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創造方法我們上麵列舉了九種,也許有八十種,一百種。而且每個作家都有自己創造人物的心得,沒一個作家敢說他窮盡了人物創造的所有方法,似乎可以從古今中外作家創作實踐看,某個作家僅適用一二種人物創作法,或者把某種方法用到極致,偉大的作家一般都有自己獨創的方法。因而人物創作方法是講不完的。例如還有一種闡述法:既介紹人物後,插入作家評論、猜測,特別指明某人的功能。也有烘托法:一般容易集中力量塑造主要人物,如果我們特別注意將次要人物、壞人,把他們寫好,這也能把主角凸顯出來。另外,用各種側筆寫環境艱難,用不同人物給主人公設置障礙,這也有利於突出主角。中國俗話說,荷花雖好也要綠葉陪襯。還有反諷法:一般主人公是在小說中具有高於一切的位置,有利於塑造他形象的高大,顯示超人能力。但幽默諷刺的作品常使主要所寫的人物低於他的語境,時時處處都是被動的,啼笑皆非的。甚至還有遊戲法:作品中許多人物都有些遊戲人生、嬉戲、插科打諢,對人生態度不負責任。人物靠吸收別人模仿別人為樂事,同時也把自己打扮成一個雜耍狀。總之在人物中取消責任,嘲弄價值在後現代主義小說中也許叫戲擬的方法。總之方法是固定的,層出不窮的,我們無法說完,但我們運用方法卻是靈活多變。特別是在今天,我們可以用一二種人物創造法,也可以用許多種人物創造法,最重要的是獨創一些人物創造的方法。我在長篇小說《城與市》中便獨創了一些人物塑造的方法。就我個人而言,長篇、特別是現代長篇小說的人物應該是綜合建構的方法,使人物構成處於混沌狀態,非確定狀態。隻要使一個人物形象獲得成功我們就要無所不用其極。自從後現代主義,後殖民主義方法興起,小說使盡招數解構故事,解構人物。這種創造方法是破壞故事,破壞人物。人們均沒有反思,剛好表明結構的人物塑造法是方法,解構的方法也是人物塑造的方法。人物解構法:破除了人物整體性,這就帶來了人物危機,這不剛好說明了人類狀態,人類危機嗎?這種人物便含有極強的隱喻象征意味。《城與市》中的姿便是漫天飛舞的碎片。傳統以來我們小說最早由故事居於中心,近代小說人物居於中心。那麼全球化時期,人物是否可以邊緣化、碎片化。理論上說沒問題。當代小說多元化了。可以有故事小說,人物小說,自然也可以有反故事反人物的小說。小說人物在社會曆史的發展過程出現各種演化是極為正常的。那麼如何塑造邊緣人物,碎片人物,我將在先鋒小說那一講中作詳盡論述。未來寫作中反人物的方法是否能夠形成一個潮流,我們不可預測,但他肯定是其中重要的一支。後現代主義小說中人物塑造也是矛盾的,總體上說是解構的方法,但同時他也構成人物。隻是人物很特別、怪異。值得注意的是,人物解構法並不是把人物的肢體器官拆得七零八落,主要是解構人物的意義、功能,常將人物置於非零狀態,那些晦澀的人物甚至無法索解。人物的無主狀態反而也成為了一個時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