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正德三年(1508),西湖又來了一個救星。杭州知府楊孟瑛衝破重重阻力,重浚西湖,開挖湖中被富豪霸占的三千多畝田蕩,加高蘇堤,恢複了“湖上春來水拍天,桃花浪暖柳蔭濃”的唐宋舊觀,並修築了“楊公堤”,為西湖再添勝景。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說得好啊,既然西湖實在太像西施了,既有千嬌百媚,就得時時愛惜,時時嗬護,西湖是要不斷治理的。
旅行指南
西湖
西湖宛如一位江南少女,氣質嫻雅,精神靈秀,給人一種婀娜多姿又不流於矯揉造作的美感。西湖之美就在於人工的妝點與自然山水渾然一體,無雕琢之俗,而有錦上添花之奇效。西湖之莢,莢在清秀。中山公園內西湖天下景亭的一副楹聯,“山山水水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正是道出西湖風景秀美的真諦。
西湖的曆史就是杭州的曆史。西湖成了杭州城的標誌。由於幾千年的修整,西湖已成為世界聞名的風景勝地。蘇堤、白堤把西湖分成大小不等的外湖、內湖、嶽湖、西裏湖和小南湖等五個部分。外湖是主體,其中有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三個小島鼎足而立。如果蕩舟其中,盡可以遠眺雷峰塔夕照,近賞蘇堤春曉,再加上斷橋柳色、越女笙歌,西湖簡直是人間仙境。
靈隱寺
杭州值得遊覽的地方實在太多了。靈隱寺是我國佛教禪宗十大名刹之一。在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東晉鹹和元年(326),印度僧人慧理來此,見飛來峰山秀峰奇,歎道:“此天竺靈鷲峰之一小嶺,不知何代飛來?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於是麵山建寺,取名靈隱。至清康熙九年(1670),靈隱寺的規模已達東南之冠。康熙帝南巡時,四次遊覽靈隱寺,題寺名為“雲林禪寺”。靈隱寺周圍山巒疊翠,古林蒼鬱,泉溪淙淙,鳥語花香,千年古刹更顯得清幽隱秘。蘇東坡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遊靈隱寺得來詩複用前韻》)之句。
嶽飛墓
嶽飛墓位於西湖岸邊,墓區有忠烈祠、正氣軒等建築。秦檜等四人的鐵鑄人像跪伏於嶽飛墓門之前,墓門楹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十分著名。
龍井茶與虎跑泉
龍井位於西湖以西的風篁嶺上,附近山區出產以色翠、香鬱、味純、形美“四絕”為特色的龍井茶。這裏的泉水也與虎跑泉相似,表麵張力很大,尤為奇特的是,用小棍輕攪井水,水麵會出現一條清晰可見的分水線。孤山的一個孤字很能說明這座湖中小島的個性,孤寂而孤傲。北宋時,隱士林逋曾隱居島上二十年,以梅為妻,以鶴為予。今天於秋冬之時登島,也能體會到那種獨特的情懷。虎跑泉位於西湖以南的虎跑山下,相傳為猛虎伸爪刨出的清泉,後諧音叫作“虎跑泉”。虎跑泉水的表麵張力很大,可以浮托起平放的硬幣。更令人驚異的是,若以泉水沏茶,茶杯的水麵可以凸出達三毫米而不溢出。虎跑泉附近是著名的龍井茶產區,在此以名泉沏名茶被合稱為茶事的“雙絕”。
六和塔
六和塔位於錢塘江北岸的月輪山上,又名六合塔。塔名的由來說法不一,一說六和出自佛經關於僧人修道的規約:身和同住,口和無爭,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另說六合為天地四方之總稱,建佛塔可鎮各方妖魔。早在後梁開平五年(911),吳越王在護國仁王寺舊址掘得大錢,以為是吉祥之兆,就在此建大錢寺。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起,由僧人智曇主持重建八麵七級寶塔。現存的磚砌仿木結構塔身就是南宋遺物。六和塔高近六十米,為樓閣式磚木結構塔。登塔遠眺,浩瀚錢塘江和錦繡原野盡收眼底。錢塘江大橋如鋼鐵長龍飛峙江上,與古塔相映襯,成為杭州的象征。每到農曆八月十八日前後,可觀賞錢塘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