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西部發達城市城鄉就業矛盾的緩解及措施評述——以成都市為例(6)(1 / 2)

第四節成都促進城鄉比較充分就業的經驗總結及發展探索

一、成都促進比較充分就業的經驗總結

成都市委、市政府以嶄新的理念,站在城鄉統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把城鄉就業問題作為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實現人的全麵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三年大膽探索和積極創新,初步形成了具有成都特色的“城鄉一體、統籌就業”的運行體係,形成了就業工作製度化、就業信息網絡化、就業渠道多元化、就業服務組織化、勞動力配置市場化的可喜局麵。總的來說,成都促進比較充分就業的主要經驗特點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麵:

1.以人本主義和統籌發展理念為指導,統領就業工作

成都促進比較充分就業的高效推進與黨政領導的高度重視密不可分。在市委書記、市長直接領導下,各級政府將促進充分就業工作作為城鄉一體化建設中的首要任務,樹立了正確的指導思想。以人為本、統籌發展理念為思想指導,統領全市就業工作,保障了比較充分就業工作的順利推進。

一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明確了“城鄉統籌、係統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思想。在此思想的指導下,成都以打破城鄉二元社會經濟結構,建立平等和諧、互促共榮的城鄉關係為目標,統籌城鄉規劃,將城鄉社會經濟作為整體統一規劃,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統籌城鄉資源配置,統籌城鄉產業發展,統籌城鄉國民收入分配,統籌農村和城鎮居民待遇。

二是樹立“就業是民生之本、構建和諧社會之基礎”的觀念。充分就業是社會成員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主要方式,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途徑,就業是人們獲得自尊的保障,也是推進人的全麵發展的基本要求。成都市各級政府充分認識到了就業問題的重要性,將其作為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和諧成都的核心內容。

2.以製度創新為基礎,推動城鄉就業發展

製度是社會經濟運行的規則,高效製度是促進城鄉比較充分就業的基礎條件。成都市委、市政府以統籌思想為指導,將就業工作放在整個全局中考慮,首先對城鄉發展製度進行了創新,為城鄉勞動力比較充分就業提供了基礎。

成都市委、市政府對傳統機製進行了反思,對社會經濟製度進行了全麵的創新和突破。2003年以來,成都市委、市政府相繼出台了《關於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意見》和若幹配套文件,在規劃、行政管理、就業、社會保障、衛生、教育、投資體製等方麵進行了大膽的改革,逐步形成了相對完整的城鄉一體化製度支持係統。成都市在全國率先實施網格化管理、就業實名製等就業工作運行機製,並首創了就業督導機製。在促進比較充分就業的過程中,成都做到了重統籌,破分割,全覆蓋,不疏漏,權責分明,獎懲明確,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領導機製和組織機製。

城鄉製度的改革和創新,為城鄉勞動力的跨區域流動消除了製度障礙,不僅為城鄉一體化提供了持續的推動力,而且還為城鄉充分就業工作開展提供了良好的製度基礎,使全市的就業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

3.以政府為主導,構建就業運行機製

充分就業作為宏觀政策的目標之一,也是政府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務。成都市委市政府充分認識到政府在勞動力充分就業中的主要作用,堅持把推進就業作為全市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中的核心工作,逐步建立了相對完善的領導和組織機製,形成了高效的就業運行機製。

(1)重統籌,破分割。全市在就業組織體係上,以勞動保障部門牽頭,將財政、稅務、公安、工商、城管等各相關職能部門納入其中,明確部門責任,形成信息交流和協調機製,打破了就業工作在區域、部門上的分割。

(2)全覆蓋,不疏漏。成都在全國範圍內較早實行網格式管理,各區(市、縣)在轄區內劃定若幹個責任網格片區,片區責任人負責網格內“尋崗位、送崗位、送政策、送信息”,真正實現了就業工作的“全覆蓋,不遺漏”。

(3)責任明確落實,目標到人。建立目標考核製度,將就業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部門和相關責任人,定期對成效和目標進行考核。

(4)強化督導,抓落實。成都市在全國首創督導機製,從全市各部門抽調素質高、組織能力強的幹部組成督查組,下派到各區(市、縣)督促各地充分就業工作。各區縣相繼以此為中心,成立督導小組,下派到各街道(鄉、鎮)督促就業工作。

通過主導就業運行機製的建設和運行,全市各級政府的資源調控力為促進充分就業而服務,城鄉勞動力尤其是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一方麵推動了充分就業工作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麵也有利於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