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L。初識後貝加爾斯克與“麵包和鹽”(1 / 1)

後貝加爾斯克是俄羅斯聯邦赤塔州的一個小城,距離滿洲裏市中心僅9公裏。在中國邊防的瞭望哨所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全貌。20世紀50年代,中蘇友好時,後貝加爾斯克曾經是一個非常繁忙的車站,蘇聯援助中國的15 6項工程的大量物資均由此站運抵中國。

今天,隨著中俄兩國經貿活動和旅遊業的發展,後貝加爾斯克作為俄羅斯遠東地區物資、人員通往中國的重要通道,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是,對於許多希望通過中俄邊境遊來彌補無法前往俄羅斯歐洲部分之遺憾的中國遊客而言,不免會感到驚訝和失望了,因為這個小鎮完全沒有想象中充滿“俄羅斯風情”的模樣。在這座城市裏,連神州行電話卡都暢通無阻。

後貝加爾斯克的麵積相當於中國的一個縣城,布局很散,房屋大都很低矮,很少有高樓,街道也很舊,少見修造、改建的場麵。如果不是道路兩旁的尖頂木房和俄羅斯人,很難看出已經到了俄羅斯。相反,倒是出關前在滿洲裏大街上看到滿眼的俄羅斯風格的尖頂建築和巨大套娃以及大小商店牌匾上和中文並列的俄文,讓我恍惚間覺得踏出了國門。

雖然景色並不如想象中的美麗,當地人的生活也顯而易見的不那麼優越,可是我們這些專為中俄友誼而來的中國客人,卻感受到了後貝加爾斯克最美好的東西——真摯和友誼。迎接我們的除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嚴陣以待”的地方領導以及手捧麵包和鹽的俄羅斯姑娘,還有許多當地老百姓,他們幾乎是一家老小傾巢出動,手拿著中俄兩國國旗歡迎我們的到來,場麵頗為壯觀。

俄羅斯人喜歡用“麵包加鹽”迎接最為尊貴的客人。一般是由身穿民族服裝的俄羅斯姑娘在客人剛一到來的時候便呈上磨盤大小的麵包,在麵包的頂部有一個圓形的小槽裝著一些鹽,客人吃的時候則需要扯下麵包蘸上一點鹽吃,隻有當所有客人都品嚐過這道美味後其他歡迎活動才能開始。

在後貝加爾斯克市舉行的歡迎儀式上,美麗的俄羅斯姑娘給我們呈上了專為最尊貴的客人所準備的鹽和麵包。我從這蘸鹽的麵包裏品出了家鄉美酒的滋味,從俄羅斯姑娘閃亮的大眼睛裏看到了親人的微笑。

這種最高禮遇在此後的行程中我們一共經曆了近10次。後貝加爾斯克的麵包加鹽是我們在俄羅斯境內第一次受到這樣的禮遇,大家自然是既興奮又激動。加上麵包本身也是鬆軟香甜,再配上點鹽為作料真是別有一番滋味,碩大的麵包頃刻間被隊員們分了個精光。車隊頭號車的車隊隊長來新成師傅吃完了還在那兒連聲讚歎:“以前沒聽說俄羅斯‘大列巴’這麼好吃啊!”

在隨後品嚐到的所有“麵包加鹽”中,可能由於我們的胃在經曆沿途長時間俄羅斯“大列巴”洗禮之後,多少有些“審美疲勞”的緣故,想來總覺得滋味不如此次,當然在喀山品嚐到的名為“恰克恰克”、神似中國食品“薩其馬”的“麵包和鹽”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