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師尊風範憶(5)(1 / 3)

積數十年的經驗,他於晚年寫了《素描的理論與實踐》一書。在這部論著中,他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對素描教學中的一些基本問題,深入淺出地闡述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素描是繪畫的基礎,必須嚴格地進行素描寫生練習,以培養堅實的素描功力和熟練的寫生技巧。由於師範院校的學生要學習和掌握教育科學,專業學習也要求一專多能,因而素描課不可能安排很多時數。因此,他主張以短期作業為主,長期作業為輔,在量中求質。同時,適當地穿插一些長期作業,以求得進一步深入和提高,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基礎。與此相聯係,他對短期作業提倡以線條為主、明暗為輔的表現方法,突出對結構的研究,並追求線的韻律。如果強調明暗,也應以三線明暗為主,力求以塊麵塑造物體的體積感。20世紀50年代中期,全國風行學習前蘇聯契斯恰可夫體係強調以長期作業為主的素描教學方法,而謝老從師範院校的特點出發不敢苟同,始終堅持自己的觀點,表現了實事求是的態度和理論上的勇氣。這一係列教學主張都凝聚在他的論著中。1980年9月,在上海召開全國師範院校藝術係素描教學大綱討論會和學生素描習作觀摩會,我們帶去的學生作業多以線條為主、明暗為輔,突出人物結構,在觀摩會上顯得與眾不同,引起與會代表的讚賞,並全部被選入學生素描示範作品集。

我們感到遺憾的是,謝投八先生一生創作的藝術珍品今天留下的不多。其中,大量作品被日本侵略者的炮火燒成灰燼,殘存的部分也多在“十年動亂”中被毀。為此,謝老曾經悲痛欲絕。但他可以感到欣慰的是,他在教育園地辛勤耕耘了半個世紀,他所培養的一大批人才正在各地為美術事業的繁榮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從愛國者到共產主義戰士

謝投八先生在青少年時期除了擅長繪畫外,還酷愛文學和曆史,閱讀了大量愛國詩人壯懷激烈的詩篇,從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陶冶。

當時一方麵是悲劇命運接連落到他自己的頭上,而另一方麵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我們祖國正經受帝國主義列強的宰割和蹂躪。這也許隻是一種巧合,但卻促使他從小就把自己的命運同祖國人民的命運聯係在一起。17歲那年,他遠在菲律賓學習,可當他得知我國政府又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他懷著憤激的心情在自己的手臂紋上“勿忘國仇”4個字。數十年後,他親自對師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卷起袖管,這4個大字還清晰可見。

許多青年到國外學習科學技術,而他卻選擇了繪畫藝術。他認為,這適合自己的身體條件,同時繪畫藝術同樣可以促進祖國的繁榮昌盛。他勤奮學習,成績優異,這不僅反映了他從小養成的頑強毅力,也是為了給中國人爭得榮譽。當時,由於我們國家的國力孱弱,因而中國人常常受到歧視,受到不公正的對待。為此,他總要起來抗爭。他曾向我們提起一個故事:在巴黎時,有一次他到一家有名的鞋店定做皮鞋。由於左腳穿的是特製皮鞋,而且走路時沒有著地不易損壞,因而需要的隻是右腳穿的一隻鞋。他表示如果由此給鞋店添了麻煩,他可以出高的價錢。但老板拒不接受,態度蠻橫,還帶著輕蔑的口氣問他為什麼不回中國去定做?他氣憤至極,當著圍觀的群眾與之評理,終於迫使老板向他表示道歉。這雖然隻是一件小事,但他也用自己的行動維護了中國人的尊嚴。回到公寓,他深有感觸地對友人說:“關鍵是我們的國家要盡快地富強起來。”

1948年8月至1949年7月,是謝老的“教授輪休年”。他應聘到杭州藝專開設“謝投八工作室”。此時,杭州已臨近解放。為了保護學校和師生的安全,他毅然參加了中共地下黨組織的護校活動,張開雙臂迎接杭州解放這個盛大的節日。當時他以極其振奮的心情寫道:“不堪回首話當年,灑向人間血淚篇。覆地翻天祈解放,汙泥濁水盡成煙。”

新中國成立後,他認真地學習政治,認識到要振興中華靠一個人不行,靠幾個誌同道合的朋友也不行,而必須投入黨的懷抱,把個人的一切努力都融入集體的事業中去。隻有在黨的領導下,個人才能真正地有所作為。後來,在長期的教育實踐和藝術實踐中,他始終沒有放鬆對自己世界觀的改造。有一次,他在與青年教師交流學習體會時說:“學畫要先學做人。要有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我們要認識到,藝術不是沙龍裏的擺設,不是個人沽名釣譽的工具。我們提起畫筆的目的,全是為了反映沸騰的社會生活,反映工農群眾的精神風貌和他們創造美好世界的熱情。藝術作品的高格調,來自藝術家自身的高尚品格。”為此,他總是要求師生下廠下鄉,深入生活,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