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①開館:開學館教書。②飲饌:飲食。

【譯文】

有個教書先生開學館教書,東家設宴填款待他。因為他是初次到家裏來,主人為了表示更加的禮貌,就殺了一隻鵝來招待他。酒快喝得差不多的時候,先生對主人說:“以後打擾的日子還很長,飲食方麵一定要從儉,這樣我才安心。”因此指著盤裏的鵝說:“每天就這一味就夠了,其餘的就不必再擺上來了。”

賣肉忌賒

【原文】

有為兒孫作馬牛者,臨終之日,呼諸子而問曰:“我死後,汝輩當如何殯殮?”長子曰:“仰體大人惜費之心,不敢從厚,綢衣布裘,二寸之棺,一寸之槨,墓道僅以土封。”翁攢眉①良久,責其多費。次子曰:“衣裳棺榔,俱不敢用,但具稿薦②一條,送於郊外,謂之火葬而已。”翁猶疾其過奢。三子暗喻③父意,乃詭詞以應曰:“吾父愛子之心,無所不至,既經蟬力於生前,並惜捐軀於死後?不若以大人遺體,三股均分,暫作一日之屠兒,以享百年之遺澤,何等不好?”翁乃大笑曰:“吾兒此語,適獲我心。”複戒之曰:“對門王老三,慣賴肉錢,斷斷不可賒。”

【注釋】

①攢眉:皺眉。②稿薦:草席。③喻:明白。

【譯文】

有個人一輩子為兒孫做牛做馬,到了他臨終那天,他把幾個兒子叫到旁邊問道:“我死後,你們準備怎麼安葬我啊?”長子說:“我們了解您老人家怕浪費的心思,不敢厚葬,隻要一些綢衣布裘,一副兩寸的棺材,一副一寸的棺槨,墳墓隻用土蓋上就可以了。”老人皺眉很長時間,責怪他太浪費。二兒子說:“孝服,棺材和棺槨都不能用,隻準備一張草席裹好,送到郊外火葬就可以了。”老人仍然怪他奢侈。三兒子已經暗自猜到老人的意思,於是用假話來應付說:“父親疼愛兒子的心,我們都知道,生前您為子孫竭盡全力,死了也不惜為子孫捐軀。不如把父親的遺體平均分成三分,我們暫且做一天的屠夫,把肉賣出去,這樣就可以達成您的心意了,不是很好嗎?”老人聽了大笑道:“我兒的這些話正是我的心裏話。”接著又告誡他說:“對門的王老三,習慣賴別人肉錢,千萬不能賒給他。”

咬嚼不過

【原文】

一人死後,轉床殯殮,諸親及眾婦①繞靈而哭。隻見孝幃裂碎,到處飛揚,皆稱怪象。特往關魂問之,乃曰:“無他,隻是當眾人咬嚼不過耳。”

【注釋】

①眾婦:這裏指眾妻妾。

【譯文】

有個人死後,轉床殯殮,親戚們和妻妾們都圍著靈床哭泣。突然孝幃碎裂,四處飛揚,大家都認為這現象很奇怪。就特意問他的靈魂,他說:“也沒什麼其他的,就是被你們吵得難以忍受。”

醮酒

【原文】

有性吝者,父子在途,每日沽酒一文,慮其易竭,乃約用箸①頭醮嚐之。其子連醮二次,父責之曰:“如何吃這般急酒!”

【注釋】

①箸:筷子。

【譯文】

有很吝嗇的父子兩人一起外出,每天隻買一文錢的酒,考慮到會太快喝完,於是約定隻用筷子頭蘸著吃酒。兒子連蘸了兩次,父親就責備他說:“你怎麼喝這麼急的酒!”

吞杯

【原文】

一人好飲,偶赴席,見桌上杯小,遂作嗚咽之狀。主人驚問其故,曰:“睹物傷情耳。先君①去世之日,並無疾病,因友人招飲。亦似府上酒杯一般,誤吞入口,咽死了的。今日複見此杯,焉得不哭?”

【注釋】

①先君:指已經去世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