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文學女神(1 / 3)

“美女作家”在現今,似乎是個貶義詞。有些女作家,在公眾場合,你叫她“美女作家”,她感覺你是在罵她。盡管有些無聊的男性小醜想巴結“美女作家”,可是“美女作家”就是不領情,總感到這位男生別有用心,當然嗤之以鼻。然而,就在100年前,我的故鄉福建,還真是出過那麼幾位真正的美女作家,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大名鼎鼎的林徽因。

林徽因是福州人。她的美,似乎是與生俱來的。她那白晳的皮膚,那甜美的酒窩,那高挑的鼻梁,那苗條的身材,那亭亭玉立的身姿,那風情萬種的明眸,那顧盼百媚生的優美動作……幾乎沒有哪個男人會不為之傾倒!她的崇拜者都是名流。你看徐誌摩,一見到林徽因就像著了魔似的,他是林徽因父親林長民的朋友,而且是梁啟超的學生。本在海外生活的林長民,看見徐誌摩三天兩頭往他家跑,追逐林徽因,不想弄出什麼麻煩事,於是幹脆帶著女兒林徽因回國。但是這阻礙不了徐誌摩對林徽因的思戀和追求,他追她追到北京。他為她瘋狂,他為她茶飯不香,他為她坐立不安,他甚至為她走火入魔。千萬不要以為徐誌摩是個都市裏的小混混,他好歹也是20世紀30年代中國詩歌文學界的領軍人物,他的《再別康橋》曾經風靡全中國,讓多少青年男女對他產生崇拜。然而,他絲毫沒有看中那些富貴人家的小女孩,而是為“美女作家”林徽因寢食不安坐臥不寧。徐誌摩追求林徽因,絕對不玩虛的,他的一招一式都是有講究的。譬如寫詩,譬如寫信,譬如朝思暮想……當今中國,有幾個人像徐誌摩這樣矢誌不渝,可以舍去一切,不顧聲名狼藉地去追求他心目中的維納斯呢?我認為徐誌摩就是一個不怕非議、敢於為愛衝破一切阻力的男人典型代表。

很遺憾,林徽因雖然欣賞徐誌摩的現代詩歌,讚賞徐誌摩的才華和持續不懈追求她的可貴精神,雖然他們也都是“新月派”詩歌群體裏的重要知名人物,但她並沒有看中已有妻室,感情過於豐富浪漫的徐誌摩。尤其徐誌摩拋棄原妻張幼儀與有夫之婦陸小曼結婚這件事給她更不佳的印象。她的生母因為沒能給父親生個男孩,她的父親為此而去納妾,從此冷落母親,她對男人這樣的做法十分反感。這樣,徐誌摩隻能同林徽因失之交臂。這可能也是緣分不到的緣由。據說,徐誌摩為林徽因留下了許多名揚千古的愛情詩歌,林徽因自己承認徐誌摩的愛情詩《偶然》、《你去》是專門寫給她的。林徽因也曾回複過徐誌摩一些書信。徐誌摩因飛機失事而葬身大地,林徽因痛哭一場,她先後寫過兩篇紀念文章《悼誌摩》、《紀念誌摩去世四周年》,表達了她的哀思和深深的懷念之情。

林徽因1904年出生在福建閩侯。她是她那個時代少有的女性留洋大家之一。她16歲那年就隨父親林長民遊曆歐洲,1924年赴美留學,在賓夕法尼亞州美術學院讀書,獲美術學士學位,同時完成了建築係的全部課程。她學貫中西,知識淵博;她感悟力強,才華橫溢,作品耐讀,很快成為當時的名家。思想成熟的金嶽霖,知識淵博的金嶽霖,學界知名度很高的哲學家金嶽霖,這時候也進入了林徽因的追求者行列。他可能沒有徐誌摩追得那麼瘋狂,那麼激情昂揚,那麼聲勢浩大,但他雖追得默然卻持續,雖不露聲色卻長久不斷,雖情話綿柔卻驚天地泣鬼神,以致追她追了一生,以致為她終身不娶!他成了她情感的永遠守望者。他真誠和癡迷到她已經離開這個世界,他還堅守在縹緲的戀愛中延續幻覺。這個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像金嶽霖這樣專心致誌的“情癡”。

金嶽霖和林徽因也曾有過浪漫的時光。他們保持一種長久的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保持一種情感交流和精神同構。他們一同走上街頭,手挽著手在沿江岸邊散步,後頭跟著的就是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這種奇特的關係耐人尋味,絕不是一般的小市民所能做到的。他們三人相處非常紳士,沒有出現普希金時代那樣的決鬥場麵。20世紀30年代,已經結婚的林徽因和梁思成住在北京。金嶽霖為了方便見到林徽因,也搬到這裏居住。林徽因也曾愛上金嶽霖,她曾哭著坦誠地告訴梁思成說,她同時愛上了金、梁兩個男人,問梁思成怎麼辦?梁思成為此非常痛苦,對林徽因說,金嶽霖跟林徽因更適合,如果林徽因選擇金嶽霖,他梁思成可以退出。林徽因將梁思成的話原原本本告訴金嶽霖。金嶽霖很大度,告訴林徽因說,梁思成是真正愛她的人,他不能去傷害這樣的人,他自願退出。在這裏,你可佩服梁、金的氣量,也要佩服林徽因駕馭情感的高超技藝和駕馭兩個頂尖級男人的超強本領。

當年,林徽因在麵對眾多追求者時,並沒有馬上決定選擇其中某位。這時候,她的父親為她做了重要選擇。她父親林長民是梁啟超的故交,兩家關係密切,他提議林徽因嫁給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從這件事可看出,林徽因非常現代新潮,卻也有傳統女性的一麵,在婚姻上完全按照父親的選擇做了梁家的媳婦。

梁思成是建築大師,建築藝術的集大成者,也是新中國宏大建築的奠基者。他的成就不在徐誌摩、金嶽霖之下。論對國家、民族的貢獻,梁思成當是新中國建築史上最突出者且永載史冊。林徽因雖然也學習過建築專業,但她更鍾情於文學藝術。她的許多詩歌和散文廣為人知,曾被胡適稱譽為“中國一代才女”。她嫁給梁思成後,耳濡目染,潛心學習,很快成為知識淵博的建築藝術專家,被譽為“新中國第一位女建築學家”。她早年在東北大學、燕京大學做建築學教授,新中國成立後又在清華大學任建築係教授。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設計者之一;她參與多項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建築的設計工作,其中最著名的是: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座紋飾和浮雕圖案由林徽因設計而成;她還在身體欠佳的日子裏搶救和改造了傳統景泰藍工藝,使景泰藍藝術大放光芒。

林徽因的文學成就日益被今人認識。早在和徐誌摩結識的日子裏,林徽因就參與創辦文藝刊物《綠》,成為她那個時代的“文學女青年”。不久,胡適和徐誌摩創立“新月社”,展開大規模的文學藝術活動,林徽因是主要成員之一。她全力以赴投入新詩創作,很快在文壇轟動。《笑》,是她很重要的作品。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邊渾圓的旋渦。

豔麗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貝齒的閃光裏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風的輕歌。

……

這首刊載於1931年9月《新月詩選》的作品,清澈、亮麗、透明、純真、歡快、現代感特別強……幾乎就是林徽因的影像的自拍自攝。在詩裏,“笑”從眼睛、口唇、貝齒、卷發、耳朵……一直笑進心窩,那種甜美,那種浪漫,讓讀者過目難忘。林徽因詩歌最有名的是《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詩人這樣寫道: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麵風;輕靈

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裏的雲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

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你是,鮮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你是

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後那篇鵝黃,你像;新鮮

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

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林徽因所有的詩歌,後來被結集以《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為名,由許多出版社不斷出版。除詩歌外,林徽因還寫下了許多小說、散文、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作品。在這些品種不一的作品中,她的詩歌成就最大,也影響最大。她無愧於“一代才女”的稱譽。

林徽因因為常年身體欠佳,常年與病魔作鬥爭,1955年4月1日逝世時她才51歲。金嶽霖參加了林徽因的追悼會,為她題寫了挽聯:“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再次表達了對這位美女和才女的深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