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保證,這被子就擱到中午再疊……”
媽媽說到做到,中午回來,被子果然沒動,因為被子原先的樣子我是記得十分仔細的……
這樣的事情重複了許多年,於是,從聖誕這天晚上,一直到第二天一早(準確點說,是到中午我獨個在臥室床上細數禮物的時候),便成為我童年的一個節日,盡管我還是個隻顧玩的孩子,但多少也領悟到每年都有這麼一個時刻,應該稍微鄭重和虔誠一些。因為在這個時刻,上帝要委派一個聖誕老人降臨人間,把幸福和祝願贈送給善良的人們。
我6歲那年,北平城十分混亂,爸爸整天在外麵忙,媽媽秋天時生了個小妹妹。快到元旦時,市麵就更亂了。一天,軍警忽然到住家前邊的報館搜查,翻得亂七八糟,走了。過了幾滅又來了,不容分說就抓走了爸爸,因為他是這個辦事處的主任。媽媽知道後,連續幾天早出晚歸,奔走營救,小妹妹就交給一個阿姨帶。白天還好說,妹妹晚上就非找媽媽不可。阿姨為了哄妹妹睡覺,就不停地唱歌。她唱得不好聽,比教堂的讚美詩差多了,可我隻能耐下心思想自己的“事兒”——聖誕節已然臨近,看來媽媽是沒空帶我到有樅樹的人家去了。果然,聖誕節這天一早,媽媽又出去奔走,一天沒回家,連晚飯都沒回來吃。晚飯後,阿姨一邊哄妹妹,一邊招呼我洗腳。我上了床,知道沒希望了,就迷迷糊糊一覺睡到天亮。一睜眼,隻見床頭欄杆上一隻絲襪,鼓鼓囊囊的——掏,哦!口香糖、轉筆刀、十二色圖畫鉛筆……應有盡有,簡直比哪年的都豐富。
我雀躍般下了地,急問阿姨:“昨晚聖誕老人什麼時候米的?”
“什麼——老頭兒?”阿姨是鄉下來的,聽不懂。
我一指襪子喏,這些東西哪兒來的?
“你媽昨兒後半夜帶回來的……”
“我媽——”
“不是你媽,還能有誰?”小阿姨歎了口氣,又說,“你媽昨兒後半夜回來,情緒特不好,哭了半宿。天剛剛亮,她爬起來就走。剛出門又回來了,從皮包中掏出這些東西,塞進這隻襪子,給你掛在床頭,摸摸你的小臉,這才出的門兒……”
我好半天沒說話,我好像忽然長大了不少。這時天已大亮,隔窗望去,院子裏清靜極了,隻有對麵南牆根上的那幾尊石佛,似笑非笑地望著我。忽然,石佛臉上出現了笑容,這笑容有點苦,愁苦得像耶酥。再看,愁苦又轉成了堅毅,而這種堅毅我熟悉,它是母親臉上時常出現的一種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