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回顧印尼之行(1 / 1)

1964年4月17日星夜,筆者隨中國電影代表團來到風景綺麗的“千島之國”首府雅加達,準備參加在那裏舉行的第三屆亞非電影節。隻是兩天前,第二次亞非會議籌備會才在這裏勝利閉幕。這一屆亞非電影節,就是以“萬隆精神”舉行的一次完全嶄新的電影盛會。

電影節開幕的那一天,當時的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在開幕式上講話,他說:“有人說亞非電影節僅僅是一次美女的集會,這是不符合事實的。”他用右手指向橫臥在會場一麵牆上的巨幅標語,高聲說:“看,那明明寫著‘第三屆亞非電影節反對帝國主義和新殖民主義’。”之後又轉過身用左手指向另一幅同樣大小的標語大聲念道:“第三屆亞非電影節加強亞非人民的團結。”他就以這兩條標語的內容作了即席演講。翌年九月,印尼發生了“九·三〇”事件,蘇加諾失去總統職權,遭到軟禁,於1970年在雅加達去世,這是後話。

電影節後,我們在主人的陪同下進行參觀訪問。我們首先來到中爪哇的日惹,在日惹西北三四十公裏處,瞻仰了婆羅浮屠佛塔。

明的金字塔,塔中央有塔頂,原高42米,1911年遭雷擊,現為35米。塔上下有階梯或通道,但無內室,有人說塔的用途是存放佛陀和高僧的骨灰,也有人說整個建築酷似一個龐大的曼陀羅(即壇場)。塔的上三層共有72座小塔,環繞主塔,每個小塔內供奉一尊盤坐佛像。整個塔共有大小佛像504尊,有的保存完整,有的已經損壞。塔上的浮雕不下兩千多麵,刻有佛經故事和民眾的生活習俗。聽說,在“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資助和幾個國家的專家協助下,佛塔從1973年到1983年又經曆了一次修複。1991年,婆羅浮屠佛塔已被“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2006年5月,日惹發生了強烈地震,不知對佛塔有無影響。

我們也去了萬隆山城。萬隆在雅加達東南一百多公裏處。這個城市雖接近赤道,周圍又有不少火山,但由於它坐落在海拔七百多米的高原上,到處綠樹成蔭,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故為西爪哇的避暑和旅遊勝地,同時也是一個主要的工業、教育和科研中心。這裏的音樂和舞蹈,多體現印尼巽他族的特點。萬隆聞名於世,還因為1955年4月,曾在這裏舉行過具有曆史意義的亞非會議,即萬隆會議。周恩來總理率團出席,並為促成會議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獨立大廈”就是當年的會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