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西部發達城市城鄉就業矛盾的緩解及措施評述——以成都市為例(7)(2 / 3)

第一,打造產業集群。打造產業集群,逐步形成擁有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現代製造業集聚區、特色產業集聚區的工業新格局。

第二,推進縣域經濟(增長極)。將大力發展縣域經濟、調整並完善縣域社會管理和組織結構作為重要關節點,以縣域經濟的充分發展、縣域社會結構的深刻變遷為突破口,利用強大的組織資源和行政資源,推進城鄉統籌發展進程。

第三,推進製度文化環境建設。成都高等院校、科研單位數量眾多,具有發展知識經濟和高技術產業的明顯優勢和巨大潛力,可進一步完善吸引資金、人才、技術、項目的各項政策和措施,為城鄉結構調整與統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和良好的環境。

(3)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鼓勵發展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

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水平遠遠落後於工業化的發展水平,存在很大的發展潛力。第三產業中金融、保險等新興服務業從業人員少,現代物流、信息中介等生產服務業從業人員少。積極推進專業化和社會化服務體係的發展,可擴大就業,提高現代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對工業化的支撐和推進作用。與此同時,積極發展旨在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旅遊、教育、健康、環保、文化、家政等新型服務業,不斷提高服務業容納就業的能力。發展第三產業巨大潛力的另一途徑是推進城鎮化進程,使城鎮化與農村勞動力轉移和服務業的發展相互促進。

發展中小企業是擴大就業的有效途徑。現階段關鍵是要為中小企業的創業提供必要的條件,放寬限製,簡化手續,減輕負擔,提供有效的融資渠道,在當前,不隻是要製定鼓勵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創業和擴大就業的各項政策,更重要的是把已有的政策落到實處。

3.以就業實名製為核心,推進充分就業長效機製建設

目前,成都市就業實名製還處於初期發展階段,需要繼續以就業實名製為核心,構建適應市場化、工業化、城市化發展需要的就業長效機製。

第一,建立就業實名製信息數據動態更新機製。勞動力信息是整個就業實名製工作體係的運行基礎,信息的準確性與及時性將直接影響到充分就業工作的效率。為此,建立勞動力信息更新機製,注重信息更新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將成為就業實名製工作持續發展的基礎。

第二,建立信息統計與反饋工作結合的機製。全市要以就業實名製統計信息為基礎,為就業困難行業、困難地區、困難群體及時提供有針對性的政策服務,使失業人員能夠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實現就業,這是就業實名製工作開展的關鍵環節。為此,建立快速、有效的信息統計服務機製,就顯得尤為重要。

第三,建立靜態數據統計與動態分析的運行機製。勞動力供給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而勞動力信息數據是一個靜態的截麵數據。為此,成都市可在以就業實名製信息統計數據的基礎上,對全市勞動力供求變化、經濟發展態勢進行分析和預測,根據形勢變化不斷調整就業工作運行機製,做好動態信息與靜態信息的結合、宏觀指導與微觀管理的結合,促使經濟社會發展與勞動力就業的相互協調、相互促進。

4.結合新農村建設,加強農村勞動力培訓

“三農問題”是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中的大難點,而“三農問題”的核心又是農民問題,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必須妥善處理好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成都市農民的文化素質現狀難以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和激烈的市場競爭。近年來,成都市已經在農村人力資源開發方麵進行了探索和創新,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必須認識到農村問題的艱巨性和長期性,應進一步結合新農村建設的內在要求,加強農村勞動力培訓,構建分工合理、協調有力、投入穩定的培訓機製,提升農村勞動力的素質,為農村勞動力的非農化就業轉移和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基礎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