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就業理論發展及區域就業理論框架的提出(4)(1 / 3)

二、關於勞動力商品屬性的討論

幾十年來,勞動力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是否成為商品一直是學術界的禁區。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的經濟體製改革一直是以市場為取向的,因而發展勞動力市場也就是題中之意了,人們普遍認為勞動力市場作為市場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加緊培育。但是,在20世紀90年代之前,出現了勞動力不是商品的觀點與勞動力市場之間的矛盾。對此難題,國內一些學者作了不少嚐試,如采用勞務市場這個詞來代替勞動力市場,或采取迂迴的理論解釋來給以彌合,但這些解釋明顯缺乏說服力。黨的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改革的目標模式以後,國內學者進行了更大膽也更為艱辛的探索,並提出國有企業的生產資料是屬於國家所有,勞動者的勞動力屬於個人所有,兩個不同所有者而且是代表兩種所有製的主體之間發生經濟關係,隻能通過商品形式,因而,從國有企業中的經濟關係考慮,和其他企業中的狀況一樣,勞動力仍然是商品。

三、關於用工主體問題的探索

在計劃經濟時代,國家是用工的主體、分配的主體,勞動者並不是獨立的自由人,必須一切聽從組織安排,這些理論是勞動就業統包統配製度的基礎。勞動就業的統包統配製度使得企業職工隻能進不能出,人浮於事,冗員過多,加重了企業的負擔,又降低了勞動力資源的配置效率。一般而言,生產要素組合空間越廣闊,受約束越少,它達到的相對優化組合水平就越高,要素的生產效率也就越高。然而,在統包統配的就業製度下,勞動力要素隻能在極狹窄的空間內組合,個人的才能、特長和個性都得不到有效發揮,並使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益下降。針對這種情況,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開始對國有企業自主經營權逐步放鬆,逐步到國有企業產權的明晰、現代企業製度的建設,實現了從放權讓利到機製創新和製度變遷的轉變。國有企業開始按照現代企業製度的要求,根據市場競爭的原則來確定生產規模和方向。對用人製度、人員培訓、獎懲、提升和解除勞動合同等企業行為,國家一般不予幹預。

四、關於社會主義失業概念的提出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傳統的社會主義就業理論認為,“失業”在社會主義經濟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在我國實行經濟體製改革後,部分理論工作者對此提出了疑問,並提出了社會主義也存在失業的問題。他們認為,社會主義公有製並不排斥公有製部分成員一定時期處於失業狀態的可能性,這是由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結合的特點決定的。從就業角度來講,社會主義公有製隻為公有製成員提供了平等的勞動權利和就業機會,並不等於提供終身就業的“鐵飯碗”。傳統理論混淆了“直接結合”與就業意義上的生產資料與勞動力“結合”的條件差別,混淆了勞動者群體權利、利益與勞動者個體權利、利益的差別,導致了不正確的結論。其次,社會主義經濟所具有的商品經濟和勞動力個人所有製的存在,決定了社會主義經濟依然存在失業現象的客觀必然性。勞動力的個人所有製也客觀上允許勞動者有自由選擇企業和職業的權力,而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條件下企業的自主用工權也意味著企業有權決定是否聘用擁有自由選擇權的勞動者,企業和勞動者雙方都有自主選擇權的情況下,可能有一方“落選”,因而“失業”這一過去被認為是社會主義經濟生活中不正常的現象就會不可避免地成為經濟生活中的正常現象。經過多年來的努力,這些理論逐漸被認可和接受。1993年初,中國政府開始正式用“失業”的概念取代了“待業”概念,並於1995年1月3日起開始試行新的失業調查統計方法。

五、關於勞動力市場培育

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隨著理論禁區的不斷突破,新的理論逐漸為人們所接受,政府通過調整就業形式、就業政策、培育勞動力市場等方式,逐步打破“統包統配”的就業體製,減少政府行政幹預,擴大市場調節比重,著手對勞動就業製度進行根本性變革。首先,調整所有製結構,開辟多種就業渠道。與發展多種經濟形式的政策相適應,政府將“統包統配”的就業製度改為“三結合”的就業方針,即實行在國家統籌規劃和指導下,勞動部門介紹就業、自願組織就業和自謀職業相結合的就業方針,開辟了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個體經濟和其他經濟(如外資、股份製經濟等)多種就業渠道。其次,開放勞動力市場,發展勞動力市場,引入競爭機製,促進勞動力的合理流動。黨的第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若幹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明確提出了培育市場體係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重要內容,而當前培育市場體係的重點是發展勞動力、金融等要素市場。1994年初,勞動部根據《決定》精神,提出了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時期勞動體製改革的總體設想:“我國勞動工作要以培育和發展勞動力市場為中心,全麵推動勞動體製改革,逐步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新型勞動體製。”隨後,《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和江澤民同誌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上作的報告又充分肯定了發展勞動力市場的重要性和緊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