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理念在文本中的位置(2 / 2)

海明威的理念喜歡在人物、故事與環境的混成推進中自然地展現出來。博爾赫斯的理念通常會是講述議論出來的,一般在文本之前有一段由來的交代而引發意圖,在故事的中間借詞語,或某個插入把理念照應一下,最後通常是最閃亮地一擊。他的寫作基本上是靠強大的理念支撐著的。在表現主義和存在主義小說那兒理念是明確的,人物的行為方式,故事的構成是按照理念創造的,而人物與事件的不好理解正好來自理念的扭曲,因而這類小說隻要吃透了理念在小說中的一切局部都好懂了。《局外人》、《變形記》、《城堡》均是如此。有一些創作從世界觀上便有一個大理念支撐,是在一種強大的理性意義下寫作的,這樣你對一個作家整體創作觀的理解,他的小說便可以以一讀十。法國新小說它的整體小說理念是,表現客觀物,不介入心理與情感,是一種零度寫作的方法。精細的客觀物描寫,還不用修辭手法,是絕對表象主義的。有了這個鑰匙便可以不費力地讀羅伯·格裏耶的全部作品。傳統小說我們要找局部的構成看理念是如何顯示。而自現代主義以後的所有文本,局部是碎片化的,理念不來自某個局部而是整體,簡言之它沒有屬於局部的特殊理念的精心構築,反之,局部都是隨機的,感性的,甚至是消解意義的,傳統和現代在理念的表達上是完全不一樣的。現代理念像X射線散在文本的每一個角落,它並不需要我們費力去尋找它的分布點,不必用細節窺探整體。現代小說中大量作品找不到局部的理念怎麼辦,那正好來自於它一個整體的觀念:消解意義。表達無意義的日常現實,你又如何找得到理念呢?因而理念在文本中出現是極為複雜的,我們必須視每一個具體作品而論。

施蟄存的《將軍的頭》核心在是將軍的頭,這是沒問題的。而實際在文本裏是悄悄移動的,核心凝聚到幾個頭的笑,比較一下幾個頭:少女,被殺武士,敵人的頭。幾個頭的不同笑,結合將軍的頭比較,最後突出的是哭。在三種笑與一種哭這中間我們找到了理念。霍桑的《年輕的布朗大爺》核心在妻子菲思的名字上,還有細節粉紅色絲帶,所有的人都在認同邪惡並把它視為幸福,而布朗終其一生與邪惡保持距離。但布朗絕望而死。海明威《雨中的貓》核心在丈夫九次看書的動作上與貓兩次出現時的定語不同。把婚姻問題的理念提到了那個語境中。有許多理念並不在文本中間告訴你,而是在小說之外讀者的評估中,並且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味道。博爾赫斯的《決鬥》本身隻顯示事件的震撼力。兩個人同時抹了脖子一起跑,誰先倒下者輸。這是一個極大的反諷,揭示出來的輸和贏都沒有意義,因為兩個人均看不見賭局的結果。吉·羅薩的《第三河岸》是父親在船上,左右兩岸均不相依。客觀中並沒有第三河岸,有無理而妙在內,但所指仍有很深的理念而且是多義的。上文我提出了四種理念解讀,也許還有五種或六種理念解讀,作者並不作出明確的回答,而讀者可以有許多回答。最深刻的第三岸也許是個體超出二難選擇之外一個終極的選擇,而這個選擇並不是幸福與快樂。

精彩絕妙的理念及其獨特的表現,古往今來有無數篇也有無數種方法,隻有在我們讀了那些小說後才覺出它的精妙,這表明什麼呢?表明我們日常情感、智力、心理都在某一水平線以下,而寫小說要求我們經常把思想的智慧提高到水平以上對世界萬物去觀照,這樣才有發現。另一種是我們經常對日常現象及一切知識領域保持質疑和批判的鋒芒,我們才有真正的發現。套一句傳統的說法,主題的提煉是不容易的,但一旦有了好的主題又光芒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