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可恥的瞬間(1 / 2)

那天,我們請來自大陸的作家在唐人街飲茶,文人相聚,當然是文人談文人。當我聽到我熟識的一位女作家悲哀的現狀時,我頓時心神飛揚,一種複仇雪恨的快感,猶如在炎熱的夏日裏吃了冰激淩,通體暢快。可興奮過後,我為自己悲哀了,為自己的渺小,為自己的可恥……那位女作家沒成名前我就見過她,是在北京某軍區大院我的朋友家的客廳看一部內部影片的時候。當時默默無聞的她,竟在一年之後,以一部中篇小說發表在一家雜誌上,創造了一陣反響。為了慶賀自己的成功,她在家中舉辦派對,我那朋友將我也帶去了。那天,我見到的都是寫作圈子裏的人物,盡管,都是些名不見經傳的,但嘴上的吹捧功夫卻十分精彩,什麼才華橫溢,什麼驚世之作……儼然說得那位紅光滿麵的女作家真的變成了天才。

我因為還沒讀到她的大作,隻好乖乖地當個聽眾。如果我一直做個聽眾的話,那後來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了。可不巧的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離開喧嚷的人群,躲到小客廳裏,一個人靜悄悄地閱讀欣賞她的驚世之作。我隻讀了不到三分之一,就驚訝地發現,她筆下的故事,對我來說是非常的熟悉。她寫的是發生在中國的故事,可我眼前卻出現了西伯利亞貝爾加湖畔的小鎮,出現了那些悲情的俄羅斯男男女女。那是我“文化大革命”前在哈爾濱蘇僑俱樂部看過的一部蘇聯原版電影《湖畔小鎮》裏的故事。正當我感到萬分驚訝時,女作家走進小客廳,信心滿滿地等待我的讚美。可愚蠢的我,竟然跟著感覺走,實話實說了。她聞聲臉色大變,一臉猙獰的冷笑,仿佛是從魔瓶裏飛出來的巫婆。我這才意識到自己是禍從口出了。其實,我當時的真實感覺是,她和那個俄羅斯劇作家是異曲同工,英雄所見略同,絕沒有想到她是剽竊。我本想向她解釋,她卻憤然離開了。

事後,我和朋友大王走到大街上時,我一路上滔滔不絕:“大王,我真是沒有惡意,我絕不相信她是剽竊蘇聯的電影故事,因為蘇聯影片《湖畔小鎮》並沒有譯製成中文在國內上映,她的那部中篇小說當然是她自己的創作……”

我的話還沒說完,大王卻哈哈大笑,笑得人仰馬翻,笑得前後左右的行人停步張望。

“我說你呀,真是太天真了。她那篇東西就是地地道道的剽竊,我敢斷定,今天在她家向她吹喇叭的人,就有知道真相的,隻是人家不說,而你卻傻乎乎地將深藏在別人心中的秘密給捅了出去。”

“你說什麼?難道你早就知道?不可能,絕不可能!據我所知,‘文化大革命’前,哈爾濱蘇僑俱樂部放映的蘇聯原版電影都是蘇聯領事館專門為當地的蘇僑提供的,當時,在咱們國內,也就是哈爾濱還剩下為數不多的蘇僑,也隻有他們才能看到這部電影。”

“我的朋友,你不是蘇僑,可你不也看了嘛。而我又不像你,俄語流利,又住在有蘇僑俱樂部的哈爾濱,可我也看過這部電影,還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