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文本的意圖(2 / 3)

意圖(Intenional)一般指作者的主觀動機,創作意圖。通俗的說法指作者寫作時的一種想法。這個意圖一詞在理論家那兒實際上是一個錯誤認識,他們以為作者有一個意圖在作品中或者在作品外,或者作者說我寫這個東西的意圖是什麼。這裏把寫作動機簡單化了。一,確實有部分作者是以某個意圖為動力寫作,如生活中的死亡事件,引起他對死亡的思索。於是寫了關於死亡,於是寫了關於暴力,關於嫉妒。不錯,作品中確實含有死亡,或者暴力、嫉妒。但作者必然會選擇一個書寫對象,這個客體的書寫並不能完全與剛才提到的三個理念吻合,重要的是作者寫作時有一個時段,一天,三天,五天,一個月,在這個中間作者的思想關於某個意圖的想法是多義的,歧義的。特別重要的是在寫作過程中這個意圖會受文本內在的規定性改變。簡單說意圖會發生變化,和他始初的意圖並不完全一樣。我們單憑某種概念意圖不能對文本進行標準性批評。二,隱在意圖。絕大多數寫作是從一種感性衝動入手,有一個朦朧的意圖。他的寫作意圖是在寫作過程中明確的,由此可見,意圖一詞是一個生長的概念。它是不斷豐富又會有歧義的意圖。因而這個意圖不是概念性的,而是描述性的。三,任何意圖在一個傑出的作者那兒都不是單純的,而是多元的,語義含混,但又可以作多種釋義,這並不表明要否認根本意圖,相反基本意圖是重要的。隻有在此基礎上我們才可以提供別解。在文本的客觀意圖上,批評家可以進行主觀意圖的分析與釋義,甚至從文本中發現更有意義和價值的東西。但作者意圖仍是一個文本的誘導標誌。四,一個作者強調他的意圖,他僅提供了釋義的一種解說,可以存疑,我們不需要去循環論證,一個傑出的文本按完形心理學看,文本整體提供的東西是一定會比作者局部提供的東西要多。例如我們的文本在具體陳述一個人的死亡。那麼局部會有死亡方式,死亡動機,肉體死亡,精神死亡,自主性死亡,絕望性死亡,這個人這個事件的方方麵麵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死亡局部相加,但不能等於這個整體之和,死亡。文本會超出於死亡而具有更豐富的內容,因而形成一個好的格式塔。可見一個完形的文本提供的東西是超出了意圖的。

所以我這裏是強調意圖的,它僅僅是一種源起,它有主題的影子在內,有主題的功能,但絕不是主題的含義。意圖對文本來說是異乎尋常的重要。這告訴我們不能糊裏糊塗地寫一個作品,或者僅是摹仿一個人或者一件事。前者表明寫作是一項有意義的活動。後者表明寫作應該做什麼而不應該做什麼。小說寫作的功能應該是有它內在的要求的。不然我們何以要寫作呢。

1.一種明確的寫作意圖。如果從寫作整體上看,有明確寫作意圖的寫作似乎占多數。這個意圖是什麼呢,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識,還是一種特異現象。是一種長時間的沉思,還是一種即興的偶然靈感衝動。總之,導發這種意圖的原因是複雜的。它表明的是作者想說什麼,並把這一想法告訴讀者。這種明確的意圖並不一定是一個概念,一種理念信仰。而僅僅是一個大概方向。一個疑問,一個出發的方向,但大至要明確意圖是幹什麼,例如時間,生死,但這太明確,是我們後麵要說的理念寫作。他是關於這一方麵的思考,從觀念上說是關於死亡。但我想寫的並非死亡本體,而是人以什麼方式確證存在與不存在,例如有一個老人非常害怕睡覺,他總覺得一睡著了便醒不來了,把睡眠看成了死亡的一種形式,他恐懼睡眠。那麼這很有意思,是一種心象,就這個恐懼睡眠的意圖寫一個小說,它關涉死亡,但非死亡主體,而僅是探索一個心理類象。睡眠是一種存在方式,一種存在方式何以成為恐懼之源。人們會思考。這種明確的意圖與明確的觀念是一種什麼現象。博爾赫斯說《代表大會》這篇小說我構思了三十多年,最近才提筆成文。也就說這篇小說的意圖跟隨了他三十多年。我們看他的意圖是什麼,他說,可能故事的情節跟原先有所差異,當然是幻想性情節。不過不是超自然的幻想,而是一種不可能實現的幻想。因為,它取材於一次我不曾有過的神秘經曆。我決意講講我自己並不完全相信的東西,倒要看看結果到底如何(《博爾赫斯七席談》48頁,光明日報出版社)。顯然《代表大會》的寫作意圖是清楚的,寫一種自己不相信的東西,這個意圖具有寫作可能性。於是博氏寫了。但小說並不是提供博爾赫斯意圖的演釋,或者演釋僅是次要的部分。而真正落實到《代表大會》這篇小說卻提供了多元思索。其一,代表大會是一個烏托邦,何以得以存在。其二,一種宏大的組織沒有了。人們相互見麵都不提它了,但它曾經存在過,存在的痕跡有或大或小的影響。其三,這個代表大會,許多人都參加了活動,有主席,秘書長,工作人員,人們去過巴黎,還有戀愛,有燒毀圖書館,有參觀過烏拉圭莊園,簡單說人們都從中獲利過。當人事煙消雲散之後,所有人害怕再提它,怕見其熟人,有的人徹底遺忘了它。為什麼?這才是小說的核心,我以為文本最深刻部分正好是人們害怕觸碰過去的一種虛幻心理。過去一種未被確證的事物和經曆,未被評估,今天麵對不知所措,如同中國的文化大革命。二十年後許多人對這個經曆不敢去觸碰,人類心理是脆弱的容易傷害的。還可以說人們麵對一種不存在的東西的恐慌。因為不存在以一種想象的方式存在過。現在的年輕人,二戰對他們是不存在的,但它如果以某種幻覺的方式複現,依然會引起人類的驚恐。上麵的例子表明寫作意圖是明確的,但文本卻提供了多意圖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