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德
【原文】
一家延①師,供饌甚薄。一日,賓主同坐,見籬邊一雞,指問主人曰:“雞有幾德?”主曰:“五德。”師曰:“以我看來,雞有七德。”問:“為何多了二德?”答曰:“我便吃得,你卻舍不得。”
【注釋】
①延:聘請。
【譯文】
有家人請老師教書,給他吃的飯菜卻很簡單。有一天,老師和主人一起坐著,老師看見籬笆旁邊有一隻雞,於是指著雞問主人:“雞有幾德?”主人說:“五德。”老師說:“依我看,雞有七德。”主人問:“為什麼多了兩德呢?”老師回答說:“我能吃得,你卻舍不得。(‘得’音同‘德’)”
糞雞
【原文】
東家供師甚薄,久不買葷。一日,糞缸內淹死一雞,烹以為饌①。師食而疑之,問其徒,徒以實告,師憤甚。少頃,主人進館,師忙執笤帚二把,塞其口中,逼使盡食。東家曰:“笤帚如何吃得?”師曰:“你既不肯吃笤帚,如何倒叫先生吃糞雞。”
【注釋】
①饌:菜肴。
【譯文】
一家主人招待自己的老師很簡單,長期不買葷菜。一天,糞池裏有隻雞淹死了,主人就把這隻雞做了菜給老師吃。老師吃了後很懷疑,就問他的徒弟,徒弟告訴他實際情況,老師聽了非常憤怒。一會兒,主人進了學館,老師急忙拿兩把掃帚塞到他的口裏,逼著他吃下去。主人說:“掃帚怎麼吃得啊?”老師說:“你既然不肯吃掃帚,為什麼倒讓我吃糞雞呢?”
惡神
【原文】
一神道險惡,求者必用生人祭禱。有酬願者,苦乏人獻,特於供桌中挖一孔,藏身在桌下,而伸頭於桌麵。俟①神舉箸,頭忽縮下。神大怒,罵曰:“這班小鬼都是賊,才得舉箸,如何就一些沒有了。”
【注釋】
①俟:等到。
【譯文】
有個惡神非常殘忍,求他的人都必須用活人給他祭拜。有個想還願的人,因為找不到活人獻給神而非常苦惱,於是特意在供桌中間挖了一個洞。自己藏在桌子下麵,然後把頭伸到桌麵上,等到惡神舉起筷子要來吃時,他忽然把頭縮下來。惡神很生氣,罵道:“這群小鬼都是賊,剛舉起筷子,怎麼下飯的菜一點也沒有了!”
下飯
【原文】
二子午餐,問父用何物下飯,父曰:“古人望梅止渴,可將壁上掛的醃魚望一望,吃一口,這就是下飯了。”二子依法行之。忽小者叫雲:“阿哥多看了一眼。”父曰:“鹹殺了他。”
【譯文】
兩個兒子在吃午餐,問父親用什麼菜下飯,父親說:“古人說望梅止渴,你們兩個可以看看牆上掛的鹹魚,看一眼,吃一口飯,這就是下飯的菜了。”兩個兒子按照父親說的方法做。忽然弟帶叫道:“哥哥多看了一眼。”父親說:“鹹死他吧。”
吃榧傷心
【原文】
有擔①榧子在街賣者,一人連吃不止。賣者曰:“你買不買,如何隻管吃?”答曰:“此物最能養脾。”賣者曰:“你雖養脾,我卻傷心。”
【注釋】
①擔:挑著擔子。
【譯文】
有個人挑著一擔榧子在街上賣,一個人連著吃了幾個還不買。賣的人說:“你買不買,怎麼隻吃不買?”那人回答說:“這東西最能養脾了。”賣的人說:“你吃了雖然能養脾,我卻傷心了。”
一味足矣
【原文】
一先生開館①,東家設宴相待,以其初到加禮,乃宰一鵝奉款。飲至酒闌,先生謂東翁曰:“學生取擾的日子正長,以後飲饌②,毋須從儉,庶得相安。”因指盤中鵝曰:“日日隻此一味足矣,其餘不必羅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