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過了蒙古族姑娘獻上的哈達,喝過了滿族姑娘呈上的美酒,由13輛越野車組成的“中俄友誼之旅”車隊緩緩駛過載歌載舞的人群,直奔中俄滿洲裏—後貝加爾斯克海關。從那裏,我們將走出國門進入俄羅斯境內,開始正式踏上我們的“中俄友誼之旅”,書寫我們友誼的“西行漫記”。

後貝加爾斯克公路口岸與滿洲裏公路口岸老建區麵積差不多,隻是南北狹長,遠遠望去隻見通道縱深,關卡重重。俄羅斯的海關人員在通關時的磨蹭是出了名的。2004年當我第一次出差前往俄羅斯的時候就完全領教了什麼叫傳說中的“難關”:在莫斯科機場,幾十個人硬是用了整整4個半小時才通過海關。

而這一次,我們報道團的記者不僅攜帶著大量需要報關的器材,更要命的是,車隊裏還有13輛車需要一起通過海關。按照慣例,一輛車通過海關的時間大約為一個半小時左右,那麼13輛車通關少說也要13個小時。

雖然中國海關方麵已和俄方作了溝通,但我們仍被告知:“不要抱太大希望,能在六七個小時內通過就相當不錯了。”因此,對於俄羅斯海關通關一事,我們事先都作了極其充分的思想準備。我甚至已經想好通關後我要寫的記者手記的內容了。我還計劃好在文中自我發揮地加上這麼一句:“這個北方國度驍勇善戰的子民,偏愛烈酒、不畏嚴寒,可就是不知道他們現在的這種‘磨幾’勁兒源自何處!”

7月28日上午10點30分,報道團車隊在通過滿洲裏海關後,來到了與之相對應的俄羅斯後貝加爾斯克海關關口前。一名俄羅斯美女隻身前來驗關,所有有備而來的中國團員們早已滿麵微笑地在心裏寫上了一個“等”字,隻不過車隊男士們此刻浮現出來的笑容相比之下更加真誠、甚至還略帶點欣喜而已。

讓人沒想到的是,這位俄羅斯美女僅用了15分鍾就檢查完畢了所有人的護照、關單以及車子後備箱的行李、器材。隨後所有乘客被要求下車攜帶行李進行安檢,車隊司機開車載運采訪設備從另外的通道進行安檢。

這時,一位俄羅斯海關的工作人員走了過來,非常友好地對我們說:“歡迎你們來俄羅斯,我們為你們的順利通關已作了很多準備。”看到這種情景大家都暗喜:“也許今天五六個小時就能完事!”又過了一個“迅雷不及掩耳”的15分鍾,所有乘客都通過了安檢,並發現,司機師傅們早已完事,正圍坐在一起興趣盎然地暢談剛才所見俄羅斯美女之動人,並由衷讚歎為“賞心悅目,美自天成”,反倒對沒有被她們像平日一樣“刁難”而深感遺憾。

“這就完事啦?總共30分鍾?”大家一臉茫然。“不可能吧。”彬彬甚至為作了這麼

紮實的心理準備卻派不上用場,而感到有些失落。就連常年從事赴俄旅遊事宜的中國康輝旅行社的導遊張子剛也覺得太不可思議。

這時,後貝加爾斯克海關公路關的關長出現了。他熱情地和我們握手,並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更好的消息:海關已主動把報道團每一位成員的關單都複印後留了底,這樣車隊成員在俄羅斯境內萬一丟了關單,可以讓當地警察打電話到後貝加爾斯克海關查證,這樣能給車隊減少很大的麻煩。

“這是史無前例的。你們隨後的旅途還很遙遠和艱辛,我們希望能夠盡可能地給你們提供幫助。現在讓我們一起合影留念吧!”關長先生的笑容很燦爛,就像俄羅斯明媚的陽光一樣照進我們的心裏,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