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芃芊來到華山,本想上山拜師學藝,不想卻碰到了隱居在山村中的風清揚,於是便打定主意,死纏爛打也要從風清揚這裏學到些真材實料。
“老爺爺,我是來華山學藝的,求您就收我為徒吧!”見風清揚承認了自己的身份,芃芊一改剛剛的嬌蠻,擺出一副知書達理的樣子怯生生的說道。
“我不是你老爺爺,我就是一色老頭!”被芃芊扣了半天“色老頭”帽子的風清揚沒好氣的說。
“原來,白胡子老頭傲嬌起來,也是萌力十足嘛!”
芃芊見狀心中一樂,連忙跪在床上伏身賠禮道:“剛才見老爺爺不肯承認真名,隻好出此下策相激,我這裏給您賠禮了,請您老人不計小孩過,就收我為徒吧!”
“老頭子我早就不收徒了!”風清揚道。
“收不收徒沒關係,隻要您答應教我本事就行,嘿嘿!”芃芊也不跟風清揚較真。
“你不拜我為師,我憑什麼教你本事?”聽到芃芊所說,風清揚奇道。
“自古以來好像也沒人規定非得是師徒才能授藝的啊!”芃芊一般正經的說道。
“這……倒也是,你這娃娃雖然不懂禮教,性子卻也正和我口味,嗬嗬!”風清揚點頭笑道。
“這麼說您願意教我本事啦?”芃芊高興的問道。
“就算如此我也沒有必要非教你不可啊!”風清揚說到這裏神色一正,指著桌上《九陰真經》和黑木令等物品接著說道,“且不說授藝的事,你這小娃娃還是先交代一下自己是什麼來曆,這些東西你又是從哪兒得到的,還有你是怎麼找到這裏的,如何知道老頭子我就是風清揚的?”
“這個……”芃芊腦海中靈光一閃,想起了前世一部日本動漫中出現過的一個角色,便說道,“我叫芃芊,是第二百八十三代‘書翁’哦!”
“書翁?”風清揚打量了打量眼前這個小巧可愛的小女孩兒,大概也就七八歲,怎麼也跟那個“翁”字搭不著邊,不禁笑道,“就你這小娃娃也稱得上是‘翁’?”
“我怎麼就不能是書翁啊?隻不過是我的上任突然撂挑子去駕鶴西遊,我接班有點早罷了。”未等風清揚說完,芃芊裝出一副不滿的樣子說道。
“原來如此,可這‘書翁’又是做什麼的?我行走江湖幾十年,卻是從未聽過這名號。”風清揚問道。
“咳咳!這個嘛!且聽我慢慢道來……”芃芊裝模作樣的咳了兩聲,在心中飛快地打好腹稿,便開啟了大忽悠模式。
而風清揚自是不知芃芊心中正構思著一個彌天大謊,隻覺得這小姑娘甚是古靈精怪,不禁搖頭笑笑,姑且先聽芃芊說下去。
按照芃芊的說法,他們書翁始於秦漢年代。始皇帝一統六國後推行酷律暴政,墨家則崇尚“兼愛”、“非攻”,以他們為首的諸子百家連同江湖群俠奮起抵抗秦朝暴政。但在秦帝國國家機器的打擊下,這些江湖群俠死傷慘重,不得不由明轉暗,就在這個時期有個人萌生了個念頭,想要把這些心係天下百姓的俠士的事跡記錄下來,這個人就是初代書翁。此後曆代書翁,都以“書翁”為名隱匿於江湖之中,以旁觀者的視角悄悄記錄著江湖中的奇人、異事、神功、名器。芃芊之所以認出了風清揚,正是因為她是第二百八十三代書翁。
“哦!那小娃娃你倒是說說,這桌上東西你是從何處得來的?”聽了芃芊一頓大忽悠,風清揚卻是顯得古井無波,讓人看不出他是信了還是沒信。
芃芊見風清揚仍有懷疑便繼續忽悠,隻說她的老師第二百八十二代書翁,帶著自己到終南山古墓探秘,卻不想正遇到一個日月神教的不知是長老還是香主,竟然從古墓裏盜出了那“重陽遺刻”上的《九陰真經》。本來書翁就是江湖的旁觀者,所以芃芊他們師徒並未在意《九陰真經》被日月神教所得。哪想那個不知是長老還是香主的家夥,見他得到《九陰真經》一事被撞破竟想殺人滅口,最後二百八十二代書翁幹掉了那個長老或是香主,這《九陰真經》、黑木令等一幹物品就是芃芊摸屍體摸出來的。
“哦!那你老師呢?你又為何從終南山跑到這華山來了?”風清揚繼續問道。
“我老師被那個盜墓的打成重傷死掉了。”芃芊平淡的說道,“他臨死前告訴我,身為書翁不求武功有多高可總得有一技傍身,他快死了沒辦法再教我,讓我就近找個武林門派拜師學藝。”
“你這娃娃卻是好沒良心,你老師到死都在為你著想,你小小年紀卻連滴眼淚都沒有?”風清揚皺著眉頭說道,雖然覺得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不可能扯出如此真實的彌天大謊,但卻也沒有完全相信芃芊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