,兩個多小時才到達目的地。中途,在一處蔥綠的林旁休息,豈知就在那一刻,不知從哪兒冒出了一群野猴,伺機向你發動“騷擾戰”。山坡上的茶樹,蒼翠欲滴,一望無際,女工背著籮筐,在靈巧地采茶。有的茶樹可活到百歲,但老齡茶樹產量低,不為人喜。斯裏蘭卡生產的是紅茶。與綠茶不同,紅茶是全發酵茶,從鮮茶葉到成品茶,要經過多道加工,較為複雜。斯國紅茶,絕大部分供出口,一度是外彙收入的重要來源。上世紀80年代,我們在英國工作時,經常在外喝Lipton或Whittard牌紅茶,很多都是斯裏蘭卡紅茶,或是斯國與其他國家生產的紅茶混合體。如完全是斯裏蘭卡紅茶,包裝盒上一般會標明“純錫蘭茶”。

四十多年後的今天,斯裏蘭卡的出口貿易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工業品,特別是絲綢等紡織品和服裝,已成為出口創彙的主要商品,超過了傳統的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