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聖誕的禮物(1 / 2)

我家沒人信教,但我自幼就被一種宗教氣氛所籠罩。我家住北京東城燈市口,院子的南牆前聳立著一排石刻菩薩,有的缺了腿,有的斷了手,但一個個歡喜如常,笑眯眯看著小孩兒“過家家兒”。我更感興趣的,是大街上的那兩座教堂。

座在燈市口大街路北,一座在八麵槽大街路東。我曾在星期日早上,偷偷跟著信徒們進去,看他們怎麼“做禮拜”。教堂把門的人沒有管我,或許以為我是前麵那個大人的孩子呢。信徙剛進去時,要跪在座椅後邊的橫板上禱告上好一陣兒,然後才起身到前邊的空位子坐下。在教堂的正前方,山峰般聳立起一個講壇,一個頭戴大高帽子的人,拿腔拿調在說著什麼——表麵是“說”,實際像“唱”,並且“唱”和“聽”的雙方都津津有味和如醉如癡。戴高帽兒的人講完了,兩側的女每人手捧著一個紙夾子,用情地唱起讚美詩。讚美誰?不知道。後來聽說是讚美耶穌。耶穌又是誰?聽說是外國的神。他幹嘛要管中國人的事情?我雖然懷疑,但由衷承認讚美詩是很好聽的,起碼比和尚念經好聽。並且,教堂中的氣氛是很有情調的。我每次偷進教堂之後,回家總要說上幾句,母親聽了很感興趣,她時常能回答我的某些問題,諸如耶酥是怎麼個神啦,他為什麼被捆上了十字架啦,教堂中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回聲啦,信徒們作禮拜又是怎麼回事啦……我奇怪母親的多知多懂,母親笑著告訴我——她幼年在蘇州的小學中學讀書,上的都是教會學校——外國老師講課用英語,講著講著,說不定就會扯到聖經中的某段故事中去。母親雖不信教,但她相信任何真正的人,應該是仁慈和友愛的。對於西方的一些節日,比如每年一度的聖誕節,她總要帶我到一些有文化的中外人士家中,讓我去看那棵纏滿彩色電燈泡的樅樹,並讓我親眼看到聖誕老人在午夜時背著個大口袋來到聚會場所,當場為小朋友分發禮品。這禮品隻是個序幕,真正的“大軸戲”則在小朋友回家人睡之後,老人會把禮物塞進小朋友預先繞在床頭的一隻長統襪子當中,並且一定要塞滿。就在小朋友將醒未醒之際,他一下子就又返回了天國……總之,這故事很美,我很願意相信,因為每年聖誕次日,我一早醒來,床頭那隻長統絲襪一定裝滿了好玩或好吃的禮物。就在我打算掏出禮物——細數之時,母親常在這時推門進來,親切問道讓我看看,聖誕老人送你什麼禮物了?我緊忙用被子把襪子一蓋,我不願意其他人比我更早知道禮物的內容。“好了,好了,媽媽不看。上學要緊,中午回來再看,行嗎?”我想了想,用被子把禮物蓋嚴,一邊下床,一邊對媽媽說:“您得保證,不許疊床上的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