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吟詠不盡的詩,綿延不絕的歌兒,描摩不完的畫兒。您看,幾千年前,古人唱出“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燕趙荊柯起行於易水,高歌“大風起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英雄捐軀,氣撼山嶽。楚大夫屈原投身汩羅,歸於一江清流;楚霸王陷於四麵楚歌,痛別愛姬,柔腸寸斷,引頸烏江。“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水隨天去秋無際,邁向新世紀與城市化的鏗鏘腳步,踢起滾滾塵埃。我們柔弱的心底,仍念念不忘小橋流水、田園牧歌……
愛也有水,恨也有水,不僅人的生命本體須臾離不開水,就是人的精神氣質,同樣也不能一刻無水!
水,是奔騰的駿馬飛揚的蒼龍,貫通天地汪洋;水是冰清玉潔的晶體,在極光中沉默成聖地的永恒;水是茫茫迷霧,漫漶了日月星辰,抹煞了人間天堂的界線,轉瞬間化作滾滾汽浪,爆發出無窮張力;水是雲、雨、汽、霧、霜、雹,主宰著世間生命的生死枯榮;水是萬物的血液,賦天地以有形於無形……
水是流動的史書,水是潤物的膏脂。
水,似人體的血液,無處不在。以液態、堅冰和汽浪的形態賦存於宇宙無限空間。當我們不小心劃破肌膚,立馬鮮血湧流。在江河運移、大氣環流、四海洋流這個大係統的不息運動中,即使哪一部分水脈有了問題,都可能因一河而牽及整體,甚或釀成災難,猶如我們的四肢末梢小有創傷感染病菌,引起全身發燒一樣……
水,天地的精氣,萬物的血液。有小潭明鏡、微瀾不興的靜謐涵養,是溫情脈脈、靜若處子的懷春少女。超拔博瀚,容納百川,是大海的胸襟!萬馬奔騰、氣勢磅礴,驚濤拍岸、摧枯拉朽,是不盡的滾滾江河。天河奔騰、飛流直下的萬鈞氣概,是金戈鐵馬、氣撼山嶽的偉丈夫!以獨具的滲透功能,包容萬物、含而不露,滋養出草木生靈勃勃榮發的萬紫千紅。也有閑適散步的心情,那是涓涓小溪,噴珠濺玉,滴水穿石的小小頓號,又是永恒不息的點點更漏,與日月同輝。
水,是生命律動的音符,每一滴都有感情,有細節。像母親的乳汁,載著時序的舟楫,哺育萬物、涵養文明,是生命的驛站和港灣。當我在人生路上跋涉得心力交瘁、疲憊不堪時,每臨於水,便如沐春風、如觀秋月、如賞冬雪。當臨窗懷遠、展卷夜讀、舉首星空、叩問河漢、思接千古,便心如止水,將生之繁囂拋於腦後,眼也清明、神也寧靜。將滾滾紅塵中匆匆過往的逝水流年,悉心珍重。大千自然界,有水則生,有水則麗,有水則江河滔滔,山也靈秀,大地也多彩斑斕。自遠古,人類臨河而居,文明依水而生,萬千人文風物沐浴甘霖。雨後初霽的長虹,彩練當空,羽衣霓裳,給太空披上華麗的盛裝,連通人間天堂……
青春的熱血被一個信念鼓舞著,大漠孤旅中的久久跋涉,艱苦卓絕的漫漫長征,有時茫然無措,這一絲善良的溪流,它將流向何處?!似乎就要被無情的烈焰烤幹……
生命之河,流動的史書,記錄著人類不斷探索、前進的足跡,也浮泛過曆史的塵埃與血腥。我們看到,人類文明總是從有水的地方汩汩流淌出來。且不說生命本體因水而生,且看所有的文明古國,哪一個不是臨水而生呢?從繁華都市到偏僻山村,從各種膚色的人類,乃至百鳥百獸、草木枯榮,河流滋潤著土地,養育生命,更養育了文化與精神。
水火無情,災禍旋踵。2010年這個多事之年,似乎在警告人類,必須深刻反省、檢點我們的行為……從恐龍滅絕到人類生存危機,洪荒烈焰,地上出現了十個煉爐般的太陽,將黃河之水烤幹了,野田枯焦,全球升溫;臭氧層越來越稀薄,千瘡百孔;太陽風暴不甘寂寞,加入了圍剿人類的大合唱……
2500萬年,滄海桑田。狂風搜刮著喜馬拉雅的肌膚,堆積成厚重的第四紀黃土高原;黃河將西部泥土日複一日地搬運到東海之濱,沙塵暴也來助陣,積攢起一抹平湖般的良田濕地。東海灘塗成為石油城—東營市悄然增長的“大後方基地”。中生代的層層沉積岩,銘記著恐龍的生命密碼,魚龍變化。從藻類、蕨類到參天喬木—古生代、中生代的活化石蕨類、銀杏、水杉以及9000歲的龍血樹,從中國遼西飛起來的第一隻鳥兒—大淩河穀的原始祖鳥、德國巴伐利亞原始鳥,到泰山腳下大汶河畔一頁頁生動的燕子石……
洪荒善水,從遠古流到今天,書頁般地記錄著地球演進的年輪,告訴我們先人的行跡。她日夜不息地奔向未來,為千秋萬代,記錄著今天人類的功過是非……
水,流動的史書。
偉哉!自然之力!