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把標題創製這一個形式的因素納入意圖和理念來談。其一,標題很多情況下就是一個文本的題旨,是線索與文眼。其二,標題,特別是傳統的標題基本上都是與內容、主題、意義相關的。我們仔細思考一下,所為題,實際上便含有對一個文本的抽象。題者,提也。不概括它又如何提得起呢?標,含有點示的含義。白了說,它提醒的是我告訴你,我告訴你什麼呢,告訴你相關的題。因而標題一詞實際是意圖於理念的另一說法。是主題的一種象征形式。
從文體特征看,標題實際上是一種意義形態視野,看了標題你會對文本的內容與形式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根據豐富的閱讀經驗,你甚至都會知道這個小說寫些什麼。標題也是一種審美期待,標題似乎是與不同的文體相適應的,傳統文體是對生活的摹仿,因此標題比較實,它可以是人物、事件、地點、時間的名詞來命名,根據寫作材料的特點來命名,標題特別告訴你文本寫什麼。這有大量的小說標題來證實了。《包法利夫人》、《菲尼斯重返政壇》、《溫莎城堡》、《紅樓夢》、《二十年後》、《西遊記》、《三國演義》,我們一看這些標題便知道小說在幹什麼,甚至你可以猜度出它的大致輪廓。因此我們可以說標題是內容的顯示。
傳統標題比較實,我們注意從小說內容裏提取即可,或時間地點,或人物事件,或建築飾物都可以。這類標題製訂比較好處理。我們要說的是標題比較講究修辭技術的那種,除了內容,標題要特別重形式感。下麵說幾類標題的製作方法。
第一種,象征隱喻的方法。這類標題有的時候以物擬人,以某個特征性的東西喚起你的想象,在事件物體中寄托著一種理念。見到標題便知道它借用了某種含義。例如《青鳥》、《紅帆》、《魔桶》、《環形廢墟》、《荒原狼》、《鏡子與麵具》等等,這種標題創製是介乎傳統與現代之間。
第二種,無理而妙的方法,這主要建立在反日常性上,也可叫它陌生化,表麵看來標題不通,細細思考卻有特殊的意味。例如《記憶之石》、《黑暗的色彩》、《沉默的左乳》、《人樹》、《正午的黑暗》、《死火》等。石頭是不能記憶的,黑暗中也沒有色彩,乳房無所謂沉默與說話,人與樹分屬動物與植物,正午是不會黑暗的,火有生死嗎?利用相反與不成立的說法剛好有一種特殊的味道。
第三種,特殊感覺化的標題。《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後麵是海》、《空的窗》、《白得耀眼的時間》、《傍晚的斜線》、《饑餓的天空》、《牆上魚耳朵》、《沒臉孔的肖像》、《幽靈的嘴巴》、《向西的窗口》等。這些標題你得細細品味,具有一種特殊的詩意,有時說的大白話似乎是重複所指,有時視角獨特,有時提供無限遐想,讓你覺得隻有這種極端的表達才是準確的。這類標題不是苦思冥想的,而是在特殊感覺下偶然所得。
第四種,標題組詞要保持相反相成的張力。例如一個流動的詞要配一個固體穩定的詞,一個遠去的視線有一個貼近的視覺幹擾。兩個詞之間距離要拉開,但又要巧妙連接起來。《遠與近》、《紅與黑》、《漂泊與岸》、《子彈穿過蘋果》、《站在無人的風口》、《另一隻耳朵的敲擊聲》。仔細分析這些標題時,一個詞語要有彈性,與另一個詞語要有碰撞,在不能結合中找到一種拚貼而形成特殊效果。
第五種,標題不要太中心化,要有所偏移,在詞語之間形成平等關係,而不要修飾與被修飾關係。《槍,或以夢為馬》、《一幅雕屏,或一個民間故事》。標題不要太確定,僅是一種答問,應該是非確定性的,一種可能的回答。《誰在隔壁說話》、《從孤獨到寂寞的距離》、《迷羊》、《死亡,睡眠和旅行家》、《實際事物的想象品行》。總之,標題不要是判斷、肯定,是一個中心,而應該使標題盡量有些不確定感,有些多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