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建築博物館”布拉格(1 / 1)

布拉格,去過兩次。其中一次是隨領導同誌赴歐洲開會,途經那裏。也都是上世紀60年代的事了。

那時,布拉格還是捷克斯洛伐克首都。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一分為二,成立了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獨立國家。捷克共和國首都仍然是布拉格。

在筆者的印象中,布拉格幹淨整潔,頗為美觀。盡管工業很多。

這個城市的古建築,不是星星點點,而是成群成片,琳琅滿目,據說光是紀念性建築,就不下一千幾百處。在諸多城區,都可看到紅屋頂、石塊路,尤其是尖塔林立的教堂。這些建築,風格迥異,有羅馬式的、哥特式的和巴洛克式的等等。當然現代化建築也夾雜其中。所以,有人讚譽布拉格為一座美不勝收的“建築博物館”,也有人稱它為“百尖塔之城”。這和它的曆史不無關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兼任過波希米亞國王,定都布拉格,大興土木。17世紀初葉,布拉格不再是羅馬帝國的都城,歐洲其他國家的貴族接踵而至,這都對布拉格的建築風格產生了不少影響。

清澈的伏爾塔瓦河,蜿蜒流經布拉格市區。河的東岸是舊城區,名勝古跡不少,特別是教堂。舊城廣場,很有名氣,中央矗立著捷克愛國者胡斯的雕像,旁邊不遠處是舊市政廳。廣場北麵的約瑟福夫區,原是猶太人的群居地,絕大多數的猶太人都在納粹德國占領時期遭到殺害,留下的隻是猶太人教堂和墓地。舊城區以南是新城區,其實也不太新,這個始建於14世紀的城區,街道繁華,商業集中。河西岸山上的城堡,是全市的醒目標誌,也是總統府所在地,令布拉格美觀大方的各種建築風格幾乎都可在這裏找到代表。城堡下的小城區,過去是士紳住的地方,殿堂很多,聖尼古拉教堂被視為捷克巴洛克藝術的最高成就。站在查理大橋,環視周圍,可以望到大半個布拉格和伏爾塔瓦河。

在伏爾塔瓦河畔,曾有個建於上世紀50年代的斯大林巨型雕像,60年代時已被拆除。

布拉格不僅是政治和經濟中心,也是文化中心。各種博物館、藝術館和高等學府眾多。14世紀成立的布拉格查理大學,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在這裏講學。奧地利的天才作曲家莫紮特,晚年也在布拉格住過,他的歌劇《唐·喬萬尼》就是在這裏創作的。布拉格更是捷克民族樂派創始者斯美塔那和名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故鄉。特別是每年5月都舉行世界聞名的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節,吸引著各國音樂界人士。可惜,我們未曾參加過。

還值得一提的是,捷克人都喜歡喝啤酒。就像有的歐洲國家的咖啡館一樣,布拉格的啤酒館,比比皆是。據說世界上啤酒消費總量第一的是中國,而人均消費量最多的則是捷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